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视远步高】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
【视微知著】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视险如夷】把危险看作平安。形容勇敢,不畏艰险。
【视险若夷】见“视险如夷”。
【拭目以俟】见“拭目以待”。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看。形容对事情发展殷切关注。
【拭目而待】见“拭目以待”。
【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指保守复古。
【是可忍,孰不可忍】假如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意谓绝对不能容忍。语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非口舌】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是非只为多开口】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是非曲直】对的和不对的;有理和无理的。
【是非颠倒】硬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是是非非】①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②指正确与错误。
【恃才傲物】自负其才,藐视他人。
【恃强凌弱】依仗强暴,欺侮弱小。
【室如县罄】亦作“室如悬磬”。亦作“室如悬罄”。谓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
【室如悬磬】见“室如县罄”。
【室如悬罄】见“室如县罄”。
【室怒市色】生家中人的气,却以怒色对待市人。谓迁怒於人。语出《左传·昭公十九年》:“彼何罪?谚所谓‘室於怒,市於色’者,楚之谓矣。舍前之忿可也。”杜预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
【室徒四壁】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室迩人遐】见“室迩人远”。
【室迩人远】亦作“室迩人遐”。亦作“室迩人遥”。语本《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朱熹集传:“室迩人远者,思之而未得见之辞也。”后常用为怀念亲故或悼念亡者之词。
【室迩人遥】见“室迩人远”。
【狧穅及米】“狧”念shì。比喻逐步侵蚀渐及全体。
【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用以谓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逝将去汝】诀别之辞。
【释生取义】犹言舍生取义。
【释回增美】《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郑玄注:“释,犹去也;回,邪辟也;质,犹性也。”后以“释回增美”谓去除邪僻,增加美善。
【释知遗形】犹言弃智忘身。谓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释缚焚榇】谓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掉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语出《左传·昭公四年》:“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誓山盟海】同“山盟海誓”。
【誓天指日】对着天、日发誓。
【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
【誓不两立】立誓不与仇敌共生存于人世间。形容双方仇恨很深。
【誓日指天】见“誓天指日”。
【誓以皦日】谓誓同生死,亲爱终生。语本《诗·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誓死不二】见“誓死不贰”。
【誓死不屈】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誓死不贰】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誓死不渝】立誓至死不变。
【誓同生死】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誓海盟山】同“山盟海誓”。
【適心娱目】犹言喜心悦目。
【適以相成】谓恰好可以相辅相成。
【適可而止】谓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下来。
【適如其分】犹言恰如其分。
【適材適所】谓办事能力与所安排的工作位置或场所相当。
【適性任情】谓顺适性情。
【適性忘虑】谓顺悦情性忘却忧虑。
【適居其反】见“適得其反”。
【適俗随时】犹言顺应时俗。
【適时应务】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適逢其时】见“適逢其会”。
【適逢其会】谓正好碰上那个时机。
【適得其反】谓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
【適情任欲】犹言任情纵欲。
【適情率意】犹言放任情意。
【適当其时】谓恰巧遇上那个时机。
【適当其冲】正好对着冲要。
【噬脐莫及】见“噬脐无及”。
【噬脐无及】亦作“噬脐莫及”。自咬腹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
【收刀检卦】谓停止胡作非为。
【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收成弃败】谓趋附得势的人,轻视遭贬黜的人。
【收因结果】谓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谓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
【收因种果】见“收因结果”。
【收视反听】谓不视不听。形容专心致志,心不旁骛。
【收残缀轶】收集残缺,缀补漏失。
【收园结果】见“收因结果”。
【收旗卷伞】喻停止活动。
【收缘结果】见“收因结果”。
【收离纠散】收集离散者。
【收离聚散】见“收离纠散”。
【收锣罢鼓】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手不应心】犹言力不从心。
【手不释卷】手执书本没有放下的时候。形容勤读不倦。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而无条理。
【手足之情】谓兄弟的情分。
【手足失措】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极其惊慌。
【手足重茧】手足生厚茧。极言劳瘁。语本《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
【手足胼胝】手足生茧。极言劳瘁。
【手足异处】谓被杀。
【手足无措】手脚无安放处。喻动辄得咎,不知所从。语出《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陈书·后主纪》:“自画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无措。”后亦用以形容临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手到拈来】比喻办事不费力气就能成功。
【手到拿来】谓不费力气就能将必须擒拿的人捉到。
【手到病除】形容医术高明。
【手到擒来】谓不费力气就把敌人擒捉过来。
【手胼足胝】犹手足胼胝。
【手高眼低】①谓作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②谓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却很低。喻贪得而不识货。
【手疾眼快】谓动作敏捷。
【手眼通天】比喻善于钻营,手腕不寻常。
【手脚乾净】喻廉洁奉公。
【手脚无措】同“手足无措”。
【手挥目送】三国魏嵇康所作《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之十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之句,谓一面仰视飞鸟,一面挥手弹琴,手眼并用,无不自如。后以“手挥目送”比喻行文得心应手。
【手无寸刃】谓手里一点武器都没有。
【手无寸铁】犹手无寸刃。
【手无缚鸡之力】双手没有捆缚住鸡的力气。形容文弱。
【手舞足蹈】①舞蹈时配合乐曲,两手舞动双足跳动。后多用以形容心情高度兴奋、用动作来表达的状态。语本《诗大序》:“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②指朝仪中臣下的拜舞。
【守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不轻易出言。后多形容严守秘密。
【守分安常】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守正不回】坚守正道,不屈从。
【守正不阿】坚守正道,不曲从迎合。
【守正不挠】《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颜师古注:“桡,屈也,不为众曲而自屈也。”桡,一本作“挠”。后以“守正不挠”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
【守正不桡】见“守正不挠”。
【守先待后】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
【守约施搏】谓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语本《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守株待兔】①《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