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你变成万人迷-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了一张呢!
  许昕华把他们的烦恼定义成甜蜜的负担,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从山区回来便抽时间跟赵主任碰了个头,当然是为了感谢对方的“仗义执言”。
  有来有往,关系才能相处好,赵主任跟他们吃过几次饭,就更加“推心置腹”了,这次给欣荣推荐了一个“好本子”。
  前两年有个电视剧很火,主要围绕着杂志编辑的工作展开,故事情节有欢笑也有警示,深得男女老少的喜欢,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给了演艺工作者一个新的视觉,这种工作日常的电视剧原来也可能倍受欢迎,然后就有了各种“部的故事”。
  赵主任给许昕华和郁白文介绍的剧本,也是一个新的视点,主角是一群追逐梦想的服装设计师。
  在这个服装设计行业都是新事物的时代,居然有人想拍服装设计师的故事,许昕华和郁白文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胆气。但是要不要投拍,却不是吃个顿饭就能决定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主要是这个剧本不适合单纯的投资,如果参与这个项目,欣荣就一定是独家或是最大的投资商,能够决定整个剧组——说白了出这笔钱的目的不是投资,而是为了打广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这么大的事,就算许昕华和郁白文意见一致,肯定还要成立小组,负责去研究和评估这个剧本的价值和广告潜力,用数据说话吧。
  新项目调研组的成员也不用头疼,由设计部总监eric和公关部林经理带队。本来让王真真来更适合的,而且公益项目宣传工作已经没有问题了,她也能抽得开身,但调研组成立的前两天,欣荣刚好得到一个不错的机会。
  这事同样要感谢赵主任,是他给郁白文指了条明路,然后郁白文找人使了劲,公司的公益项目就得到了上面的关心和重视,领导重视,宣传工作就不用愁了,有人牵头把省电台的人介绍给了郁白文,基本敲定了省电台新闻组去剪彩现场采访的行程,郁白文也投桃报李,决定在省电台买广告了。
  就像许大哥他们想的一样,市电视台出了羊城就几乎没人看了,而羊城本市欣荣的名气已经够大,公司当然不会再浪费广告经费,但省电台是全国各地都能收到的,或许影响力不够大,但至少不像羊城电视台一样,基本毫无效果。
  再说,一个地方台的广告,谁也没指望它能红遍大江南北,郁白文做这个决定,还能得到全公司的支持,是因为他们都把这当成“敲门砖”,既然跟省电台有了接触,肯定要把这份友谊继续下去,先不说别的,假如马上要开始评估的这个本子确定有投资价值,以后拍出来,省电台会不会成为他们的合作对象?
  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王真真便代表公司出面,和省电台商谈合作的具体事宜。
  所以林经理就负责评估剧本了。


第104章 变美丽的第一百零四章
  欣荣的第一个电视广告很快就谈妥了,广告片还没影儿,跟省电视台的广告合同却已经签下了。
  合同签完,欣荣便立即支付了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因为广告片最快也要两三个月才能准备出来,欣荣就算财大气粗,也不会片子都没有就急吼吼的付全款。
  不过收到定金,省电视台和欣荣的“感情”也迅速升温,派新闻组去欣荣希望小学剪彩的事也毫无悬念了,趁着现在“感情甜蜜”,王真真还让广告部的熟人牵线,请那几位将要与他们同行的新闻朋友吃了个饭。
  跟省电视台的感情联络到位,公司也没有抛下市电视台,尤其是赵主任那么个好朋友,许昕华还指望着他和港台娱乐圈那份密切的联系,以后多给他们介绍些一起赚钱的朋友,过了河就拆桥未免太凉薄了点。
  许昕华一早就把赵主任的联系方式给了王真真,叮嘱她跟省电视台洽谈的期间,也别忘了跟赵主任联系。现在不像信息发达互联时代,足不出户都可以谈业务,这会儿要涉足不熟悉的领域,没有中间人是不行的,赵主任就是一位很不错的引路人,所以公司找拍广告的导演和团队,许昕华也让王真真去请教赵主任了。
  只是导演好找,演员却有点为难,主要是广告讲究实效性,而许昕华只知道未来哪些明星会很火,她的“先知”技能毫无作用,那公司又是第一次选角,大家难免有点抓瞎。
  赵主任“一语惊醒梦中人”,当然他是半认真,也半开玩笑的建议,他说除非找那些大明星来拍,那个价格就高了,除非放到国家台去播,放省电台这样的是大材小用了;若是为了经费考虑,请一般的小明星,可能效果还没有他们许总亲自上来得大。
  很多人看到许昕华这张脸,几乎第一反应就是“她不去当明星太可惜了”,不过这两年,随着欣荣越做越大,许昕华的职位和能力越来越凸显,已经很少有人为她不去当明星而可惜了。
  因为外貌天注定,能力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认可和敬重。
  就连许昕华自己,现在也不觉得再有人建议她去混娱乐圈,是在表达对她的赞美了,心态都改变了,更不会考虑自己上场拍广告。
  但这也不耽误许昕华采纳赵主任的建议——可以让自己人上,却不一定要是她。
  不是许昕华自夸,欣荣真的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姐姐。大概跟他们从事的行业有关系,毕竟跟时尚沾边的,从欣荣第一家门店起,许昕华和郁白文就有意识的找那种五官姣好的店员。
  后来欣荣发展成羊城最有名的企业之一,员工个个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可门店选拔员工的标准依然没怎么变,还是从自己工厂找漂亮又会来事的小姑娘。这就导致很多工人回老家,看到家里有青春靓丽、沾亲带故的小姑娘,总会劝她们来欣荣上班,在厂里待两年进门店甚至进公司,那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本身欣荣工厂的待遇就不差,而自从小郁总发狠买了地皮,要给他们建最大最好的工厂后,厂里就更加热闹了。后来又听说老工人按工龄分配宿舍,五年以上就可以分到二居室,能带上媳妇和孩子来羊城住,一开始全车间几乎人人哗然,都不相信,可是这传言有鼻子有眼,后来有人跟小郁总去新厂参观,回来告诉大家里面真的建了间幼儿园,郁总还说不仅会请专业的老师,还会从工人家属中选一批认真负责的阿姨在幼儿园工作,让他们都能放心的把孩子放在自家的幼儿园里!
  打工居然也有这么好的待遇?自从建新厂的消息得到确认后兴奋过一阵的工人们,这次是直接沸腾了,不说死心塌地在欣荣干一辈子,但至少这两年里欣荣常年招人,都是因为业务量太大,而不是员工流失导致的。
  欣荣给员工的待遇越来越好,老员工们也就更没有压力,纷纷把老家的小姑娘都介绍过来,就算她们最后不能去门店,在工厂干也不吃亏。
  许昕华有时候去门店和工厂,都有种“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满足感。欣荣长得水灵的小姐姐真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不是她黄世仁,请一个明星的费用,可以用来奖励几十个员工了!
  试想一下,从自家集团选上二十来个风情各异的小仙女,让她们化上妆,换上不同风格的新款,然后站在镜头前跳一支舞,是不是非常耳目一新、不同凡响?让自家的员工去代表品牌的形象,可以在员工心里刷一波好感度,又丰富了企业文化。
  许昕华对这个天才的主意信心满满,开了个会让大家投票决定,结果是全票通过,不过出镜人数直接减半了,现在电视屏幕不大,要是像许昕华想的那样选二十多个人,估计屏幕里都放不下。
  所以大家投票决定的是八个人,八字代表发财,这个数字也很吉利。
  然后人选也不能全公司挑,公平起见,总部和分公司各挑两个,剩下的四个分别从门店和工厂选,公关部为此专门跑了趟厂里,又引起了车间一阵骚动。
  后面的事许昕华就没关注了,她要准备欣荣希望小学的开学典礼。
  有了省电视台的加入,欣荣希望小学的剪彩,就不只一点点的热闹了。
  剪彩现场,省电视台漂亮的女记者拿着话筒,热情洋溢采访了一圈围观的村民。
  欣荣希望小学建在全县最穷的乡,这个乡里只有一所小学,全乡最偏远的村子叫三家村,这里的孩子去上学得步行一个多小时,条件艰苦,再加上当地本身就比较愚昧落后,所以三家村的失学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风气都是被带起来的,周边几个村子的就学率,也没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