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起嗓子宣布:‘谁也不准埋,谁埋与共产党同罪。’”
【穷阎漏屋】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 
【穷猿奔林】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寻找栖身之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穷猿投林】见“穷猿奔林”。
【穷源竟委】彻底弄清楚事情的始末。《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穷源朔流】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穷则思变】见“穷极思变”。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单影只,无所依靠。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琼厨金穴】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其宠者皆以玉器盛食,故东京谓郭家琼厨金穴。”
【琼浆玉液】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琼岛春云】即琼华岛。明代北京八景之一。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积水潭》:“海子东浒有琼华岛,亦永乐间赐名。岛之阳为广寒殿,乔松古桧,烟云缭绕。京师八景有‘琼岛春云’,谓此。”明王洪《北京八咏》有《琼岛春云》诗。亦谓北京十景之一。明李东阳《京都十景》诗之一有《琼岛春云》。参见“琼华岛”。 
【琼林玉树】泛指精美华丽的陈设。唐·蒋防《霍小玉传》:“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琼楼玉宇】①指神话中月宫里的亭台楼阁。②华丽的建筑物。③披雪的楼宇。晋·王嘉《拾遗记》:“翟乾祜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宋·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
【琼枝玉叶】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
【琼楼金阙】犹琼楼玉宇。 
【跫然足音】见“空谷足音”。
【跫响空谷】空谷中的行人之声。常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等。
【求之不得】追求或寻找不到。本谓不遂所欲。《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求仁得仁】语本《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叔齐让国远去,耻食周粟,终于饿死,孔子谓其求仁而得仁,无所怨。后多用为适如其愿之意。
【求田问舍】谓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
【求生害仁】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求同存异】找出共同之处,保留不同之处。 
【求全之毁】①谓欲求完美反招致诋毁。②犹言求全责备。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求志达道】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求忠出孝】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
【求马於唐市】见“求马於唐肆”。
【求马於唐肆】谓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其所,必无所获。
【求贤下士】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求贤如渴】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求贤若渴】见“求贤如渴”。
【求亲告友】见“求亲靠友”。
【求亲靠友】谓请求亲友接济。
【囚首垢面】语本《汉书·王莽传上》“乱首垢面”与宋苏洵《辨奸论》“囚首丧面”。形容人久不梳洗,以致头发蓬乱,脸上肮脏,好象囚犯一样。
【囚首丧面】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
【区闻陬见】谓见闻狭陋。
【曲突移薪】见“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艺文类聚》卷八十引汉桓谭《新论》:“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傍,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邻家不听,后果焚其屋,邻家救火,乃灭。烹羊具酒谢救火者,不肯呼髡。智士讥之曰:‘曲突徙薪无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突,烟囱。又见《汉书·霍光传》、汉刘向《说苑·权谋》。后用以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曲意迎合】同“曲意逢迎”。
【曲意奉迎】见“曲意逢迎”。
【曲意承迎】同“曲意逢迎”。
【曲意逢迎】亦作“曲意奉迎”。违反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
【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曲学诐行】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屈打成招】严刑拷打,迫使无罪者招认。 
【屈指可数】①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少。语本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②形容众人中的少数突出的。
【屈高就下】谓降低身份勉强相就。
【屈穀巨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穀见之,曰:‘穀闻先生之义,不恃人而食,今穀有巨瓠,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则不可以剖而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穀将弃之。’今田仲不恃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后因以“屈穀巨瓠”比喻无用者。 
【诎要桡腘】弯腰曲膝。
【驱羊战狼】喻以弱击强。
【驱雷掣电】比喻神通广大。
【驱雷策电】见“驱雷掣电”。
【驱霆策电】比喻迅速奔驰。
【祛蠹除奸】驱除祸害,消除奸佞。
【曲尽其妙】曲折深入地将其奥妙处都表达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曲不离口】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曲高和寡】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谓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比喻知音难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曲终奏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意为乐曲到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音。本谓相如的辞赋不够完美,到了结尾才转好,后多以“曲终奏雅”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到终了时更加精采。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取青妃白】见“取青媲白”。
【取青媲白】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取长弃短】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取长补短】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谓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取义成仁】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取精用宏】①谓享用多而精。语本《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②谓从大量材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