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有所不知,这乌桓部落分布在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雁门等许多地方,他们主要是背靠长城而居,受长城之内的汉军节制和保护,在遇到鲜卑人南下时又首当其冲地替我们抵挡。”

“因为乌桓各部落分散在幽州和并州多地,所以总有一些跟北边的鲜卑人勾搭在一起劫掠咱们汉人,同时又有一些鲜卑小部落跟亲近主公的乌桓部落凑在一起,拥护和支持主公在幽州定下的各项规矩。主公麾下的乌桓和鲜卑士兵,便是那些支持他的部落派来的。”

听了鲜于辅的这番介绍,刘和终于意识到了大汉北疆的民族问题竟然如此的错综复杂,根本就不是单纯的安抚或者剿杀可以解决的,难怪刘虞和公孙瓒二人对于游牧部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我不管那么多,反正这次回到蓟县之后,你先给我把这三千骑兵调教顺溜了!我的要求很简单,今后这三千骑兵对上公孙瓒麾下的三千白马义从时,要做到完胜!”

鲜于辅听了刘和这话,嘴一咧,差点哭了出来。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公子犯二

开什么玩笑!

公子竟然要让我带出一支可以完胜白马义从的骑兵来,而且还是在人数完全相等的前提下,他咋不说让我带着一千人干翻公孙瓒的三千白马义从?

易水河畔,无辜的鲜于辅,心里这么想着。

不怪鲜于辅如此的没信心,实在是刘和提出的这个目标过于远大宏伟了。白马义从之威名,在大汉东北疆域已经是妇孺皆知,为了现在这三千精骑,汉家儿郎战死沙场的又何止三万?那可是用无数条人命、无数匹马命、无数的钱财堆出来的!

公子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异想天开的要组建一支堪比白马义从的骑兵劲旅,这也实在是太……太二了!

刘和此时可不知道鲜于辅的心里充满无数怨念,在他看来,这件事情势必要做,而且一定可以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现在拥有了三样绝世法宝!

第一样,他刚刚招揽了一名足以担任锋矢箭头的超级猛将,只要此人今后往骑兵军团的前方一站,那就是一台超级人型“战力倍增器”。而且,此人正好曾经在白马义从营内呆过,对于白马义从那一套训练和作战手段也是非常熟悉。

有了这第一样法宝,有没有后面两样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不过若是有了后面两样,刘和却可以拍着胸脯保证,未来将会有一支横扫天下无敌手的骑兵在他手中诞生。

第二样法宝,便是刘和一直在心里琢磨,但从没有告诉过别人的秘密。这个法宝的名字叫做“高桥马鞍双脚蹬、四片蹄铁一张弓!”

第三样法宝,则是一种流氓无耻到极致的战术,后世横扫了欧亚大陆的蒙古人称之为“曼古歹”,是一个名叫成吉思汗的老流氓发明出来的。

给绝世猛将配上先进装备再教授其流氓作战思想,就等于给巨虎身上装铠甲同时再加一对可以飞的翅膀,试问世间还有谁能敌?

怀揣着雄心壮志,刘大公子在鲜于辅的护卫下再次启程,向着北方那片广袤高远的土地继续前行。

刘和北渡易水的第三日,两个骑马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

“正方兄,连日赶路,你的身体能吃得消么?”

“子龙不必为我担心,虽然武艺没有你厉害,可比起公子来,我还是颇有信心。既然公子能一路往北不停地赶路,我又何妨?”

“呵呵,背后议论公子,小心他知道了心里不喜。”

“公子不是那样的人,等你与他相处起来,一开始会觉得他随和,往后会觉得他有趣,再往后便会觉得他可敬。再者说了,今日就你我二人在谈论公子,他要是知道了,那也是你说出去的!”

“呵、呵,正方说话也很有趣,看来受公子影响不轻!既然身体吃得消,咱们这就渡河,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去!”

两人在易水河边给几匹马饮完水,再次骑上马背,一脸憧憬地渡河向北而去。

这两个渐渐远去的年轻人,自然便是从高邑赶上来的赵云和李严。他们这一路上依然采用的是一人三马的赶路方式,虽然身边没有护卫,然而天下之大,试问又有几人拦得住常山赵子龙?

幽冀之地如今排得上号的猛人,其中关羽和张飞跟在刘备身边去了安平;颜良和文丑跟在袁绍身侧去了邺城;张郃守在薄落亭;高览、张旭、麴义、慕容平等几个稍逊一筹的武将,如今也都在冀州南部活动。

这么看来,赵云此次北上,基本上不会遇到什么难缠的对手,到时候就看刘和给他多少兵马,让他在阵前枪挑多少倒霉鬼而已。

说话间,又是两日光景过去。

这一天,刘和的队伍已经抵达广阳以东,往前再走二十多里,过了灅水便是幽州的治所蓟县。

刘和的脸色看上去有些不太好,此刻正在倾听史阿向他报告打探回来的消息。

“公子,我按照您的吩咐北上涿鹿、潘县和桑干一带打探,潘县附近的百姓声称前几日看到有两支声势浩大的队伍从附近经过。”

“你是说两支队伍?”刘和听的很仔细,问的也很仔细。

“嗯,可以确定是一前一后两支队伍。”

“两支队伍的人数情况如何?”

“问了几个见过一些世面的牧民,他们说前面一支队伍人数约摸两万,后面一支的人数大概有三万,相隔半日左右的时间,相继越过了治水向北而去。”

刘和转头问身旁的鲜于辅:“会不会是阎柔带着两万人马在前,吾父带着三万人马在后?”

鲜于辅点头答道:“很有这种可能,只是不知出了何等变故,主公为何要追那阎柔?”

“把行军地图给我拿过来!”

刘和:“擦,这地图也太粗糙了吧?”

鲜于辅:“……”

刘和:“给我指一指咱们现在立脚的位置。”

鲜于辅:“……,看不懂行军地图,你还装个啥?”当然了,这话也就是在心里说说,他还是很老实地给刘和指了出来。

“嗯,护乌桓校尉府在马城与宁县之间,从潘县往西北而去,两天左右时间便可以抵达。上次听你说过,原来是公孙瓒担任护乌桓校尉一职,后来这厮升为奋武将军之后,虽然还兼任这个职务,却是将行辕搬到了令支。也就是说,如今的护乌桓校尉府其实就是个空架子,你说那个阎柔会不会想着跑过去占了?”

鲜于辅眨巴着眼睛,不知道如何回答刘和这个问题。

其实,自从刘虞仓促北上之后,鲜于辅这心里便不踏实,他有些后悔当初向主公推荐阎柔这个人了。

当时,他出于对刘虞只率三万人马南下的担心,觉得主公的三万人马对上公孙瓒的三万人马,在场面上不占优势,是以推荐了在白山一带颇有名气的阎柔,如今看来却有一些引狼入室的味道。

前些日子,鲜于辅便听到有人说阎柔率军南下之后,纵容部下在冀州胡作非为,搅得真定一带的百姓不得安宁,如今不知此人又想做些什么事情,竟然引得刘虞率军前去追赶。

“公子,这件事情其实都是我的不对,当初……”经过一番内心争斗,鲜于辅还是如实向刘和说了当初刘虞出兵南下时的具体情况。

令鲜于辅没有想到的是,当刘和听完这些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倒是安慰说道:“弼诚,此事错不在你,不必自责。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你跟阎柔的交情也不深,对这个人的心思和品行知道的也不多,当时也是出于一片公心。再者说了,阎柔此人虽然也暴露出了一些毛病,可以不能就此判断他有二心,意图对吾父不利。”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觉得仅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还不足以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先回蓟县,还是北上支援吾父?”

“公子,我觉得咱们应该先回蓟县。主公身边尚有三万人马可用,加之还有魏攸和程绪等人辅助,短时之内不会出现危险。公子一旦回去,则蓟县人心稳定;蓟县人心稳定,则广阳稳定;广阳人心稳定,则幽州各郡无事。”

刘和想想也是,老爹如果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和危险,自己身边这三千人马也不顶事,还不如回蓟县整顿兵马,筹备粮草,做好后援。

“嗯,既然如此,我们便抓紧时间往蓟县赶!传我号令,呃……那个……鲜于都尉,这命令怎么下来着?”刘和小声问道。

鲜于辅:“……”。

正当刘和支支吾吾之际,远处忽然有探马赶过来报告:“启禀公子,卑职方才发现有两骑从南边迅速接近,似是朝着我军而来!”

“只有两骑么?”刘和问道。

“可以确定,只有两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