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马香车】名贵的良马,华丽的车子。借指富贵之家出行的排场。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冷落了歌儿舞女,空闲了~。”
【饱经世故】谓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饱经世变】谓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饱经风雨】同“饱经风霜”。
【饱经风霜】谓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人们那被晒黑的~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饱经忧患】谓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饱经沧桑】犹言“饱经风霜”。
【饱经霜雪】同“饱经风霜”。
【饱暖思淫欲】亦作“饱暖生淫欲”。谓生活安逸,易起淫念。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自古道:‘~’,王禄手头饶裕,又见财物易得,便思量淫荡起来。”
【饱暖生淫欲】见“饱暖思淫欲”。
【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顺境之人,不理解处困境者之苦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饱以老拳】痛打,尽情地揍。语本《晋书·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饱食终日】谓成天吃饱喝足,无所事事。《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饱食暖衣】吃得饱穿得暖。《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清·王晫《今世说·政事》:“今为若计,欲舞文乱法,快意一时,而身陷刑戮乎?欲守公奉法,~,与妻子处乎?”
【饱练世故】同“饱谙世故”。
【饱学之士】学识丰富的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
【饱谙世故】谓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
【饱飨老拳】谓挨一顿痛打。
【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明史·西域四》:“而友邦远国,顺天事大,~,皇天监之,亦克昌焉。”
【保境息民】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周书·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明史·外国五》:“王能~,则福可长享。”
【保盈持泰】见“保泰持盈”。
【保泰持盈】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保残守缺】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清顾炎武《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两汉而下,维多保残守缺之人,六经所传,未有继往开来之哲。”清魏源《礼记别考》:“汉初齐鲁诸儒,承秦灭学之后,保残守缺,未遑条贯。”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报本反始】受恩思报,不忘本源。《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报冰公事】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报仇雪恨】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淮南子·氾论训》:“(文)种辅翼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八回:“滥官害民贱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报仇雪耻】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报雠雪恨】见“报仇雪恨”。
【报李投桃】意思是他人送予我桃,我回赠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明·高濂《玉簪记·诳告》:“只指望~,那顾他祀佛看经。”
【报应不爽】做恶者必得恶报。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抱火卧薪】比喻处境险恶,而不自知。或谓险事即将出现。语本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抱火寝薪】见“抱火卧薪”。
【抱玉握珠】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语出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抱布贸丝】以物易物。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今羞无语自沉吟,咫尺相思万里心。~君亦误,知音尽付七弦琴。”
【抱表寝绳】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抱法处势】坚持法制,凭借权势。《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抱残守缺】亦作“抱残守阙”。”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第二》:“这些似乎都是~,汇集众说而成。”
【抱残守阙】见“抱残守缺。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
【抱打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不瞒两位说,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副教授济贫抑强扶弱~。”
【抱负不凡】志向远大,不同一般。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雨村兄真~也。”
【抱令守律】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时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敛追财,……。”
【抱蔓摘瓜】摘完瓜连瓜蔓也抱去。比喻滥加株连,斩尽杀绝。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抱朴含真】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因沾染虚伪、狡诈之习气,而玷污、损伤。《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抱屈衔冤】形容人遭受冤屈。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抱椠怀铅】同“握铅抱椠”。
【抱薪救火】比喻以错误的做法去消灭祸患,反而使祸患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抱薪救焚】同“抱薪救火”。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吓得这些人一个个~而逃。”
【抱头大哭】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之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抱瓮灌园】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甕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抱瓮出灌】抱着水瓮去灌溉。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抱关执籥】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抱关击柝】守门打更的小吏。喻职位低下。《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唐·韩愈《争臣论》:“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者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