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你变成万人迷-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母心里一动,春耕那会儿,他们还不知道在外面做小生意这么赚钱,考虑之下,还是坚持把所有地都用上,万一两儿子做生意亏了,他们做父母的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但现在抢收,许母已经感觉到了压力,好多年没这么拼命干过活,晚上回到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可不拼也不行,就像闺女说的,一次两次能叫亲戚他们,总不能年年都让他们干,人家又不是他家的长工。
  再说长工还有工钱拿呢,她好意思跟亲戚算工钱吗?
  金花的花不是没道理,反正不缺这点钱,还不如把地借出去,不说别人,两个小叔子肯定都愿意。
  许母这么想着,却也没松口,还得回去跟许父商量。
  金花婶见她神情,也打住了,她只是出出主意,该怎么决定就是人家自个儿的事了,她转而问起真正关心的事:“对了,你们家老大,这几天该回来了吧?”
  提到儿子,许母立刻笑开了,半点不见疲惫,就连旁边捶着腰一副受不了的许大嫂,都不禁直起了身子。
  许母笑道:“上次打电话说买好了票,应该就是这两天到。”
  看许母和金花婶聊得正欢,旁边地里几个女人也停下了工作,各自端着水壶过来凑热闹,正好听见许母这话,立刻就道:“你们家许安和许鹏真是了不起啊,年纪轻轻,这就要开店当老板了!”
  村里没秘密,许家兄弟开饭店倒不用许父许母去宣扬,服装厂里的老乡们比村里人都知道得早,只要有一个打电话回来说,村长媳妇那张嘴巴就能传满整个村子。
  现在的个体户不像早些年,对面朝黄土背朝天、几乎半辈子没出过省的乡亲们来说,老板就是电影里那些穿着西装、挎着皮包,包里装满钱的有钱人,大家伙看着长大的村里孩子也要当老板了,他们自然感到新鲜,也有着羡慕和向往。
  可惜许母所知也不多,她还跟大家一样,以为儿子就是租了个店面,还要自己做饭自己卖,和之前摆小摊没什么区别——不,摆摊都不用交租金,开店要花的钱可比摆摊高多了!
  听许母这么一说,乡亲们也觉得是这个道理,许家兄弟信奉财不外露的道理,对外报的数据都是打了对折的,真正赚多少他们自己才知道,所以村里人都以为他们兄弟俩每个月赚个一千几百块,假设饭店也有这么好的生意,可租店铺还要减掉好几百,这样算还不如进厂省心,自己当老板也就听起来体面。
  这么一想,众人对许家兄弟开店的热情也退了一半,转而问许安什么时候回羊城,她们好通知儿子侄子外甥收拾行李。
  年初跟着许家兄妹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已经陆陆续续往家里寄钱了,这让剩下那些观望的年轻人也都蠢蠢欲动,正好赶上许大哥要回来,他们都找许家问过还能不能跟着去。
  现在离过年还剩几个月,能赚几块钱是几块钱,没必要等到明年再跟大家伙去。
  厂里缺人得很,女装店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外面的单子也是钱,厂里不可能放着有钱不赚,因此尽管今年的工人比去年多了不少,工厂依然出于常年缺人的状态。许昕华想着去外面也是招,村里的人想来当然也不错,她年初带来的那批都没出过什么事,反而是有她哥当目标,都干劲十足着,新来的这批想必也不会闹事,所以照例问过郁白文,她就让许父许母应下了。
  “待十天左右吧,学校开学之前他就得回去。”
  说到跟许大哥去羊城这件事,又有人问金花婶:“你真的让你家老大和老二,还有他们的媳妇都去啊,那家里不就剩你们两口子了?”
  虽然南下打工潮早就兴起了,但是对于他们这个闭塞的小村子,打工还是件新鲜事,大家“养儿防老”的老观念也没转过来,基本上都只会让一个儿子出去,身边肯定要留着大儿子防老。许家算是比较“胆大”的,但即便这样,儿媳妇还得留在家里孝顺老人,金花婶不但放大儿子出去,连两个儿媳妇要去都同意了,这个决定让村里人难以置信。
  金花婶却很洒脱,摆手道:“他们想出去闯,我哪能给他们拖后腿?帮他们带带孩子,就算尽了一份力。”
  其实村里人也知道,金花婶两个儿子这么闹,都是因为许顺。金花婶偏心小儿子已经不是新闻了,本来许昕华都说了年纪太小的厂里可能不收,许顺都没成年,而她家老二跟许鹏一个年纪,要去打工也该让老二去,结果金花婶非要缠着许昕华,让她松口带许顺去。
  许顺去了厂里也算争气,年纪小了点但没调皮添乱,领了工钱也乖乖打电话回来汇报,金花婶那阵子高兴的,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她儿子能赚钱了。事情到这也就算了,偏偏许顺那小子不安分,车间待得好好的,眼看着都要加工资了,上个月突然打电话回来,说许昕华表哥去学车,他也要去学,当司机!
  学费好几千,许家表哥是有几个好表弟表妹,许家三兄妹一个月赚的钱都够交这个学费了,帮自己表哥一把也不在话下,可许顺有什么?他在厂里干了几个月,最多攒个几百一千多,他自己连学费都交不起,就只能伸手问家里要了。
  村里人人都觉得许顺这小子太不安分,还是年纪小不懂事,偏偏金花婶就纵着这儿子,家里辛辛苦苦攒了好几百,又从兄弟和娘家那边都借了不少,才巴巴跑镇上把钱打给小儿子去交学费。
  这事儿乡里乡亲不好说什么,可是这么偏心的父母,为了弟弟不但把家底掏空、还欠上了外债,金花婶家两个大的肯定不乐意啊,她两个儿子还算孝顺,心里不舒服也没闹出来,两个儿媳妇却是同时闹回了娘家。
  金花婶现在让儿子媳妇都去打工,大概也是补偿吧。
  只是他们家闹成这样,村里头难免拿这个出来说事,连跟金花婶关系好的一个婶子都忍不住劝道:“唉,你这又是何必呢,顺子在车间待得好好的,干嘛非得让他借钱去学车?”
  金花婶却是个不服输的,她既然同意小儿子学车,当然是认定这事儿靠谱,现在看着老乡亲都一副不理解的样子,她也高声道:“学车好啊,连昕华都说了,学会了开车就是一门手艺,到哪儿都吃香。我们家顺子以后不打工了,就算回咱们县里,进运输队也好啊。”
  许昕华如今在村里有超然的地位,他们以前是不知道,跟着她出去的人才知道她有多能耐——管着数十间店铺,还有几十上百号手下,就算她两个哥哥现在开了店当老板,都一时半会比不上她厉害。
  几人听到许昕华都说学车好,顿时迟疑了,一个婶子就转头问许母:“嫂子,昕华真这么说过吗?”
  不用许母回答,许大嫂都会抢答了,“能学手艺当然好了,我都准备明年让我娘家弟弟去学车。”
  其实这个念头是许二嫂先起的,那时候大表哥孙国伟学车的事在家里闹得很大,大舅为此特意来他们家走了两趟,许二嫂知道他们家的情况,那是再经不起任何雪上加霜了,因此一看孙大舅纠结成这样,就知道这应该是件很好的事,有一次打电话就问了许二哥。
  许二嫂想着自己娘家比孙大舅家好太多了,应该能凑点出来,这次再让弟弟跟大伯去羊城攒攒钱,剩下还不够的话,她私底下也贴一点,她跟许鹏感情好,他也不是个吝啬的人,现在赚了钱应该会愿意帮她弟弟,过完年也让她弟弟去学车。
  女人在某些方面堪比神探,妯娌不过就问了那么几句,许大嫂就明白过来了,不吃亏、不落于人后是许大嫂做人处事的原则,所以不等妯娌计划好,她就先囔囔出来了,弄得公婆和小姑子全知道了,差点把许二嫂气吐血。
  好在许昕华没这么多小心思,她是真的觉得学门手艺比打工好,她现在没办法建设家乡,只能带家里的人出来赚点钱改善生活,他们要是都能学个手艺,在城市里面立足才好,不然打个几年十几年的工,等孩子大了再带孩子出来一起打工,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听到许大嫂也想让她弟弟去学车,许昕华非但没有骂她偏帮娘家,反而第一次对她给予了肯定,这让许大嫂又惊喜又得意,自觉这次压过了妯娌一头,对总是看不顺眼的小姑子也顺眼很多了。
  当然,她的改观对许昕华没有任何意义。
  最近这阵子,许大嫂一改生了女儿的颓废,又变回了往常那副趾高气昂的模样,提到学开车这件让她扬眉吐气的事,就更来劲了。
  可惜许二嫂并不同她一般见识,不管过程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