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城,护乌桓校尉府内,刘惠与魏攸和韩珩商议军情。

刘惠说:“蓟城方向决心已定,这次务必剪除白山以北的阎柔势力,军事方面的事情由骁骑将军全权负责,我们的任务是全力保障和配合骁骑卫的行动。”

魏攸皱眉说道:“如今正是大青山一带屯田的高峰季节,城塞内的军民大多数都跑到西边垦荒去了,只怕短时间内无法抽调太多的脚夫和人力给大军输送粮草。”

韩珩建议:“这场战事虽然来得突然,但也是迟早的事情,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既然要出兵,那么民事方面就要适当放缓一些,给军事让路。我建议立即停止向大青山继续派出屯田劳力,把这些人力投入到后勤运输上来。另外,马城农具坊内已经造出了数百架鸡公车,此车乃大公子亲自传授,便于在崎岖小道间穿行,正好可以用来协助大军翻越白山!”

“好,便按子佩说的来办!我们分头行动,确保骁骑卫的骑兵从高柳抵达马城时,不要耽误他们的行军速度!”刘惠果断拍板,几人分头行动。

从刘和在圣水河遇袭到骁骑卫开始出动,中间的间隔不到七天,这在没有无线电远距离通讯的时代,是一种非常恐怖的行动速度,也就是刘和一手打造的护乌桓校尉府和骁骑卫能够如此高效,换做别的势力,半个月内派出兵马,就算十分迅速。

正文 第二七九章 二舅哥来了

刘虞父子返回蓟城时,没有从广阳经过,而是不惜脚力绕道四十多里,先到安次县城,然后再从安次向北返回蓟城。

广阳城内出了一个意图不轨的阎家,为了表示不满,刘虞父子有必要采取这种无声的方式告诉某些人,这种错误是绝对不可容忍和饶恕的。

父子两个难得一起出门,这次从涿县返回蓟城的途中因为刻意的绕道,正好给刘和提供了一个在老爹面前表现的机会。

好儿子刘和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一大早开始,刘和便会亲自将洗脸水端进刘虞所住的屋内,接着陪老爹一起吃早餐,然后死缠烂打地拉着老爹跟他一起打上两趟健体拳。队伍行进途中,刘和便呆在老爹乘坐的马车内,陪老爹各种聊天各种扯淡,也不怕说错了话被刘虞训斥,反正刘和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到了晚上,队伍停下来休息时,刘和又屁颠屁颠地跑来替刘虞捶背揉肩,还蹲在地上为刘虞洗脚,按摩足底。

刘和这么“肉麻”,搞得随行的郭嘉都有点看不下去了,他索性落在后方跟孙礼凑在一起,摆出一副高人的姿态,把孙礼当成第二个屈蒙,传授一些兵法计策,以此满足自己的存在感。

孙礼还是个毛头小伙子,虽然军职蹿升的很快,但在郭嘉这个智计深沉的老鸟面前,只有被忽悠的份。不过孙礼似乎对于被郭嘉忽悠乐此不疲,因为他实在是太佩服这位手无缚鸡之力,长得像个小娘们,但满脑子却是“坏水”的家伙了!孙礼心想,只要我学会郭嘉三成的本领,今后遇到徐邈那厮,一定不会再落下风。

蓟城在灅水的北边,而广阳和安次皆在灅水的南边,所以不管刘虞父子选择哪条道路返回蓟城,都要渡过灅水才行。此时已是夏初,灅水上游雨水充沛,因此到了下游便汇聚出一道汹涌大河,比之圣水河而言,要宽阔深沉许多。

因为刘和在过河时遇到过一次截杀,所以就算蓟城已经在望,可这次谁都不敢掉以轻心,留守蓟城的赵该和齐周等人专门从灅水河道中调集了几十艘渡船,还派出一千士兵控制了北岸的渡口,防止任何形迹可疑的人靠近。

一切准备妥当,正当南岸的人马准备登船时,从灅水下游忽然驶来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刘和见状,倒也不显慌乱,他命令手下士兵立即驾起两艘渡船顺流而下,一左一右拦在这支船队的前方,要求船队在河道中放下钩锚,等自己的队伍渡河之后再起锚航行。

逆流而上的这支船队,正是从徐州东海郡朐县出发走海路前来蓟城的糜家船队。

幽州目前虽然没有水师,但在雍奴设有灅水关卡,糜家的船队能够从渤海进入内水并且通过雍奴的关卡,自然是持有准许通行的文书,否则沿岸的纤夫不会为船队提供服务。

船头的糜芳看见上游有官军驾船而来拦在了船队的前方,于是派人从大船上放下小舟,让二管家只带两个浆手划船上前交涉。

糜二管家缓缓靠近了拦路的官军渡船,然后喊道:“前方拦路的兵士,我们是东海糜家的船队,船上载有太傅大人的本家族人,还请行个方便,莫要阻拦我们靠岸!”

被刘和派出来拦路的士兵自然不是那种不谙世事的愣头青,他们听说下方的船队中载有太傅大人的本族亲戚,立即喊道:“你们暂且停船稍候,待我们请示了上官,再做答复!”

这些士兵没有仗势刁难糜家船队,却也没有轻信糜二管家的话语,立即亮明己方身份。若是换了那种没脑子的家伙,说不定就会大声喊出:“太傅大人如今便在南岸,你们正好可以一起渡河。”

很快,刘和知晓了下游船队的身份。历史上,东海糜家不接受曹操的招揽,毅然投奔了刘备的阵营,如今刘虞在北方崛起,刘备却还没有觅到立足之地,此消彼长之下,正是刘和插足东海的好机会。若是能够与糜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刘和不仅能够打开南下的海上贸易之路,而且还能埋下一颗重要的棋子,为日后兵进徐州打下基础。

刘和于是派出慕容平率领三百士兵乘船顺流而下,来到糜芳所在船队,然后亮明了身份。糜芳得知前方大队的兵马竟然是在护送太傅大人和大公子过河,顿时喜出望外,立即让人放下绳索,将慕容平和士兵们接上船来。

糜芳让带着刀枪的士兵登上自家船队,等于是将船队的控制权完全交了出来,这样也就证明己方完全没有恶意。

下游的船队耐心等候刘虞父子乘船渡河,待到南岸所有士兵顺利渡到河对面之后,船队于是依次起锚,缓缓驶入蓟城渡口。

刘虞获知郯城老家来人,过河之后便在渡口稍作停留,亲自迎接族人靠岸。刘和也很好奇老家来了些什么人物,所以耐心地陪在老爹身旁。

糜芳和慕容平所乘大船终于靠岸,一位年过五旬的长者带着五六个年轻士子从引桥上走了下来。

“郯城刘瑜拜见太傅大人!”

“晚辈刘炽、刘珀、刘騂……拜见族叔!”

老刘家的老少爷们来到刘虞面前,按照长幼顺序,一丝不苟地向刘虞行礼,刘虞也按照礼仪郑重的还礼。

众人跟刘虞客套完毕之后,刘虞转身对儿子说道:“世仁,这是本家三叔,还不快快向前行礼!”

刘和赶紧规规矩矩地向前一步,对着名叫刘珂的长者行礼,没有大公子的架子。刘和在外人面前显摆还行,要是敢在老爹面前对着本族的长者抖威风,回头刘虞肯定能削他好几顿。

刘珂见威震四方的大公子主动给自己行礼,急忙还礼说道:“这几年我们这些本家虽然远在郯城,却也不时听到世仁的英雄事迹,当真是为我东海刘氏一门挣光啊!”

其余几个年轻人不敢托大,不等刘珂示意,纷纷向刘和行礼。

刘和需要主动向长辈行礼,不等于他就要跟刘氏的同辈族人还这么客气。大家伙这次不惜冒着风险走海路前来幽州,是为了攀附关系谋条出路,而面前这位大公子正是他们能否如愿的关键。

刘氏族人相互见面之后,一旁的糜芳走上前来,向着刘虞躬身作揖,口中说道:“晚生朐县糜子方,拜见太傅大人!”

刘虞颔首,对糜芳说道:“一路上有劳子方护送我刘氏族人前来蓟城,本官深表感谢!”

刘和此时就在站刘虞身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面前这个据说是三国时期最坑爹的“二五仔”。糜芳年纪约摸二十五岁,长得仪表堂堂、身材挺拔,穿着士子打扮的服饰,怎么看都不像一个獐头鼠目、贪生怕死的小人。

糜芳,字子方。东海朐县人。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后与其兄糜竺拒绝曹操任命,一同投奔刘备。刘备称王汉中,糜芳被任命为南郡太守,与大将关羽不和,后因未能按时完成供给粮草军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于是心中不安,在孙权的引诱下与将军傅士仁一同投降吴国,结果导致关羽兵败被杀。糜芳投奔吴国之后,担任军职,一直为吴征伐,后来没有了消息。

能让一代武圣关羽兵败身死的“二五仔”,确实有资格排名三国最坑爹叛将的前三名,但如今这个人却活生生地站在了刘和的面前。

“下官糜子方见过大公子!”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