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下同心】上下一心。
【上下同欲】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上方宝剑】见“上方剑”。
【上行下效】在上者怎样做,在下者就跟着学。语出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上好下甚】在上者爱好什么,在下者必爱好得更厉害。
【上和下睦】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上根大器】佛家语。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上陵下替】同“下陵上替”。
【上替下陵】同“下陵上替”。
【上援下推】谓相互济助,共同前进。语出《礼记·儒行》:“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
【上蒸下报】泛指乱伦的性行为。
【上溢下漏】谓上富下贫。
【上慢下暴】谓君上骄慢,下民强暴。
【上漏下湿】形容屋舍破旧,不蔽风雨。
【上嫚下暴】同“上慢下暴”。
【上窜下跳】形容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
【上下其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楚攻郑,穿封戌虏郑将皇颉,公子围与之争功,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曰:“请问於囚。”囚出作证,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故意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后因谓玩弄手法,通同作弊曰“上下其手”。
【上天入地】①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②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上南落北】漫言各处去向,犹言走南闯北。
【上竿掇梯】犹上树拔梯。
【上当学乖】谓因受骗吃亏而增长了见识。
【上楼去梯】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置。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后因称秘密的谈话为“去梯言”。②比喻怂恿人上当。
【上篇上论】谓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上树拔梯】比喻诱使别人上前而断其退路。
【捎关打节】谓打通关节。
【烧琴煮鹤】见“焚琴煮鹤”。
【烧犀观火】喻洞察事物。
【勺水一脔】一勺水,一塊肉。喻量少。
【韶颜稚齿】谓年轻而容貌美好。
【少吃俭用】省吃俭用。
【少安毋躁】见“少安无躁”。
【少安无躁】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少见多怪】谓见闻少,遇不常见的事物多以为怪。语本汉牟融《理惑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言马肿背。’”
【少言寡语】谓平时说话不多。
【少气无力】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少条失教】谓没规矩,无教养。
【少不更事】谓年轻,阅历世事不多。语出《晋书·周顗传》:“君少年未更事。”
【少不经事】见“少不更事”。
【少成若性】谓自幼形成的习惯好象天性一样。
【少年老成】谓年轻而稳重,有如阅历多的年长者。语本汉赵岐《三辅决录·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少年老诚】见“少年老成”。
【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成见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
【舍本求末】放弃根本,追求末节。
【舍本逐末】舍弃本业,追求末业。古以农业为本,视工商为末。语本《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舍生取义】语本《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后以“舍生取义”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舍死忘生】谓不顾生命危险。
【舍近求远】见“舍近务远”。
【舍近即远】见“舍近务远”。
【舍近务远】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设心处虑】见“设心积虑”。
【设心积虑】处心积虑;用尽心思。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另一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社鼠城狐】同“城狐社鼠”。宗庙里的鼠,城隍庙里的狐。比喻狡猾而依势作恶的奸人。
【社会贤达】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射人先射马】喻作事要先抓住要害。
【射石饮羽】射箭入石中,陷没箭上的羽毛。谓勇猛善射。传其事者有四:①指春秋楚养由基。《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先,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先也。”按,“先”为“兕”的误字。《论衡·儒增》、《文选·七启》李善注、《路史·发挥三》皆作“兕”。②指春秋熊渠子。《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③指汉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裴骃集解引徐广曰:“一作‘没羽’。”④指北周李远。《周书·李远传》:“(远)尝猎於莎栅,见石於丛蒲中,以为伏兔,射之而中,镞入寸馀。就而视之,乃石也。”后为用心精诚或功力深湛之典,见唐李白《豫章行》。
【射利沽名】谋取财利和名誉。
【射鱼指天】向天射鱼。喻虽劳而必无所获。
【射像止啼】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射影含沙】相传江南水中有毒虫名蜮,人在岸上,影见水中,即以气为矢,或含沙以射人。及著皮肌,其疮如疥,中影者亦病。后因称阴谋中伤他人为“射影含沙”。
【涉笔成趣】谓动笔就能构成意趣。
【摄威擅势】谓凭借权势,专横跋扈。
【歙漆阿胶】以胶漆相容,喻情意相投。歙漆,安徽歙县之漆;阿胶,山东东阿县之胶。
【伸冤理枉】洗雪冤枉。
【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动不能由自己支配。
【身不由主】见“身不由己”。
【身不遇时】谓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身心交病】身体衰弱,精神不振。
【身心交瘁】见“身心交病”。
【身外之物】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名誉、地位、财产等。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虽不居官,仍关怀朝政。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国时刘备(后为蜀汉皇帝)部将关羽身陷曹操营,封侯赐爵,宴请赠金,恩礼非常,但关羽仍心怀故主。后挂印封金,回到刘备身边。事见《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后多以“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
【身先士卒】语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后因以“身先士卒”谓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奋勇杀敌。
【身先士众】见“身先士卒”。
【身先朝露】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身名两泰】见“身名俱泰”。
【身名俱泰】名誉、地位都安稳。形容生活舒泰。
【身名俱败】犹言身名俱灭。
【身名俱灭】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身非木石】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身首异地】见“身首异处”。
【身首异处】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地方。指被杀头。
【身退功成】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身家性命】全家的生命和财产。
【身败名裂】地位丧失,名声败坏。谓遭到彻底失败。
【身败名隳】见“身败名裂”。
【身做身当】谓自己做事自己承当。
【身寄虎吻】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身无寸缕】谓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极其穷困。
【身无寸铁】身边没有武器。谓赤手空拳。
【身无立锥】形容没有容身之地。
【身无完肤】①《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