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寡嫂:养个小叔当状元-第6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青云十分吃惊道,当初周煜选择宣布追封太后,他便以为周煜已经私下安排人送走了太后娘娘和刘一诚。
  谁知道竟然在这里相见?
  刘一诚见到陈青云时,拱手一拜道:“多谢陈大人当日谋划相助之恩?”
  陈青云连忙侧身躲开,伸手扶起他道:“刘叔说笑了,哪有什么恩?”
  刘一诚闻言,坚持再一拜道:“刘某能得此贤妻,多亏陈大人勇义相帮,这份恩情,刘某永不会忘。”
  陈青云看着一旁颔首,浅笑不语的“太后”,当即明白过来。
  他扶着刘一诚坐下,然后认真道:“如此,那就更不必谢了。”
  “当日青云只是觉得跟刘婶投缘,既是缘,便不是恩。”
  “太后”闻言,当即便对着刘一诚道:“早说了让你不必执着,陈大人是性情中人,不会在乎这些的。”
  刘一诚闻言,垂首憨笑。
  明珠郡主见状,知道刘一诚和“太后”的诚意陈青云已经看到了,当即便挑明道:“皇上知你忧心,特意让我和元昊送两位长辈来安你的心。”
  “皇上口谕:太后已逝,令堂犹在。望子恒为朕照料好两位长辈,如此,可安子恒之心,亦可安朕之心。”
  明珠郡主说完,陈青云看着笑得和善又仁慈的两位“长辈”,一时间明白过来。
  周煜是想告诉他,他不会做冷酷无情的君王,不会让他落到”老不中书”的地步。
  所以两位“长辈”到来,无疑就是给《国学》披上一层隐秘而坚固的保护墙,让他可以放开手脚,不再担心遭受别人的诬陷和弹劾。
  心慧得知涵涵抓的玉佩乃是“太后”所赠时,心情愉悦地捏了捏女儿的小脸蛋。
  这才一周岁呢,就能得“太后”娘娘这般亲护,日后闯了祸也不怕了。
  明珠郡主和柳成元回到定南府长住,李心慧又有了知心好友。
  两人走得近,孩子们也相处融洽,再加上陈青云陆陆续续收了不少弟子,一时之间,整个《陈苑》全是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嬉戏声,十分热闹。
  景献十年的时候,皇上送太子下定南府拜师,此时陈青云虽然并未担太傅之名,却已有太傅之权。
  景献二十年,皇上下定南府与陈青云畅谈一月之久,而此次已是他第八次下定南府了。
  景献二十八年,皇上病逝,传位于太子。太子登基后,下旨封陈青云为“定国公”,李心慧为“定国夫人”取自“安邦定国”之意,爵位世袭罔替,堪称大周第一殊荣。
  陈青云一生教出十三位状元郎,十位榜眼,十四位探花,五十二位二甲进士,数百位三甲进士。
  史称:大周第一鸿儒,后世尊称:陈圣人!
  陈圣人一生,妙笔生花,丹青一绝,然而流于世面却是少之又少!
  传闻他每年都会为爱妻作画,幅幅精美传神,却无一幅可供世人瞻仰,而他与爱妻活至九十高龄,于一夜先后离世。
  世人皆传,陈圣人之陵乃为皇室所造,里面陪葬之物皆是价值万金的笔墨丹青。
  然后世寻觅数百年之久,却仍寻不到陈圣人与夫人之陵,而相伴他们一生的画卷和书法,也都无法面现于世,世人念之,憾之,敬之。


第694章 番外一:反咬一口(云慧篇)
  回到定南府后的第一个清明节,陈青云和李心慧带着玉书和玉函回了陈家村小住。
  本以为数年不曾居住过的房屋必然潮湿不堪,老旧破败。
  可谁知道这几年,陆陆续续都有官员名士来陈家村游历,以瞻仰”譞雲居士”年幼家贫时的苦读之心。
  再后来,听闻陈青云辞官回乡的消息,乡绅们便自发筹集钱财,修缮陈家老宅。
  当地官员名士知晓后,便纷纷参与。
  于是就连陈家村的村民们都受惠不少,而陈氏学堂都开办了一年有余。
  陈青云和李心慧回村的马车才刚刚出城,便有早就等候的村民走小路回村报信。
  当年陈地的两个儿子已经成了风姿俊朗的翩翩少年,二人手执长剑,威武不凡地当了陈青云的近身侍卫。
  村里的人看着陈青云夫妇轻车简装地带着两个孩子回来,身边除了陈地的两个儿子,便只是两个丫鬟。
  这跟他们想象的那种荣显回乡的场景不一样,可一个个看着陈青云夫妇对着他们如旧时那般浅笑颔首,轻声问候时,不少人当即揉红了眼眶。
  陈家老宅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浓荫的老树被修去了繁盛遮阳的枝丫。
  空旷的院子里,那早已被风雨侵蚀的晾衣绳子还在,已经泛白,腐朽。
  两个小丫鬟带着玉书和玉函在院子里学走路,歪歪斜斜,小小矮矮的身影胖乎乎的,十分惹人疼爱。
  这一天,除了老村长和里正做了代表问候陈青云夫妇以外,并无村民擅自来打扰他们。
  到是李心慧当初收了那几个小徒弟都来拜见李心慧和陈青云,他们此时也都是翩翩的少年儿郎,可一个个都是拥有数家酒楼的东家。
  《陈记》如今已是遍地开花,可长康却已经像是看透世事的老者,除了教徒,便是整日研究食谱,不再渴望追名逐利。
  然而,曾经当过御厨的他,却成了整个定南府所有厨子都仰慕的一代名厨。
  清明节当日,陈青云将亲人们的灵位都请进了陈家祠堂。
  整个陈家村都震惊了,就连李心慧都有几分意外。
  起初坟地听闻青云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她便吃惊道:“现在整个天下都知道你是京城永宁侯府的后人,如今这般会不会不妥?”
  陈青云望着陈家村这熟悉的山水地势,十分感慨道:“当年爷爷一心想让爹爹出人头地,为的不是报仇,而是证明他们是永宁侯府子孙,就算沦落到贱民的地步,也一定可以一步步,堂堂正正地走到高家人的面前。”
  “如今高家已灭,陈家爵位自曾祖父那一代便已经不存在了。”
  “爷爷和爹爹很喜欢陈家村这个地方,在这里,他们劳心劳力,付出良多。”
  “这里的陈氏一族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后生,现在入祠,不过像是给了他们指引的一道光,可他们却会永远铭记爷爷和爹爹,是他们的到来,才开始改变了整个陈家村的命运。”
  “还有大哥,他们也会记得大哥战死沙场,英魂永存。”
  因为这些都是陈家村可供后世子孙敬仰的先祖,也会成为整个陈氏子孙的骄傲。
  李心慧了然地点了点头,青云收下了京城陈氏一族的族谱,却不会再在上面添上任何人的姓名了。
  而陈家村的陈氏族谱,也到了改写的时候。
  夜晚,陈家村烧着两堆篝火,上百村民男女分席而坐。
  因为陈青云此番愿意冠以陈家村陈氏宗族之名,曾是他们心心念念却又不敢奢求的。
  这一夜,男人们酒兴奇好。
  而女人们笑骂调侃,并不阻挠。
  李心慧知晓众人此番激动的心情,也并未让陈青云适度饮酒,以免被灌醉了。
  心里惦记着两个乖宝,李心慧便早早离席,回老宅带孩子去了。
  她前脚刚走,陈青云也离席了。
  众人不敢多加阻拦,只得叮嘱让他好好休息等等。
  陈青云喝得不多,可微醺的眼眸亮极了,直直地朝着熟悉的家门走去。
  陈亮,陈星还守在外面,陈青云对着他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下去休息。
  可陈青云刚刚走进房间,他们便再次现身,依旧守在门口。
  李心慧在房间里给两个小家伙换衣服,两个家伙许是因为有伴,并不常哭闹。
  晚上睡觉时,只要给他们换过舒适的寝衣,再让他们两个挨着睡觉,不一会便能睡着了。
  带着孩子不操心,可爱孩子的心却时时刻刻都想表达。
  这不,陈青云刚刚踏入房门,便只见心慧俯身亲了亲孩子的额头。
  她似犹不满足,还抓起他们的小手一只亲一口。
  陈青云看得心里微酸,她都没有这样爱怜加控制不住加心情愉悦地亲吻过他。
  “我回来了”陈青云轻声道。
  李心慧头也没有回,直接低声道:“别吵,我知道了。”
  陈青云:“”
  他才说了一句话而已,她就已经有了嫌弃他的意思了。
  他憋屈又烦闷地去了盥洗室,等到换了干净的长衫出来,心慧却已经挨着两个乖宝睡着了。
  陈青云突然觉得自己刚刚就应该涮一下的,为了驱散酒气,他就多泡了一会。
  结果心里的欲念被漫漫长夜侵蚀,他一人盖着被子纯睡觉,心里的憋屈又再加一层。
  第二日,他被请去编写族谱,心慧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