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雄心-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军部队唯一一支成建制装备KV…1和KV…2型坦克的战斗部队。该团的参战本该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然而它们却遭遇了自己的“天敌”——装备炮机的德军第99轰炸机联队,结果还未抵达战场便已折损大半……

占尽优势的德军部队在奥尔斯科战役中投入了大量四号H、四号G以及新锐的五号坦克,参战坦克总数一度对苏军形成2比1的优势,另有大约1200辆突击炮和自行反坦克炮支援战斗。在这场保卫乌拉尔山脉南端的战役中,苏军投入了己方空军最后的精锐,但除了9月17日和18日这两天短暂获得过战场制空权,他们长时间遭到德国第3航空队的压制,只能以小规模空袭和夜间轰炸的方式来袭扰德军地面部队。是役,苏军阵亡和被俘人员达到了81万之多,第2方面军完全失去战斗力,先后调遣部队参战的第1和第4方面军也损失了大批有生力量。更让苏联人士气大跌的是,赶赴前线参战的哈萨克斯坦人不但出工不出力,甚至出现了多起集体向德军投降的事件。

就双方投入的兵力而言,奥尔斯克战役还不及莫斯科战役的四分之一,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它成为苏德战争后期的关键性战役。除了部署在乌拉尔山脉防线的部队,苏军派遣了所能够调动的力量,其中不乏装备最好、素质最高的近卫部队,却最终没能阻挡德军绕过“不可能攻破的苏联马奇诺”。战役刚刚结束,德军便不顾疲劳派遣装甲部队向哈萨克斯坦首都快速推进,同时出动第22空降师沿途实施伞降和机降——德军钢铁洪流以平均每天200公里的惊人速度在开阔的草原上纵情奔驰,后勤供应成了指挥官们唯一的牵挂。哈萨克斯坦当地的卫戍部队无心恋战,先前占领阿斯塔纳的苏军装甲部队又在奥尔斯克战役中驰援前线并消耗殆尽,残余的苏军部队闻风而逃,这迫使莫洛托夫的最高大本营再度从乌拉尔山脉战线抽调宝贵的机动力量,然而疲惫之师在阿斯塔纳北郊的战斗中不堪重负,坦克遭遇战完全一边倒……

“诸位!我受总统委托,代表国家向你们表达最高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野战医院的营帐里,罗根端端正正地向这些为国受伤的将士们鞠了一躬。残酷的战争中,时常身处一线、与死亡为伍的军人无疑是最英勇的人,作为曾经的基层作战人员,罗根最享受的便是那段如诗如歌的峥嵘岁月,他与总参谋长一起,将一枚枚荣誉勋章和战伤勋章颁发给病榻上的官兵们,饱含感情地安抚他们——这些身负战伤的官兵们,很可能就此落下残疾。

一个营帐接着一个营帐,当罗根最后一次直起酸疼的腰背,忽然发现门口站满了医护人员和伤号,这些人衣装各异,却又有着似曾相识的感动神情……

“诸位!你们捍卫了德国装甲部队世界第一的地位!国家以你们为荣,人民以你们为豪!敌人畏惧你们,友邦羡慕你们,世界尊敬你们!”

在广袤的大草原上,罗根在总参谋长的陪同下巡视了重新集结的第11和第19装甲师。这批经过小幅度改进的五号坦克被列为“五号B”型,属于五号坦克的第二批生产型,解决了此前常见的机械故障,它们在作战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单打独斗的情况下能够压制苏军的大多数坦克,先进的无线电设备亦使德军的装甲集群战术如虎添翼——根据德军单方的战损统计,德军和苏军坦克部队在奥尔斯克战役中的损失比为1比2。4。

进入10月份之后,苏德战争的局势依然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德军庞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不分昼夜地轰炸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甚至新西伯利亚,并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苏联加盟共和国开展“传单攻势”。虽然连“在野”的斯大林也不断号召军民支持国家抗击侵略,但红色航船已在风雨飘摇中走向了自己的末日。在内因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各加盟共和国终于掀起了一股“分离潮”,苏军的许多作战部队要么爆发了兵变,要么拒绝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奔赴前线或镇压昔日的兄弟。最终,一场由高级军官们发动的政变结束了莫洛托夫的统治,斯大林被迫逃往远东,继任者主动向德国祈和……

第100章 角逐权力之巅

战争结束了!

一纸《乌拉尔停战协定》,对苏联而言远比当年的《布列斯特和约》苛刻,据说在签署协定的时候,苏方代表无不眼含泪水。

在这场“先下手为强”的战争中,苏联人一度占据绝对主动,他们的军队曾推进到距离柏林仅仅百多公里之处,他们的轰炸机曾连续多日空袭柏林甚至飞抵德国本土腹地,他们曾让每一个德国人都感到深深的不安,但这场超重量级的博弈最终由更加强大的一方赢得胜利,它的结果不仅仅是让苏联失去了油田、港口和大部分工业设施,不仅仅是让这个曾经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土地,随着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剥离,苏联时代结束了!

自从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或者追溯到1938年的苏台德危机,欧洲人久违的和平终于降临。熊熊战火燃烧了三年又两个月,群雄制衡的欧洲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维希法国偏安一隅,不列颠王国沦为从属,俄国百年倒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将只有一个声音!

金秋时节,德国人走上街头,尽情欢庆属于自己的胜利:老人、孩子和女人们高举着鲜花和小旗,满脸幸福地迎接凯旋而归的军队;敢于冒险的人们在市政所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申请政府贷款和在德国占领区开工厂、办矿场或是从事大规模种植业的许可;一家家民用航空或是船运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大大小小的广告牌上写满了招聘广告,人们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拓展自己的事业!

在咖啡馆和啤酒馆,每天都有人高谈阔论,中心话题就是战争结束后政府内阁的续存与否。普拉法领导的战时内阁固然在战争后期展现出了良好的运作效率,但由于时间较短,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维持国内稳定上,并没有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这与沙赫特内阁时期政府向国民许下的承诺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因此,许多人对普拉法内阁并不买账,而是更青睐意欲在欧洲推行经济强权的“金融魔术师”沙赫特。欧洲战火刚刚熄灭,这位在整个欧美金融界都颇有影响力的奇才便急匆匆地从北美返回德国,一方面向外界炫耀他短短几个月在美国所取得的金融和经济收获,另一方面,他高调宣布将以合法的方式重新夺回总理宝座——率领民主党角逐战后首届全民公选!

战后首届全民公选的目的并非选任国家总统,而是通过竞争国民议会席位的传统方式来决定政府的执政者,阿道夫·希特勒在1933年便是通过公选的方式最终登上了总理宝座。这其中虽然离不开国家总统的认可与支持,但民众的选票才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

经过两个月的休养,德国现任总统威廉·弗里克终于回归本位。按照宪法规定,他宣布战后首届全民公选将于11月中旬举行,并在一系列场合公开赞扬了普拉法内阁为战争胜利所做出的贡献。能够得到总统的大力支持,普拉法的赢面似乎很大,然而在接连主持了柏林胜利阅兵式、国家英雄授勋仪式以及轴心国阵营胜利大庆典之后,弗里克却再度因心脏病入院治疗,甚至有几天陷入了深度昏迷状态。尽管健康状况很难胜任总统的日常工作,但这位视政治为生命的老牌政客却不愿意舍弃毕生梦寐以求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首席安全顾问”汉斯·罗根继续以“总统特别代表”的身份出席各种重大场合——他和普拉法并肩而立的照片不断出现在公众面前,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这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政治搭档,但事实上,两人很快成为新一届政府竞选的对手。

“人无完人,试问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问心无愧?”

穿着空军元帅军服的罗根,逆着夕阳站在一扇正好能够看到新落成的胜利纪念碑的窗前。那座高达268米的建筑两周前刚刚落成,它既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象征,也当仁不让第成为了柏林的新地标,同时也是重新规划后的“千年柏林”首座成为现实的主要建筑物。能够站在纪念碑下向全国民众发表落成讲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