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鱼欢-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宗皇帝继位时,只有十岁,昭定太后垂帘听政,朝权由勋贵把持,其中又以太后娘家祁氏一族最为得势,当时还有祁半朝之说。不过,仁宗却也不是池中之物,永顺七年,联合其他家族,对付祁家,祁家元气大伤,此后三十年也没缓过劲来。华潼之乱时,太子暴毙,两公两侯受挫,三家被除,武安侯被削成伯爵。他们的势力或是被皇上收回,又或是被剩下的家族吞并。
  而留下的殷、范、申三公地位牢固,行为又谨慎,轻易不可动摇,祁家虽不如前,可公爵犹在,又有昭定太后撑腰,只要不绝嗣,总有再起的一天。
  而在华潼之乱中立了大功的阴山伯薛家,被封了世袭的侯爵,成了新贵,逐渐起势。而今仁宗又封了逍遥伯姚家,就不知这家可有运气起来了。
  仁宗十五岁便得了太子,此后倒也生了几个儿子,可惜长成的终是只有太子,而太子又因华潼之乱而亡,只留了一子,即太孙石景灏。此后,仁宗便无所出,只有太孙这么一个血脉。
  成宗一脉,如今统共只剩下仁宗、太孙和安凌王三人了。偏偏安凌王年成婚十年,二十有五,竟然一个子嗣也无,而太孙才刚满十五,还未成婚,自然无嗣。
  仁宗皇帝成天忧心这两滴血脉,能否传承下去,是以对这次大选尤其看重,重中之重,自然是为了给太孙挑选嫡妻和侍妾们,当然也要塞些好生养的人才给安凌王,顺便做几回月老,赐婚给公侯之家。
  不仅是皇上这般紧张,前朝后宫、宗室,还有勋贵们,谁不盯着这事呢。
  贵女们不少,可太孙只有一个,谁不想在这时候,把自家女儿送给太孙,哪怕只做个嫔妾也成,毕竟太孙可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
  永顺三十五年,二月初,仁宗继位以来的第八次选秀,正式拉开帷幕。
  专门负责此事的宗正院,开始从名门闺秀之中纳选秀女。
  这于鱼家,本是关系不大,毕竟大小姐鱼令姝只有十三岁,年龄这一条上,就不达标。但除去这个,她真是挑不出其他瑕疵,出身清贵之家,无论是美貌、品性、才情,皆是百里挑一,不可多得的佳人。
  本来应该叹一句,可惜了。
  可严氏心里怎么能甘心,她当年也是盛京之中数一数二的贵女,本有大好前途,却不料发生华潼之乱,家族受皇上迁怒,失了圣心,降为伯爵,三代而终,大不如前,她因此耽误下来,年岁大了,只能低嫁给鱼恒,心里这口气,过了十余年,还是平不下来,怎么也咽不下去。
  因而她对优秀的女儿寄以厚望,在她心里,谁都不能同女儿相提并论,怎么也不能埋没了她。现下有这样的机会,能够一步登天,怎能就因着年纪小了两月,不满十四,就这样算了?
  这世道,只要你能把各种关窍都打通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想当年,昭定太后入了成宗爷的青眼,才十三岁,不也进宫做了皇后。
  只要和宗正院掌事宗令长信伯打好关系,这事就有可能做成。
  还好她娘家曾显耀一时,经久的人脉在那里,长信伯答应起来并不难,提的要求也好满足。只是人家说了,必须先在仁宗皇上面前留了底,才能谈其他。
  而今后宫里最受宠的就是怜妃娘娘姚氏,有什么能比得过她的枕边风。
  鱼恒自然也是知晓的,所以在姚家提出悔婚一事时,他一点都没为难,干脆利落地答应下来,只在最后,提了这件难事。姚家满意之余,不过帮个举手之劳,这事就成了,仁宗皇帝亲自准了鱼家长女参选一事,长信伯接了令,立马把鱼令姝也提了上去。
  鱼令姝本就出色,又有宗正院掌事提拔,这选秀一事,就非常顺当,一路走到最后。也算是她的运气,殿选时,仁宗竟然还记得她,还夸她鱼家满门清贵,祖父和父亲皆是能人智士,竟然就直接把她指给太孙为嫔。
  等二月十二,圣旨下来,她已是天家的人了,贵不可言,再不同以往。鱼家上下,包括鱼老太爷和老太太,都要给她拜安行礼。
  鱼令姝只能在家待上两日,到了十五,她便要收拾行装,坐着粉车,驶进太孙府,成为太孙的女人,从此便要失去鱼家这个庇护,以后前途,都要靠自己来挣了。
  她自然要与娘家人依依惜别,临走前,甚至还召见了鱼令嫣,扶着她的手,深情款款地说道:“四妹妹放心,姐姐以后不会委屈了你,定会想法为你再寻一门好亲事。”
  鱼令嫣连忙低头,伏身回道:“多谢姐姐厚爱,妹妹感激不尽。”
  心里却想,果然是亲父女,这哄人的词,都是一样的,只是这时候听着,直让人浑身不适。
  然而最不舒服的,应该还是她娘吧。


第8章 
  选秀一事,关系整个家族前途,自然备受鱼家老太爷和鱼老爷的重视。
  鱼恒这段日子,忙着各种打通关系的应酬,脚都难沾地,更别提去二房了。
  不过等送走了长女,他便立即来了二房,因为今天是厉氏二十六整岁的生日。
  他手里拿着准备好的礼物,心里盘算着说辞,想着这次要怎么哄回厉氏,肯定是要闹的,虽有些头疼,却也不十分担心,厉氏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最清楚不过了。
  这次进了厉氏的房,不管其他,先道歉说:“夫人,为夫错了,特意跟你赔罪来了,还请夫人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这次。”
  厉氏正坐在她习惯的老地方,歪着头,盯着窗纸发呆,听了他的话,也没个反应,今日竟然都没打扮,只穿了半旧的棉寝衣,头也没梳,有些蓬乱,落在肩头。
  鱼恒把锦盒放在她跟前的小桌上,自己解开外衣,再坐到她对面,柔声说道:“当年你嫁给我时,只有十三,年岁尚小,胆子倒大,一揭盖头,就敢用活泼的大眼盯着我瞧,我那时还猜你多是个泼辣的性子,却没料到,你从来都对我柔情似水,过了整整十三年,从没对我发过一次脾气,说过一句重话。我的事,你件件亲为,从不让别人过手,你对我的好,我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别人都是把我当成老爷,只有来你这里,我才觉得自己是个丈夫,夫妻哪有隔夜仇,什么事儿不能好好说。”
  厉氏终于肯转过头来,只是却仍旧耷拉着,不说话儿。
  “有些事,因着还未有个定数,之前不好对你讲明,这次都一并说了。你不知道,你那个一无是处的堂姐夫姚康安,可不姓姚,他姓这个。”
  说着,鱼恒便蘸着水,在厉氏眼下写了个字,而后又道:“以前是藏的好,恐怕姚家自己都不知道,如今是要捧起来了。所以姚家这个亲家,咱们肯定是攀不上了,还轻易得罪不起,反正留不住,何必要拧着不放,不如就此放手,顺便捞些实惠的好处。令姝嫁给太孙,就算是个嫔妾,那也是咱们鱼家天大的殊荣。若有际遇,生下一儿半女,在太孙府里,站稳了脚跟,那剩下的姑娘们,包括嫣姐儿,都是不愁嫁的。”
  可厉氏还是不肯抬头。
  鱼恒继续说:“其实我最大的不对,就是没提前跟你通个气,不过这事也来的突然,也不大好说,大房那里,我也是瞒着,准备最后成了事,才一起道明。”
  厉氏看了看桌上的锦盒。
  鱼恒赶紧推到她手边,打开盒盖,指着其中卧着的榴开百子镶嵌珠石翠花说道:“今日是夫人生辰,这是年初就跟宝摘楼订的,为的就是它的寓意,希望夫人能心想事成。”
  厉氏双手抚摸着这巧夺天地的首饰,倏地抬起头说道:“相公可知,最近你身上少了一股药味。”
  鱼恒被这么一句打的措手不及,心中一惊,脸上终是露了一些马脚,说道:“过年的时候太过忙碌,进了些补药,前些日子才停了,夫人鼻子好灵光,我自己都没发现。”
  厉氏忽然大笑起来,双手一挥,桌上的锦盒猛然落下,榴开百子的翠花也跟着蹦了出来,碰撞到地面,发出伶仃脆响。
  鱼恒这时也僵了脸色,拔声问道:“你这是何意?”
  厉氏原本明亮的双眼,此时暗淡的让人认不出来,却直勾勾地盯着鱼恒的眼,凄凉地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人傻好糊弄?”
  “姚家悔婚之事,我已经讲的够明白了,不是糊弄你,姚家贵重了,看不上咱们家了,就算死咬着不毁婚,以后嫣姐儿强嫁过去,也是受苦。我都说了,以后不会亏待她,会帮她再寻个如意郎君。你要揪着这事不放,才是真的犯傻。”
  “你错了,我傻在,不该对你一片真心,敬你、爱你、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