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爷我要把官做-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禄大吃一惊,趴在门板上,透过门缝打量外面的那些人。其中一人,小禄认得,是他们家新租房子的那个村的里正。
  家里租了一部分盐场后,他有回去一趟,为了方便制盐,家里就要附近的村里租了一处宅子供一家子人歇息。
  因那处盐场小,除了盐工和附近村子里特别穷困的十来户人家,别的人没有租到盐场。为此,那个村的里正问他们家要了大价钱。
  他爹娘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没有砍价,直接按里正出的价格租了那宅子。
  看到此人,小禄就想到他那嫉妒又愤恨的眼神。而老爷又是对新盐政深恶痛绝,这些人聚在一起会。
  小禄浑身打了一个寒颤,他急忙出去请了个假,租了辆车往家里去。
  到家,他让小侄儿把爹和哥叫了回来,低声把在富府看到里正的事说了。
  小禄的爹面色一沉,“怕是在合计什么,想阻止新盐政。”
  “那怎么办?”小禄的娘慌了,他们家眼看就要过上好日子了,可不能让盐政有改动,那他们又要回到之前的日子了。
  “我们去找周大人。”小禄的哥哥说道。
  “嗯。”小禄的爹想了想,“就新政你有些不明白去问问,顺便把老三带出去,别让人看到老三回来过。”
  小禄的哥哥很快来到周中设在盐城的衙门,待了一刻钟又离去。离去前,他还喋喋不休地问:“老爷不是哄我们的吧,这是真的吧?”
  衙门内,周中冷静地吩咐,“王师父,你装扮一下去打听打听。”
  “刘鹏,你也找几个人去别的村子里打听一下,把附近所有的村子都打听一下。”
  “我要一锅端。”
  王熊和刘鹏应声,各自找人出去打探。
  次日,王熊先行回来,“大人,临水村的里正鼓动了村里没有租到盐场的人准备明白袭击盐场。”
  “先制造民乱。朝中再有人应和,再逼皇上取缔新盐政,倒是打的好算盘。”周中语气森森,旋即他脸露出一丝笑容,“可惜他们忘了天下老百姓不会答应,盐政利于他们。也是时候让他们看清,民能载舟,也能覆舟。”
  当晚,周中布置停当,自己也亲自去了临水村那边的盐场。
  一场打着周中行事不公,不均盐场的民变在临水村发生,一群庄户汉子,扛锄头,拿着棍子气势汹汹地往盐场去。刚进盐场,东西还没有砸多少,就让事先埋伏在附近的官兵给抓住,一个不落抓入大牢给关起来。
  同天,还有其它几个村子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不过都没有正式开始就让官员给抓起来了。
  周中也不命人审讯,直接扣了他们一个聚众袭击盐场的罪名。至于几个里正和族长,还命人他们家里搜,只要有关的东西全部给搜了出来。
  那群人万没想到周中不顾官声直接命官兵把他们抓起来,还押进大牢。几位里正和族长尚稳得住,那些庄户汉子一进大牢就失了魂魄,周中又不准他们家人探视,一个个的六神无主,无论里正族长再如何安抚,也劝说不住。一个个主动说出是他们的族长或里正逼他们来的。
  那几个里正和族长脸都青了,把富老爷给供了出来。说富老爷拿银子让他们去盐场闹事,抢盐,目的就是不让周中施实新盐政。
  周中命他们签字画押,又把所有的供词整理成册,誊抄了一份发给扬州知府。
  杨知府看着那一叠供词,暗叹口气。他在扬州多年,也没少受富家的好处。只是富老爷竟然敢指使几个村的里正和族长袭击盐场,这不是一般的事。他担不下来,最多看在往日的情份,让下面的从别作践富老爷。
  官兵去抓人时,富老爷早有准备,淡定自若地道:“我还没有输。”
  富老爷到了衙门也对罪名供认不讳,并道:“我如此是舍身成仁为朝庭,自古以来盐皆是朝庭所有并设置专卖,官家制盐,盐商凭盐引拿盐出卖。而如今新盐政却把官盐变成私盐,人人可制,人人可售。长久以往,谁还记得盐是朝庭所有?周中,小人也。为博名声,剥朝庭之利讨好于民,其心可诛!”
  这一番话,富老爷说的那是正气凛然。
  在坐的几位大人,听了面面相覤,也有人低头寻思。
  周中听到富老爷的高谈阔论后,嗤之以鼻。
  富老爷手中不干净,又如何敢如此大放厥词。钱东来可给了他不少富老爷贩卖私盐,霸占私盐矿的罪证。
  周中等了一天才把这些罪证及几个村子闹事的事上报朝庭。
  朝庭接到杨知府的上书,朝中又掀起一波要求废除新盐政的声音,弹劾周中的折子如雪片般飞入景仁帝的御桌上。
  有人放言,周中一心取悦于民,其目的何在?
  更有人嘲笑,周中不亏是泥腿子出生,就会劫富济贫。
  太子也禁不住私下抱怨几句,“周中这是怎么会事?好好的肥差给他,弄什么新盐政?”
  皇孙就新盐政请教几位师傅,几乎没有人说好。
  为些,皇孙亲自去向景仁帝请教,景仁帝略沉了脸道:“你如今尚小,多听多看,听听朝中大人们的声音,再看,然后再想想。”
  皇孙还着了老百姓的衣服,走街穿巷,问小摊贩,庄户人家他们如何看待新盐政。
  “我觉得好,如今的盐可比之前便宜好些,听说过一二年,盐能更便宜。”
  “少了大盐商在中间牟利,能不便宜吗?”
  “周大人真是好人啊。”
  为什么同样的事,老百姓赞同,官员却反对。皇孙回去想了好久,好像有些明白,又好像不明白。
  而朝中原本拿富老爷的说词攻击周中的人,在看到周中的折子,俱哑了声。
  口口声声为朝庭的富老爷,原本在拿着盐引卖官场的同时还在卖制私盐卖私盐。
  朝中大人熄了米,偏周中又上了一道折子,言土地兼并之巨,江南大半田地落入当地官宦士绅人家手中,而民无田可耕种,国不税可收。
  跟桶了马蜂窝似的,朝中又炸了锅。
  当时刘鹏看到周中这份折子时不解,“周兄,你是盐官,何必伸手民政之事。且如今因瓣盐政,你树敌甚多,又何必再树敌人。”
  周中笑道:“只要是农耕社会就免不了土地兼并,我志不在此,只是让他们找点事干,别整天把目光盯着新盐政。”
  刘鹏越发的疑惑,“有富老爷之事,他们还能有什么说辞?”
  周中道:“新盐政可动了他们不少的利益,他们也不过暂时消停一二罢了。我放了一大招能拖几个月就成。”
  说到此,周中严肃地道:“从明日起,加劲宣传,务必让两淮所有的人都知晓新盐政的好处,让来两淮的人也知晓。以后来了新的巡盐御史,靠着民意让他们动不得新盐政。”
  “大人可以跟皇上请求,务必多任几年。”
  “过段日子,新任的都转盐运使,副使,同知必会上任,与其跟他们打擂台,不如我早早地离去。”
  “大人。”刘鹏大声道,“岂不功亏一篑。”
  “故此我才让你把新盐政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周中叹道,“刘弟,你记得那个木大牛吗?他在家乡留有一个幼女。我想他的幼女……”
  周中的未尽之意,刘鹏明白,一个没有爹娘的丫头,几乎逃不脱被卖的命运,卖给良善人家尚好,就怕卖给那些作践丫鬟的人家,更惧的是被卖到那种肮脏之地,一辈子给毁了。
  “我想要建一个女户制,让天下失孤的女子有一立锥之地,而不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第七十二章 
  接到周中的折子; 景仁帝默然,随着他对朝中的掌握; 自然知道江南过半田地俱掌握在官宦人家以及当地的世家手中。但他却毫无办法,江南官系在京中当官不少,内阁就有三人出自江南; 稍不慎,将会引来滔天大祸。
  景仁帝拿着周中的折子再仔细看了个来回,忽地暗笑; 周中是在祸水东引。
  次日早朝; 景仁帝拿出周中的折子; 道:“先帝在时; 朕还记得江南田地过半在庄家人手中,不想几年过去,江南庄户人家失其田; 是朕之过呢,朕无能啊。”
  说着,景仁帝掩面而泣。
  周中的折子尚未到御案; 已有消息灵通的大人知道折子内容; 肚内俱打好腹稿面对景仁帝的友颜大怒; 但景仁帝却出人意料,在大殿上痛哭自责。
  众位大臣张嘴结舌; 一时说不出话来。
  说先帝在世就这样?还是承认当今皇上无能?
  好在景仁帝并没有一直哭下去; 只是吩咐内阁拿出一个章程来就退了朝。
  为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