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后宫当成副本-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月过去,因为皇帝守孝是以日代年,宫中已经恢复奢华,倒是民间还是一片素缟。后妃宫人也试探着恢复红装绿裹,见无人触怒帝王,终于开始松快起来。青青仍然一生淡色棉衣,不饰钗环,不算犯忌,也足以表示出哀痛之意。
  因为为太后哭灵,后宫前朝,病倒无数。
  封芜进宫时就传来消息,曲明不大好,可能就是这几个月的事儿了。青青安慰几句,嘱咐母亲万事小心,对嫡支那边近来多多上心,千万不要在这档口传出什么“不孝”的名声。封芜自然言听计从,又对自家女儿消瘦得厉害表示了担忧,眼泪那是止不住的流,一个劲儿地说她傻。心里却明白,青青这是正在火上烤,一点儿错都不能犯,还要比任何人都做得好,也是无可奈何。作为母亲,她帮不上忙,也只能说些无用的劝说之言,希望青青心中好受些。青青自然领会,心中温暖。
  特殊时期,封芜不敢久待,膳食未用,就出宫回家了。
  青青叹了口气,转身去了翊坤宫。
  这次病倒的人不少,丽妃也是其中之一。
  其实,自从进了宫,一向体格健康的丽妃身子骨就不怎么好。太医轮番看了,都找不出问题,只说是水土不合。丽妃和姜家都怀疑是有人下了暗手,可偷偷送进宫的神医仍然查不出问题,结论和太医们仿佛。这次她病势汹涌,本来不怎么把自己身体的问题放在心上的丽妃也担忧起来,有了不好的猜想。但终究觉得自己年轻,以前身体也好,听说许多水土不合的,大病一场反而好起来,自己应该也是如此。
  青青走进翊坤宫寝殿,见丽妃躺在床上,容颜憔悴,眼中浑浊,心中复杂。
  别误会,丽妃的病和青青从来没有半点关系,她只是很清楚问题在哪儿而已。
  非是天命,实乃*也。
  大汤民间,有个名叫江湖的地方,没有确切的地点,但确实势力很大。不声不响的张修容,就是出自江湖世家,医谷张家。这件事连章和帝都不清楚,青青也是有系统才略知一二,对于她的目的却并不清楚。
  青青不是没有救丽妃的法子,只是那解毒的丸药需要大量运气值,青青有些舍不得。她总想着,反正有系统时时监控丽妃的身体状况,不到最后时刻,暂时不用也没关系。傀儡们早就在尽心寻找解药,张修容那里也有春雨在使力,赢面儿还是很大的。只是,看着丽妃现在的样子,青青心中划过一丝悔意,但终究没有兑换解毒药。
  再等等吧,她想着。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真是冷血无情三观不正到不能直视……
  这章一出来,你们肯定不爱我了……
  嘤嘤嘤
  《唐六典》所载关于官员母妻诏封外命妇的规定是:一品官妻、母为国夫人,三品以上为郡夫人,四品为郡君,五品为县君。母亲与妻子的区别,是封号上加“太”字。如玄宗时姚崇拜相,官居一品,其妻封郑国夫人,他的母亲就是太夫人。


第四十九章 不在末世中
  坐到床边;青青伸手探了探丽妃额头的温度;关切地问道:“怎么样,太医还是没个说法吗?”
  丽妃眼眶泛红,捉住青青的手,哽咽着说道:“我怕是不成了!这看来是着了谁的道……你要小心……”
  青青捂住她的嘴;似乎听不得这样泄气的话。
  红药在一旁看了,莫名觉得辛酸;将头扭到一边。
  习御女最近是见天儿找张修容说话。
  宫人们还是很清楚原因的。
  无非是她实在“三姓家奴”,别的娘娘根本看不上;而自从玉昭仪出月以来,皇上就把她抛到脑后去了,再没见过圣颜。加之她又是明目张胆弃了玉昭仪而去的,满宫里;不怕得罪玉昭仪的瞧她不上,看得起的,都不敢搭理。又有,虽然玉昭仪似乎没有找她麻烦的预兆,但许多宫人,想着巴结如今最受圣宠的玉昭仪,总不介意狠狠踩她一脚,所以,她这日子自然过的十二万分的可怜。张修容虽然无宠无子,家世一般,分位更及不上玉昭仪,可她是从潜邸就跟着章和帝的老人儿,甚至比皇后、贵妃等人都要早进府,能安稳地活到现在,自然有她独特的本事。
  张修容多年没受过谁的巴结,突然出现一个习御女,虽然十分看不上她,却也颇享受她的奉承。是以,渐渐的,也肯和她说些闲话,支使着做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儿。
  习御女许是没了退路,之前又是做宫女的,十分勤勉能干,伺候的张修容格外舒心,这几日,已经把她当作半个自己人了。
  医谷张家近日来了三个求医的汉子。
  这三人武功低微,穿着也寒酸,却不知道在哪里发了笔横财,带了大量金银。张大夫一边看在银子的份上,尽力为其医治;一边却心中不爽,总觉得自己降了身份。他们中的这毒也怪,很有些阴毒,却不像是谁故意针对,反倒有可能是在某个地方沾染上的。在联想他们明明应该穷苦却相当阔绰的家资,张大夫心中有数——这三人,多半是才刚“下了地”,惹上不该惹的。
  心中鄙视之余,张大夫也常常闪过一些想法。
  若真是遇上“大户”,那可真是发了!医谷这几年发展并不顺利,银钱上很是紧张,早年那些“七不救、八不医”的都只能变成空话。堂堂名门世家,居然和那些走街过巷的郎中一样,只要给钱,连亲自上门医治的事儿也得做了。
  如果,能知道那墓在什么地方,凭医谷的武艺高强、医术精湛,全须全尾发次大财并不是难事儿。只是就怕走漏消息,被江湖中人知晓,那张家简直是名誉扫地,再难立足。
  张大夫心中犹豫。只能暂时拖着这仨的病症,不叫恶化,也不叫好,倒让这三人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又因为本来心虚,所以竟然更加敬重这能扼制他们病情的大夫。张大夫心中嗤笑——也就是这些泥腿子才好骗。要是正经江湖人,管他缘由为何,但凡大夫给不出有效地治疗方案,立马就要闹起来,别说额外孝敬,就是基本的草药费用都会被赖掉。便是一般儿的富贵人家,大夫久治不愈也是要吃挂落的,甚至被打上门也是常有的事儿。
  按说,虽然行医是中九流,比不上士族或耕读之家,但毕竟行业特殊,来钱还是比较轻松的。特别像是张家这样世代行医,拥有大片药田的,那更是不可能在银钱上有短缺。即便江湖人和富贵人家都不好伺候,常常有白搭的“亏本买卖”,但医谷弟子众多,还有传承的武学,只要早早的挑出明确不好医的,找出理由来,光明正大的不给医治,惹事儿的可能性自然大大降低。偏偏,前些年,老谷主,也就是张大夫的爹,意外去世。他只得一儿一女,女儿早年说是亡故了,其实是进了宫,儿子医术很不错,却没有学武的资质。老谷主一死,张大夫压制不住老爹手下几个医术武功都很出众的徒弟,被下了个圈套,眼睁睁看着他们自立门户,还大力抹黑了自己一把,处处扮可怜。
  可恨自己惧怕他们的武力,只能忍了气,背了黑锅。
  医谷地位下降,许多门人纷纷离去,前来求医的江湖人更是渐渐不客气起来,无事都要闹几场,有事更是死抓着不肯放过,竟然好几年都少有收入——还不如直接卖草药呢!
  张大夫心中不平。
  但学武上确实难有寸进,只好在用毒上下功夫。只是这“奇毒”什么的,听说书人讲似乎是江湖中平常的特产,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对张大夫这样并不是以杀人为目的的人来说,没有解药的毒药其实是没用的,立刻致死的毒药也是除了拉仇恨没有任何用处。只有那种有明显特征、慢性难解的,才是张大夫的目标。可这样的话,就得防着江湖人身体太好,直接熬得过去,不药而愈;或者许多世家传承的万能解毒药,直接破解。所以,这毒必须非常刁钻。张大夫翻遍家传典籍,排除那些自立门户的人可能已经知道的,终于找到一张药方。
  其中又有好几味非常难得的药材,张大夫凑了五六年才终于做出来。
  哪知道,还不等他凭此立身,威慑江湖,却不知怎么被宫中的姐姐得到消息,将毒药全部要走,还警告他不许对其他人使用。
  张大夫深恨,却无可奈何。
  江湖中人,说得好听,其实也是普通人,民,怎能和官斗?哪怕姐姐并不显赫,但好赖是个皇妃,要对付一个小小江湖人,不过是和衙门打声招呼的事儿,张大夫只能忍气吞声。
  因为耗费大量时间金钱的毒药打了水漂,医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