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鹊无枝】喻贤才无所依存。语本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温文儒雅】犹言温文尔雅。
【温生绝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后用“温生绝裾”为去意坚决的典故。
【温枕扇席】谓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温故知新】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②温习历史经验,认识现在。
【温香艳玉】见“温香艳玉”。
【温香艳玉】比喻妇女的美好姿质。
【温柔敦厚】温和宽厚。儒家认为这是《诗经》的基本精神和教育意义之所在。后来也被一派人当作对所有诗作的要求。
【温衾扇枕】同“温枕扇席”。
【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温席扇枕】见“温枕扇席”。
【温情脉脉】形容对人充满感情想要表露的样子。
【温情密意】谓情意温柔亲密。
【温情蜜意】见“温情密意”。
【文人相轻】谓文人之间相互轻视,彼此不服气。
【文人无行】谓文人作风不好或品行不端。
【文人墨士】泛指文人、文士。
【文人墨客】见“文人墨士”。
【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文山会海】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文子文孙】指周文王的子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文子同升】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文不加点】谓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文不对题】文章内容与题目不符合。亦指话语与话题不合。
【文以载道】谓用文章来说明道。道,旧时多指儒家思想。
【文似其人】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文如其人】文章的风格就像作者本人。
【文身剪发】见“文身断发”。
【文身翦发】见“文身断发”。
【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文君新寡】汉临邛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与辞赋家司马相如私奔,结为夫妇。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文君新寡”、“文君早寡”为年轻女子丧夫寡居的典故。
【文武之道】指周文王、周武王治国修身之道和西周的礼乐文章。
【文武全才】能文能武的全面之才。
【文武差事】喻明劫暗偷。
【文武双全】犹言文武全才。
【文采风流】①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②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文治武力】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文宗学府】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文房四士】见“文房四宝”。
【文房四物】见“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文房四艺】指琴、棋、书、画。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
【文星高照】比喻文运亨通。
【文昭武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於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文修武偃】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
【文风不动】一点兒也不动。
【文恬武嬉】谓文官武将习于安逸嬉乐,不以国事为意。
【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文婪武嬉】谓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
【文从字顺】行文用字,妥帖通顺。
【文章山斗】谓文章为人所宗仰。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文章巨公】亦作“文章钜公”。文章大家。
【文章钜公】见“文章巨公”。
【文章宗工】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文章宗匠】为人宗仰的文章巨匠。
【文章宿老】工于文章的老前辈。
【文章钜公】见“文章巨公”。
【文章经济】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文章憎命】谓工于为文,而命运多乖。语本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文深网密】用法严刻,法网严密。
【文搜丁甲】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文期酒会】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
【文无加点】见“文不加点”。
【文丝不动】一点兒也不动。
【文圆质方】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文经武略】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文经武纬】①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文质彬彬】亦作“文质斌斌”。①文华质朴配合得宜,既有文彩,又很朴实。②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
【文质斌斌】见“文质彬彬”。
【文韬武略】文武两方面的谋略。
【文献之家】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文籍先生】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文觌武匿】艺文兴而武道隐。谓尚文之风大盛。语本《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
【文奸济恶】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文过遂非】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文过饰非】掩饰过错。
【闻一知二】语出《论语·公冶长》,本与闻一知十对比,谓听到一事只能推及两事。后多用以形容聪明而善类推。
【闻一知十】听到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多用以形容聪明而善于类推。
【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闻所未闻】见“闻所不闻”。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闻风而逃】听到风声就逃跑。
【闻风而起】听到风声即起响应。
【闻风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
【闻风而兴】见“闻风而起”。
【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闻风丧胆】见“闻风破胆”。
【闻风远扬】见“闻风远遁”。
【闻风远遁】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
【闻风响应】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谓虚心接受意见。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闻噎废食】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闻声相思】听到名声而思慕。
【闻鸡起舞】《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后以“闻鸡起舞”为志士仁人及时奋发之典。
【闻宠若惊】犹言受宠若惊。
【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
【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问心无愧】扪心自问,毫无惭愧。
【问羊知马】《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后以“问羊知马”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问安视寝】见“问安视膳”。
【问安视膳】《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乃日中又至,亦如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