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和除了承诺帮着黑山军解决地盘和军队编制问题,还答应在时机成熟时为黑山军一众大小头领解决身份问题,也就是替他们洗去黑山叛军的身份,让朝廷给他们册封官职,让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挺起腰杆做人,不再被人背后戳脊梁骨。

这一点是最能打动黑山众人的,谁都不想背着一个见不得光的身份进棺材,更不愿意在后人提及时,觉得祖上的身份令他们觉得羞耻。人皆有羞耻之心,更有荣誉之心,哪怕是刘和今后只给他们一个虚爵虚职,也会让这些造反起家的人觉得光宗耀祖,实现了当初的人生抱负。

当然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刘和对黑山军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那是建立在黑山军先要拿出一份有诚意的投名状的基础之上。如果黑山军只想着占便宜,却不肯下死力,甚至还想在刘和与袁绍之间左右渔利,那恐怕他们就是辜负了大公子的一片好心好意,而且这样的机会永远不会再来第二次。

刘大公子虽然不喜欢多造杀孽,但他手下急着想立功的将领和士兵大有人在,虽然围剿黑山军费时费力,但只要刘和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下定决心来一次“太行剿匪记”,那么不出三年,刘和有信心让太行山中的五十万黑山部众只剩下一些残渣余孽。不出十年,让黑山军在太行山中永远的消失。

任何反动势力,面对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从来都是死路一条。

为了展示合作的诚意,当张燕返回山中时,太史慈让人从瘿陶方向运来了五千套兵甲,还有一批份量实足的粮食,算是向张燕交了一份“定金”。能不能拿到后续的付款,接下来就要看张燕回巢之后,如何调动麾下九山十八寨的弟兄们前往并州给袁绍添乱了。

如果黑山军爆冷,趁着晋阳兵力空虚的机会,将这座并州重镇夺取下来,那就不是逼着袁绍派军回援,而是逼着袁绍回来拼命了。

刘和这边向黑山军交了定金,却没有让张燕那边打什么“收条”。按照这个时代盟约的惯常做法,其实刘和与张燕之间是要互相交换人质的,甚至是跟自己关系密切的亲人,但显然刘和没有这样的习惯。刘大公子不可能像刘邦那样把自己老爹当人质,也不可能把小宝贝刘襄送进黑山,就算他愿意,估计张燕也不敢收。经过多年的经营,刘和重诺诚信的名声已经传遍各州,这比什么样的质子都好用。

几天之后,张燕返回了老巢,杜远和孙轻把家看得不错,没有出什么乱子。为了尽早出兵并州,张燕将随他前往济水的六个部寨头领留下,然后又派人前往太行山北部山区和靠近河内的南部山区进行联络,召集各寨头领前来共议大事。

虽然人多难免嘴杂,其中甚至不排除有人会向袁绍暗中通报消息,但张燕却并不担心这一点,因为兵法上有句话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刘和交给他的任务是吸引袁军一部分兵力从河东回援晋阳,却没有限制张燕采取怎样的方法,如果袁绍只是听到风声便分兵回援,反倒是给张燕声了力气。至于袁绍知道了之后会跟黑山军翻脸,这就更不是问题了,袁绍这位出身名门世家的贵族,什么时候又给过黑山军好脸看了?

当张燕回山忙着召集部下议事的时候,回到瘿陶的太史慈也没有闲着。从近日收到的情报显示,邺城方向袁绍的留守大将淳于琼与高览之间似乎正在进行着密谋,太史慈分析最有可能还是针对河内的张杨。

魏郡紧邻黄河,南面便是兖州的东郡,而西面则与并州和司隶河内郡交界,袁绍之前便曾派出军队从内黄至黎阳一带兵进河内,结果被张杨在鹿场山打了一场防守反击,最终铩羽而归。那一次,张杨只是专心防守东线这一路,而且洛阳方面还派了部分申息军前来增援,而这一次张杨需要防守东线、中线和西线,洛阳方面因为要防范关中可能发生的变故,也是无法抽调太多兵力增援张杨,所以张杨面临的形势十分危急。

刘和在给太史慈的信中提到了河内和洛阳方面,不过没有给太史慈什么压力,只是提醒他密切关注魏郡方向留守袁军的动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出动振威营逼迫一下淳于琼,使得冀州这边的袁军不敢有什么大的动作。

刘和只给太史慈指明了一个方向,而具体如何排兵布阵却完全由太史慈来决定,这就给了太史慈足够发挥和施展的空间。刘和远在蓟城,不可能及时掌握冀州的形势,他不插手各军具体的行动,无疑是明智之举。

太史慈经过仔细慎重的考虑,决定发动一场突袭,既是为了震慑冀州袁军,同时也是给返回黑山的张燕一个提醒。

正文 第四一二章 西凉马家军

平狄将军马腾的府邸,坐落在凉州的武威郡姑臧县内,而他的拜把子兄弟、平虏将军韩遂的府邸,则位于武威郡的武威县内。

王允在世之时,朝廷曾加封马腾为护羌校尉,只是马腾总觉得校尉这个称呼听起来没有将军来的霸气,所以向朝廷上表,让朝廷改封他为平狄将军。

平狄将军和平虏将军同级,按照大汉将军官职,皆为三品的杂号将军。

要是说起这马腾与把兄弟韩遂之间的故事,还真是耐人寻味,充满了利用、利诱、拉拢和算计,根本不像后世演义小说中描写的那般惺惺相惜,忠义感人。

马腾本为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他的父亲马平曾在汉阳那边做过县尉,放在后世也就是公安局长的位置。后来马平失官,便流落在陇西一带,与当地的羌人杂居。马腾的父亲因为家贫,所以讨不到老婆,只好娶了身份卑微的羌人女儿,后来生下了马腾,因此马腾有二分之一的羌族血统。马腾身长八尺有余,估计跟关羽的身高有的一比,身体洪大,面鼻雄异,有着典型的羌人外貌特征。

马腾的长子便是马超,长的也是身材高大魁梧,很有力气。不管马超的生母是汉家女子,还是羌人女子,但他是混血儿的身份的这是可以肯定的。从优生学的角度来看,混血儿无疑比较聪明,长的还一个比一个帅气漂亮。后世关于马超的文字描述,无不说他肤色白皙、身材高大,外貌英俊,因此被称作西凉锦马超,这跟他爷爷当时娶了羌人做老婆有很大的关系。

马腾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樵夫,靠着上山砍柴然后挑到市里贩卖维持生计。灵帝末年,韩遂在西凉聚众十万起义造反,当时的凉州刺史名叫耿鄙,他率领凉州六郡的部队讨伐韩遂,马腾因此参军,因他在军中甚有威仪,所以被提拔为军从事,后来因功升至军司马。

之后,耿鄙被手下的凉州别驾所杀,马腾亦拥兵造反,与韩遂联合攻下了汉阳郡,汉阳太守傅燮战死。马腾又和韩遂一起拥立汉阳豪强王国为起义军首领,进而围攻关中西面的重镇陈仓,久攻不下,因士卒疲惫只得撤军,结果被皇甫嵩率领的朝廷大军追击大败。战后归咎责任时,韩遂和马腾把王国拿出来当替罪羊,废掉了他,然后拥立汉阳名士阎忠为首领,后来阎忠病死,韩遂与马腾相互争权夺势,造反大军发生内乱,因此实力大减,无力再攻关中。

凉州第一黑老大董卓奉命入洛阳之前,担心凉州的老冤家们给趁自己不在的时候整事,便邀请韩遂和马腾共谋霸业。马腾接受了董卓的招安,被封为征西将军,驻军于董卓老家郿县,安心替董卓当起了看家护院的“旺财”。后来真被马腾寻到了向董卓表示忠心的机会,原来曾经帮助过马腾的羌氐人在郿县发生叛乱,马腾立即翻脸不认人,帮助董卓将其镇压,而马腾手下的大将庞德,还因此立功,被封为校尉。

董卓死后,李傕和郭汜等人率军围攻长安,马腾有事求于李傕,结果李傕压根就不尿马腾,惹得老马大怒,便与韩遂出兵攻打李傕。李傕派出侄子李利和郭汜迎战马腾、韩遂,双方大军战于长平观,结果马腾和韩遂大败而归。马腾依靠韩遂与前来追击的樊稠求情,才得以脱身,退回了武威。

后来李傕被马腾和韩遂搅得心烦,便向朝廷上表,封马腾为武威太守,加封平狄将军,马腾这才安分下来。

从马腾以往的种种行事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毫无节操和底线可言,用一句粗话来形容,就是“有奶便是娘”!只要谁帮他升官,给他分地盘,马腾就会听谁的,替谁出力干活,绝对没有所谓的忠义和信誉可言。

正因为看清了马腾这个投机分子的真实面目,所以刘和派出了特使陈逸前往武威,准备向马腾许以重利,诱使马腾偷袭袁绍的侧翼。如果马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