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你变成万人迷-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气好的时候,他还能在许昕华家住上两晚,享受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假期,运气最差的一次才跟许昕华吃了个饭,他就接到电话,匆匆返回机场了。
  如果是工作问题不可避免的话,另一个原因就是穆成东自己“作”的了,他很享受现阶段的亲密,自己也不紧不慢,根本没想到等许昕华回了羊城,他连登堂入室的资格都没有,许昕华才不会在父母兄长的眼皮底下让他进去住!
  许昕华回羊城的时候,穆成东已经在单位加班快一个月了,想陪她一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然许昕华也没指望他,通知到位,她就包袱款款,自己回去了。
  许云云现在开车已经很稳了,许昕华不在沪城的时候,她的专车大多时候是许云云在开,等她回分公司,也就懒得叫司机了,许云云就是她的助理兼司机,送她去机场的任务,许云云也就义不容辞的接下了。
  她们单独坐在车里,许昕华才有时间问许云云,“总部前几天下达的文件,你们怎么看?”
  “是说员工加盟的那个文件吗?”许云云回头看了许昕华一眼,美滋滋的道,“大家当然很高兴了,以前就有人想过开加盟店,但是要投入的本钱太高,两三万咬咬牙还能凑出来,可是按照其他加盟商的标准,所有成本加起来还要翻一倍,找亲戚朋友凑也凑不到那么多啊……”
  “现在可好了,公司给内部员工优惠,加盟门槛降一级,店铺标准降一级,订货量和价格也都降了一成,至少能节约百分之四十的成本。对了,上面还说,开店第一年公司只抽百分之三十的利润,这样下来,业绩再差一年内也足够回本了,这么好的事,谁不想干?”
  听到她说公司反应很好,许昕华也就放心了,毕竟是员工福利,要是大家不买账,那也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这个员工福利,放出来的时间比许昕华预计都要晚了不少,也是她低估了同事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工资不低工作氛围又好,大家在公司待得很开心,离职率当然也有,但也就那么几个因为家庭和结婚计划才辞职回家的,远没有许昕华以前担心的那么严重。
  真正造成公司人心浮动的,反而是新厂搬迁一事,年底就要搬新址了,工厂和总部大楼都将安顿在欣荣工业园内,可是工厂员工有漂亮干净的员工宿舍分配,公司却只能拿补贴金,差别待遇让原本更有优越感的公司众人心情一落千丈。
  公司员工不分配宿舍,也不是郁白文和许昕华太小气,更不是因为宿舍楼不够多,宿舍楼是按照容纳几万人的标准来建的,就现在的数量,能有百分之十的入住率就不错了。
  可是公司员工分房,只有在总部的员工能享受到——这还不包括羊城各门店的员工,工厂这边到底偏远了一点,交通再方便,也不及她们住门店附近的小区来得方便。就算门店的各位可以稍微克服一点困难,可在分公司和外地门店的那些同事,他们就算分到了房也住不了!
  住房福利如果只有一部分人能够享受到,那还不如工厂和公司分开算,工厂住宿舍,公司则维持原先的标准,要么都住公司租好的宿舍,要么拿补贴自己解决住宿问题。
  不过为了让在总部大楼上班的同事方便一点,行政部专门想出了一个对策,就是让他们推掉外面租的房子,拿了补贴金来公司“租房”——其实就是换了个说法和操作方式,实际上还是相当于公司提供住房。
  但是人心就是那么复杂,大家都不能名正言顺的享受公司福利,分公司的同事也不羡慕总公司了,而是同仇敌忾,都在吐槽老板偏心工厂。
  现在大家还只是私底下吐槽,怨气倒也没有很大,不过许昕华和郁白文都比较重视这方面,问题出现了就该解决,拖到后面怨念越积越深,不但影响工作氛围,也容易伤害员工的感情,毕竟他们现在是真的很有“主人翁精神”。
  所以许昕华旧事重提,建议郁白文及时让人把以前商量好的员工福利放出来,先下达文件也好,毕竟最近她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搬迁上面,没办法关注分公司小伙伴们的情绪,不能让他们产生“继被老板冷落之后,又在老大面前失宠了”的怨念。
  事实证明她的办法还是很有效的,就算不问许云云,许昕华自己都发现了,这两天上班再没有听见一丝抱怨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恢复了活力和激情的工作状态。
  不过许昕华比较奇怪的是,到她回总部之前,都没有人找她询问这个文件的具体信息——既然都为这个消息而欣喜,难道不是积极的报名参加吗?
  许云云是这么告诉许昕华的:“就算现在报了名,也没办法加盟啊,咱们老家现在没有分店。”
  公司的文件里对于员工加盟的解释,有一条和普通加盟商是一样的,必须在有分店的城市或下面的县市开加盟店,不然无法安排货物配送,也不便于总部指挥管理。
  许昕华听到许云云居然考虑的是这个,也惊呆了,沉默了片刻又问:“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
  许云云很诚实的回答:“大部分是的。”
  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不是了。许昕华这才松了口气,大半个公司的员工都是她一手带出来的,要是全都像许云云这样的想法,她也该怀疑人生了。
  明明拉业务的时候,都知道把外地的加盟商往他们属意的城市或地区忽悠,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这么轴呢?
  反正第一批内部员工的加盟店,名额也不多,都不会超过三个,许昕华就不信报名人数凑不齐三个,所以她可以不管别人的想法,只是许云云是堂妹,她不给开后门,但是该关照的还是要关照,许昕华便多问了几句。
  许云云便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爸说市里好像要建商品房了,家里也想买一套,要用到我给他们的钱,那加盟的话钱就不够了。”
  许二叔直到年过中年,才找到真正的“事业”。托侄女的福当上了副村长,这几年也干得有声有色,加上他们许家的名望在周围十里八村都打响了,许二叔在村委的份量越来越重,老村长就快退下来了,接班人十有八九就是他。
  他当然也又有在村官事业上继续发光发热的打算,只是眼看着大哥小弟都去大城市工作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许二叔也不想跟大家差的太大,只是就他们家那点钱,不可能去羊城那样的大城市买房,就算买了也用不上,许云云在沪城上班,而她哥就更不可能去羊城了。
  许堂哥跟许二哥差不多大,比起纯靠子女自己争气的“佛系”许父,有当官意识的许二叔就更有远见,很早就送儿子去学手艺了。许堂哥以前跟师傅学木工,随着城镇生活条件好了,开始流行起楼房,他师傅很有远见的改成了泥工,许堂哥也就跟着师傅学泥工。
  到许大哥他们去羊城的时候,许堂哥正好准备出师。再后来师傅变成了亲岳父,翁婿俩开始有意识的组织了一队有手艺的人,泥工木匠都有,村镇上谁要建房子,跟他们翁婿打声招呼,他们就带着人马去干活。也就是相当于包工头了。
  别说早几年了,就算再过十年二十年,有一手艺也比打工好,许堂哥赚得越来越多,光村子里这些楼房,他们都干不过来,许二叔从来没想过让儿子出去打工,所以羊城那样的大城市就不用想了,倒是他们老家的市里还可以考虑考虑。
  许二叔要用许云云的钱买房也“无可厚非”,之前他们家建房就欠了不少钱,这两年就算许堂哥赚得多,应该也全都用来还债了。许云云自己都曾说过,没想到她每年给爸妈的钱,他们把大部分都存起来给她当嫁妆了,没建房子以前怕她嫂子知道了要动心思,干脆连她一起瞒着,现在要不是没办法,应该也不会动她的钱。
  不过“无可厚非”是指在那个大环境而言,许二叔还可以选择不买房的,但那样就有点亏了,老家市里的第一批商品房,几十年后说不定还有拆迁的命运,绝对买不了吃亏更买不了上当。
  许昕华也就没有瞎建议许云云不要让家里用她的钱买房,而是委婉的说了下员工加盟的一些规则。
  “……第一批不报名的话,第二批第三批能不能轮上你,也是个问题,而且到时候按报名顺序,报名早才能早排上,晚了就不知道要排队到什么时候,更别提挑地方……”
  “那家里买房怎么办?”许云云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她还是很心动的。
  想想也是,摆明了能赚钱的好事,谁想要错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