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牙签玉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
【牙签犀轴】见“牙签玉轴”。
【牙签万轴】形容书籍繁富。
【牙签锦轴】见“牙签玉轴”。
【衙官屈宋】以屈原宋玉作自己的衙官。矜夸文才出众之语。《旧唐书·文苑传上·杜审言》:“扞杜审言呴又尝谓人曰:‘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如此。”后亦用以称美别人的文才。
【哑口无言】默然不语,无话可对。
【哑口无声】见“哑口无言”。
【哑子托梦】见“哑子做梦”。
【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
【哑子寻梦】见“哑子做梦”。
【雅人清致】见“雅人深致”。
【雅人深致】《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小字)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后因以“雅人深致”指高雅的人意兴深远。亦用来形容人的言谈举止高尚文雅,不同于流俗。
【雅人韵士】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
【雅俗共赏】谓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能为不同文化水平者欣赏。
【雅量高致】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雅雀无声】形容静默之极。雅,“鸦”的古字。
【亚肩迭背】谓肩擦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水浒全传》一二O回:“只见一簇人亚肩迭背的围着一个汉子,赤着上身,在那阴凉树下,吆吆喝喝地使棒。” 
【亚肩叠背】见“亚肩迭背”。《水浒传》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叠背;闹闹嚷嚷;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揠苗助长】喻强求速成,有害无益。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咽苦吐甘】谓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兒。形容母爱之深。
【烟花风月】指男女情爱之事。
【烟波钓徒】唐张志和去官后,居江湖间,每垂钓,不设饵,自娱而已,自称“烟波钓徒”。见《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后借指隐居江湖者。 
【烟飞星散】形容离散。
【烟消火灭】比喻事物消失,不留踪迹。
【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
【烟消雾散】同“烟消云散”。
【烟视媚行】微视徐行。形容安详的神态、举止。
【烟云过眼】语出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后用以比喻身外之物,不加重视。亦比喻事物转瞬即逝,不留痕迹。
【烟聚波属】如烟之相聚,波之相接。比喻接连而来,聚集甚多。
【烟销灰灭】喻事物消失,不见踪迹。
【烟霏雨散】形容众多。 
【烟霏雾集】形容众多。
【烟蓑雨笠】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②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烟霞痼疾】谓酷爱山水成癖。
【烟断火绝】指人烟灭绝。
【俨乎其然】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淹淹一息】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
【淹会贯通】犹融会贯通。
【湮没无闻】埋没,无人知道。
【嫣红姹紫】指花色娇艳,亦指娇艳的花。
【嫣然一笑】形容娇媚的微笑。
【延年益寿】延长寿命,增加岁数。
【延津之合】见“延津剑合”。
【延津剑合】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以“延津剑合”或“延津之合”比喻因缘会合。 
【延颈企踵】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
【延颈跂踵】见“延颈企踵”。
【延颈举踵】同“延颈企踵”。
【严刑峻制】犹言严刑峻法。
【严刑峻法】严厉的刑法。亦指施行严厉的刑法。
【严阵以待】亦作“严陈以待”。谓以严整的阵势,等待着敌人进犯,予以打击。
【严气正性】谓气性刚正严肃。
【严家饿隶】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严陈以待】见“严阵以待”。
【严丝合缝】指缝隙密合。形容非常严密。 
【严惩不贷】严加惩办,不予宽容。
【言十妄九】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言人人殊】各人说的都不一样。形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
【言三语四】犹言说三道四。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不预】没有预先说明。
【言之有物】说话或写文章有实际内容,不空洞。语本《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言之有故】所说的话有根据。
【言之有理】所说的话有道理。
【言之成理】话讲得合乎道理。
【言之过甚】话说得太过头了。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亦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见“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见“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明·无名氏《三化邯郸》二折:“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良药苦口,信有之矣。”
【言之凿凿】说得非常确实。
【言不二价】见“言无二价”。
【言不及行】谓言行不一。
【言不及义】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言不由中】见“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谓说话不是出于内心,心口不一。语本《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言不逮意】见“言不达意”。
【言不达意】亦作“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言不尽意】①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②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粃。”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
【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言中事隐】谓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语出《易·系辞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言方行圆】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言外之味】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言外之意】说话或写文章没有明说而使人能体会出来的意思。
【言必有中】一说话必然说到点子上。
【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言必有据】所言必有根据。
【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言出法随】谓法令一经宣布,就严格执行。多用于布告。
【言出祸从】话刚出口,祸患就降临头上。
【言出祸随】见“言出祸从”。
【言而不信】见“言而无信”。
【言而有信】说话守信用。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而无信】亦作“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个样。
【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
【言行抱一】犹言言行一致。
【言行若一】见“言行抱一”。
【言行相符】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言行相副】见“言行相符”。
【言行相顾】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言行信果】见“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计从】同“言听计从”。
【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语本《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言多伤行】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言多伤幸】见“言多伤行”。
【言多伤倖】见“言多伤行”。
【言芳行洁】谓言行高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