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信玄-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玄营中的年轻使番都望著信玄,等待他下令。传令兵也单膝跪在一旁,听候信玄下令。

沉默中,一堆雪自阵旁的松树枝上落下。

「由小山田队开始进攻。等到敌军充分撤退之後,山县队和马场队也跟进。最後,由大军

全力攻击。」信玄命令道。

传令兵立即上马走报各队。

前线中央队的小山田信茂得令後,下令道:

「掷石!」

三方原中心有石头,但是此处为红土台地,并无石头。小山田信茂会下达掷石的命令,是

因为早有准备。信玄连这一点也想到了。他令穴山信君队中的三百步兵到都田川河滨捡石

,放在袋中,上祝田坂加入最前线的小山田队。

三百名步兵同时奔上前去,朝石川数正队丢石头。小山田队也击鼓声援。

这是石川队万万想不到的事情。最适合开战的方法有洋枪、箭等,但是石头?姑且不谈源

平时代,现在是以洋枪为主的时代,武田军竟然会选择用石头来开战。

「这算什么?」石川队的将士一边闪躲飞来的石头,一边说道。

「太欺负人了!」一名士兵说道。头上挨石的士兵,正欲拉弓射箭。

「等一下!不要中了敌人的挑战之计。退回去!退回去!不要中计!」渡边守纲在前线巡视

高喊著。突然,他的马儿屁股中了石头,狂奔起来。

箭,飞向小山田队的掷石队。石头和箭,分不出胜负,掷石队一齐退下,石川队的步兵紧

追其後。小山田信茂见状後,猛摇指挥棒。

小山田队出发了。

石川数正只得发出应战的命令。火苗既起,焉能不灭。

武田信玄、名水股者,仅二百人,令其先锋掷石、鸣鼓,引来人潮。(《信长公记》)卷

五,味方或原会战之事)

味方或原会战,可能是三方原会战的误记,但是对当时的状况,记载甚详,可能是《信长

公记》的作者太田和泉守,从参战者处得知记录下来。

元龟三年(一五七二)十二月二十二日,三方原之战开始。

雪,停了。

山之卷24佐久间不战而逃

有关三方原之战的文献众多,但多记载简略,且内容互有出入。

《甲阳军监》是武田方面的文献。山本勘助之子所著之原书内容已不可考,小幡景宪加以

润饰公诸於世时,已进入德川时代,就凭五百石的俸禄,应该不会写出不利於德川家之事



(三河武士十分强悍。五千名三河武士,可抵上方二万人。)

这段话出现在品第三十九的味方原(三方原)之战的开头部分,充分表现出对德川的阿谀

。由此看来,此书所写,多不足信。

在德川方面的文献《松平记》、《御在城记》、《本多家武功书》、《当代记》、《三河

物语》等中,也都有记载,但大多是事後补述,且有夸耀自家祖先之嫌。但是无法隐藏的

事实是,德川在三方原之战中大败。至於详细情形,当然不会列载,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嘛

。德川方面的资料中,较具价值者有《当代记》和《三河物语》。《三河物语》对三方原

之战有二页记述,过於简略(活字本)。

三方原之战的经过情形,大多无从追溯。

对於武田军向德川军掷石之说,很多人认为是因为武田军无洋枪。

思虑细密的史学家表示:

(当田时的武田军拥有洋枪队,所以应该有洋枪。但是可能因为数量不多,因而改掷石头

。)

这种论调,可能是缘自武田信玄死後的武田军与织田德川联军之间的长筱之战中,武田的

马队在联军的枪弹下崩溃,因而直觉的认为武田是因为没有洋枪而失败。

从长筱之战的结果来看,武田的骑马队确实是败在联军的洋枪队上。但是,再仔细分析这

一战,不难发现仅是洋枪和马的差距,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梅雨期,才是左右胜败的

直接原因。原本应该下个不停的梅雨,竟然一时放晴,让联军的洋枪,充分发挥功能。胜

赖过分相信梅雨的连续性,认为洋枪在雨中无所助益,唯有靠骑马队方能击败敌军,因而

酿成大错。

三方原之战中,武田军带了充足的洋枪。有一点可以证明武田信玄很早就把重点放在洋枪

上。《妙法寺记》中记载道:天文二十四年(弘治元年,一五五五),武田信玄和上杉谦

信争夺北信时,信玄为了援助善光寺别当栗田鹤寿,特送三百挺洋枪到旭要害(长野市旭

山)。在天文十二年洋枪传入後的十二年,信玄已经如此地重用洋枪。天文二十四年後的

十七年间,洋枪成为普遍的武器。动用三万大军的武田军,必定会带千挺洋枪,只可惜详

细数字不明。

同样的,德川军方面的洋枪数亦是不详。

德川军的大将们制止手下理会小山田队的掷石挑战,但是大多数的士兵按捺不住,仍然冲

向小山田队,而队长石川数正不得已,只好下令攻击。在《国朝大业广记》中,有这样的

记载。

倘若武田队是因为没有洋枪而改用掷石,德川何以不以洋枪或弓箭应战,因为这样必定绝

无敌手。然而,德川并不如此,而是愤怒地冲上前去,揭开了这一场战争的序幕。

德川军原本希望在对立的状态下,慢慢後退。在同样的条件下起冲突,以一当然敌不过三

。想必部将也有这样的体认,所以既不射箭,也不开枪。

武田队看到德川队的态度,决定激怒对方,将之诱入战争的漩涡。掷石,便是一种激怒战

术。

箭枪相向,尚能容忍,但是士兵们绝对无法忍受掷石。

「吔!真没出息,就想这样溜走?对付这种胆小鬼,箭枪太浪费了,用石头就够了。」

想必也有这一类的激怒之词吧。怎能不叫石川数正的部队火冒三丈地冲过来。总之,小山

田队在这一场战争中的掷石行动,与武田军有无洋枪毫不相干,完全是为了激怒德川军,

使之参战的挑逗行为。一般而言,这样的大型战争多半是双方箭枪往来,接著刀枪相搏展

开战争,但是三方原之战却在武田军的掷石挑战行动之後,立即陷入混乱。

当时,德川军摆出鹤翼阵。

从右翼来看,酒井忠次队、石川数正队、本营先锋队、平手汎秀队、佐久间信盛和各部队

,横相排列,後面有德川家康的本营队做为预备队。

鹤翼,顾名思义便是如鹤翼般地展开。当敌军攻击翼中时,便可加以包围攻击,确实是相

当管用的好阵势。但是,如果翼部有一处破裂,会有背後受挟的缺点。

武田军采行的是鱼鳞阵,也就是与德川军横队阵形相对立的纵队阵形。

最前线是小山田信茂队;第二列的左翼是马场信春队,右翼是山县昌景队;第三列的预备

队左翼是内藤昌丰,右翼是武田胜赖;第四列是信玄及其本营队;穴山信君队殿後。

整个兵团如鱼儿般细长,各部队有如鱼鳞一般,因而称做鱼鳞阵。

德川的鹤翼阵和武田的鱼鳞阵,排列如图(见下页)。

在此情况下开战,鹤翼阵多半会被鱼鳞阵的鱼头,一举冲破。

事实上,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在三方原之战的序战中,小山田队曾多面受敌,被迫暂时撤

退。但是,这只是很短暂的时间。看到小山田队受敌,後面的部队纷纷向前展开,反攻欲

包围小山田队的德川部队。可以想见的,一场混战展开。

混战展开之後,强有力的预备队出现,迂回到背後,大势已定。

三方原之战正如图所示,德川军被武田胜赖队和内藤昌丰队包抄於後,惨遭败绩。

雪停了,似乎是为观察两军作战而暂停。雪云沉重得动也不动。

平时,美丽的夕阳会从这裏落入地平线,但今天的夕阳被厚厚的云层挡住了,只留下西空

中的微弱光线,道出这一天的结束。

两军踩破刚下的白雪。积雪不到一寸(约三公分),一被人马践踏,立即露出下面的枯草

。枯草也被踏平时,就只剩下一堆红土。

石川队和小山田队全面交战时,本营先锋队切入小山田队。同时,酒井队也冲向小山田队

的左侧方。小山田队三面受敌,陷入苦战,只得步步後退。

武田队的左翼马场队和右翼山县队出动了。

激战开始。

双方战力可说是旗鼓相当。因为,武田军的预备队、主队和後备队,尚未参战。

作战时,将领负责指挥士兵,但有时将领会和士兵一起卷入战争的漩涡中。这时,极易发

生事故。

德川军的年轻武将们,对武田军进攻二俣城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