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你变成万人迷-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女人一台戏,光是在羊城的这两家,就足够唱两台足足的戏了,许大嫂专注和许二嫂对掐,许三婶只会敲边鼓,并且见好就收,那许昕华自然用不着介意,在她这个位置,向她敲边鼓的人何止许三婶一个,她比谁都会打太极。
  这次是许三婶搬到羊城后的几年内,唯一一次成功敲响的鼓,许昕华告诉道:“今年年会,会有新的人事命令,不出意外的,小菊也要升职了。”
  “那小菊以后也跟着你吗?”许三婶很激动,她知道大侄女是有本事的,云云那傻丫头以前也没比她家小菊强多少,跟了小华以后才脱胎换骨,走出去都说那丫头像大户人家养出来的,所以小菊要是跟了小华,没准儿也能出国坐飞机。
  “公司机密,我提前透露已经犯规了,真的不能说太多。”许昕华这么说,其实就是否认了,不说她的秘书和助理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就是许爱菊这次表现就不够出色,这次的人事变动,主要是为了明年的分公司做准备,真正出色的店员都被选入公司了,许爱菊算是矮子里拔将军,挑完了才轮到她当深市的区域经理。
  不过毕竟是个经理头衔了,任命公布后,许三婶应该会很满意。
  许三婶不知道许昕华的具体地位,在她看来,老总上面还有更大的老总,既然不是最大的头头,那遵守公司规定是必须的,因此也没有“为难”许昕华,喜滋滋的想着闺女升职以后会有什么变化——从这点也能看出,也许连许爱菊都不知道许昕华对欣荣的真正意义,干了这么多年的老员工还看不透这种事,说明许爱菊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见好就收的许三婶重新打听加盟店的事,许昕华耐心作答,也给了一些建议,“羊城开不了加盟店,倒是下面的县城很合适,欣荣在东省的名气足够大,即使是偏远的县城也该知道了,那边的生意当然比不上大城市,不过成本也低,要节省一半的成本吧。”
  
  在家里歇了一天,许昕华第二天才去公司“报道”,迎接了来自同事们的热情欢迎,他们果然不负许昕华所望,第一时间问她那位“传说中的对象”。
  许昕华同样笑眯眯的:“不告诉你们。”
  逗了同事们一圈,许昕华就和郁白文出去了,他们要去欣荣工业园查看,所有工程全部完成了,包括了装修和后续的清洁工作,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外包出去的,现在各单位就等着他们查验然后收取尾款了。
  本来这点事,许昕华或者郁白文其中一人到场就行了,郁白文非要和许昕华一块,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约了晚报的宋记者同行——搬家完成应该还会安排一次采访,那时就算省电台不来,市电视台也回到场,现在约上晚报则是做“预热”,凭欣荣上过日报的资历,晚报的朋友对他们是随请随到般的热情了。
  除了老朋友宋记者需要跟他们叙个旧,据说郁白文还给许昕华准备了“惊喜”,所以他才非拉着许昕华去工厂。
  郁白文这个惊喜准备在总部大楼。这里既然敢号称“大楼”,肯定是又高又大又气派的,大楼总共二十八层——不是他们不敢再往上盖,而是政府只批这么高,能盖上二十八层已经是郁父亲亲自去找人帮过忙的。
  二十八层的办公楼,欣荣自己能用的楼层也只在两只手内,设计部因为要给剧组取景,非常阔气的拥有了一整层的办公面积,为了体现他们的高大上,几乎每个设计师都有一间超豪华的设计室。
  然后顶层三楼,被郁家父子和许昕华承包了,一行人检查完各处,郁白文就带着许昕华直奔二十六楼,也就是许昕华的办公区。
  一走出电梯大家就惊呆了。
  总部大楼内部采用最现代化的装修,落地窗,到处是玻璃门,被清洁公司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
  比起下面那些楼层,许昕华的办公室堪称“精致”。直面对电梯的是前台的办公桌,前台后面有秘书办公室和助理办公室,再往里走才是会客厅,会议厅,休息厅,最后副总经理办公室。
  超豪华配置的副总办公室还不是重点,重点在办公室里面还有门,完全是别有洞天,一打开许昕华都惊讶了:“后面还有卧室,客厅和浴室……怎么连厨房都准备了?”
  郁白文颇为得意:“你又不要员工宿舍,就准备了这个休息室,哪天工作忙要加班,就可以直接住在公司啊,进去看看休息室的摆设,合不合你的品味?”
  许昕华要求再高,也架不住郁白文准备充分,这个“休息室”堪比总统套房啊,浴室装的居然是浴缸,床边贴心的摆着大衣柜,上面镶着全身穿衣镜,衣柜对面还有个精致的梳妆台,可以说是满足了所有女生对卧室的基本幻想了。
  “看来我以后会很喜欢加班了。”许昕华在休息室转了一圈,对郁白文的惊喜表示非常满意,确实是超乎她意料的惊喜。


第115章 变美丽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许家人不知何时养成了订报的习惯。许父许母完全不识字,许大嫂和许二嫂也没有看报的闲情逸致,这些报纸都是给许家兄弟看的。
  其实许家兄弟和他们的媳妇文化程度差不多,都念了个小学,但也都念得不怎么样,全家只有初中毕业的许昕华学历最高,称得上是半个“文化人”。
  但许家两个嫂子的小学文化,和许家兄弟又不一样。许家兄弟在羊城打拼多年,早在他们摆地摊的时候,许二哥都为了追星买了本新华字典——因为他不查字典,连很多歌词都不认识,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一点一点把还回给老师的知识又拿回来。
  许大哥开始“上进”的时间,要比老二晚不少,他是到了开店以后才发现焦头烂额。
  开了店就是正儿八经的做生意,这是他们兄妹三人合伙的生意,他们兄弟还跟以前一样的干活,但出了本钱的妹妹不跟他们一块干,每年只等分红。
  许昕华自己是不介意吃点亏的,巧的是她哥也这么想,都觉得自己吃点亏无所谓,一定要让出了大钱的她赚到钱,那就不能像以前摆摊一样随便。
  许大哥和许二哥以前所谓的记账本,上面收支情况都不明确,他们只把每一笔存进银行的钱记得一清二楚,精确到存钱的时间和地点一目了然——可以见得他们那时只对到手的钱敏感,开支什么的并不在意,开店以后,他们固然是因为不能让投资的妹妹吃亏才决定认真记账的,但是能想到认真记账,也说明他们自己意识到了明确账目的重要性。
  在许大哥和许二哥认真记账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化水平”也跟着突飞猛进,几乎每天都在和文字数字打交道,就算是现在,店里请了收银、采购和店长,他们负责记录了所有账目,许家兄弟依然要查账对账。他们小时候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根本不足以应付现在的工作,想要把事情办好,只能自己不停的充电,许大哥和许二哥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能写会算,偶尔还会看看书的“文化人”。
  所以,许家兄弟现在在家里订了报刊,也就不奇怪了。不过他们专门订的晚报,跟许昕华也脱不了关系。如今要想了解欣荣公司的第一手消息,订阅晚报准没有错。
  欣荣工厂的照片,他们就是从晚报上看到的。
  这天许昕华下班回家,许大哥和许二哥竟然也没留在店里,破天荒比她还更早到家,并且全家都坐在她家客厅,一脸热切的讨论着晚报当天的新闻。
  由于许父许母不识字,许二哥负责读报,在许昕华开门进来的时候,他刚读完第三遍,正准备展开新一轮的讨论,许昕华就回来了,于是她这个新闻当事人被父母兄长热情的包围住了。
  “小华,你们公司大楼真的有三十层啊,比咱们家还高呢!”许大哥反应最快,拉着许昕华坐在他身边,一脸热切的让她再介绍一下他们的新工厂。
  “总部大楼是二十八层,是比咱们小区高,不过也不是最高的,西华大厦才是羊城第一楼,你们不是都去看过吗?”
  “那什么大厦,再高也是别人家的,跟这个不一样啊。”说话的人是许父,他现在已经搞清楚了,原来他闺女就是欣荣的半个主人,所以说着“别人家的”几个字,许父底气十足。
  许二哥也有疑问:“我听你们的同事提过,说那天去参观,看到你跟郁总的办公室特别的豪华,不光有大彩电和电脑,连床什么的都有,还可以直接住在里面呢——怎么不拍两几张照片放报纸,给咱们大家都看看呢?”
  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