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相信他们俩不会放过她,但也不相信他们还会追了那么远去。他们之所以这么胆大,还不是看准了这里地方偏僻,山上又只有他们一户,别人不能拿他怎么样吗?

    而到了镇上可就不一样了,他们父子俩又不是啥江湖好手,还能抓着一个人横行无忌?

    这样的事情不是完全没有,但李半夏相信他们父子还没有胆量做这种事情。否则,就不会这么多年就隐居在山上了。

    隐居在山上,有的是为了避世,有的则是为了安居落户。还有的纯粹是为了山川的美景,想过些清新宁静的生活。而他们,如果李半夏说得没错的话,应该是那父母考虑到孩子的情况,怕他遭受到别人的歧视,才搬到那偏僻的地方来的吧?

    其实,如果没有这件事,李半夏倒是很能理解他们的苦处。也知道,那位老人对他的儿子爱护极深,但这种爱护。过了那个度,就成为一种可怕的偏执了。

    但愿,在她之后。不会有别的姑娘遇到与她同样的事情。

    而这,也是李半夏深深感到不安的。这一次,就算她能侥幸逃过一劫,下一次,另一个姑娘可能就没有她这么好运了。她知道。在这种境地下,本不应该担心这等事情,这也不是她担心得了的。但她知道有隐患在,直接选择了逃避,心里总是有点不太舒服。

    或许,人生本就有这样那样的无可奈何。当一个人无法拥有足够的力量的时候,难免会留下许多的遗憾——

    李半夏正在胡思乱想着,一个梳着巴巴头穿着还没有李半夏一手大的小鞋子的老太太。从路的那一头拎着篮子往这边过了来。

    看她来的方向,正是李半夏刚才经过的方向。

    怎么,她刚才经过的地方有人家吗?

    但李半夏转而又想,和地方那么大,而她又是人生地不熟的。有没有人家她哪里清楚?再说了,这附近虽然多为山林。却也不是没有田地,兴许是前面的人家给做工的家人送午饭回来——

    那位老太太看起来已经有五六十岁了,容颜很苍老。脚步蹒跚,背部佝偻,但是脚下的步伐并不慢,看得出来,她的身体还很硬朗。

    此时,那位老太太正来到了李半夏这边。看到李半夏的旁边还有一块石头,双脚踩了上去,放下篮子,开始一下下用手捧着水喝起来。

    喝了几大口水,那老太太才抹抹嘴,朝李半夏看了过来。

    “闺女,你这大中午的,是上哪儿去?”

    李半夏不疑有他,像这种老太太碰上姑娘随口说几句话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只不过,这位老太太刚过来那一会儿,就像是没看到她这个人似的,多多少少还是让她觉得有些奇怪。然看她喝水那急促的样子,应该是太渴了,眼睛里就只有这解渴的水呢。

    “哦,老人家,我是要到月城去。”

    “那闺女,你又是打哪儿来?”

    “鄢城!”

    这也不算是说谎,只不过是有一点保留罢了。

    “这鄢城到月城可还是有不少的路呢,想必你今早动身很早。哎哟,闺女,你看你这裤腿皱巴巴的,还湿答答的,穿在身上可是会生病的。正好老婆子家就在前面不远,你一会儿到我家去歇会儿,喝口茶,换身干净的衣服,可是要得的?”

    李半夏看看自己因为一路赶路衣角染上的风尘,再加上早上露水重,刚才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又沾湿了裤脚弄得有些脏兮兮的裙角,站起来抖了几下。

    裙角虽然湿了,可这日头正紧,一会儿就干了。再加上一会儿还要赶路,换身干净衣服穿上身不过片刻就又得脏了,如此多麻烦。

    这里,虽然与山上已经相距很远了,毕竟还很偏僻,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还是不宜逗留太久。

    最重要的是,她不能再在路上耽误过多的时间了。今天耽搁一点儿,明天耽搁一点儿,何时才能到边城?

    事实上,这一路上,已经比李半夏预计的要麻烦多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遇上的事情,这几天都给她遇上了。这是不是该说,她的运气不太好?

    又或者说,是她的运气太好?

    毕竟,在李半夏看来,能够认识包子华、洪瑛还有莫邵兰这些人,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她还因此有了一个姐姐,一个亲人。

    “多谢你老人家的好意,不过我还急着赶路,顾不上歇脚了。这裙角只是有点湿,一会儿就会干了。”

    “那个姑娘,湿的裙角穿着多不舒服,还是去换一个吧。反正老婆子家又不远,转过前面那个弯,走几步路就到了~~”

    “真的不用了,谢谢你了。”李半夏笑得道。

    这个老人家也算是热情的了,喝水时碰到的陌生姑娘,就请人家到她家去换衣裳和喝茶。

    旅人在外,想必最喜欢的就是这种热情的人了。尤其是你一人在外地肚子饿,又没有地方吃饭的时候,此时你多么希望能出来个人,请你到他/她家去吃一顿、喝杯茶什么的。

    那老太太见李半夏不想过去,也就算了。

    自顾自地搬起一块大石头,往后面搬了一点儿,然后蹲下身子,慢慢地坐了上去。

    打开带来的食盒,从里面拿出一块饼,慢慢吃起来。

    李半夏疑惑了。

    “老人家,你方才说你的家就离这儿不远,你为何不回家里吃饭,要坐在这儿吃呢?”

    老人家听了她的问话长长叹了一口气,“哎!家里不安生,我老婆子还是坐在这儿清静清静。”

    家里不安生?这是指什么?

    李半夏心里虽然有疑问,却聪明的没有过问。

    一个是因为这是人家的家事,她一个外人,没事没必要打听别人家里的事情。二个,是因为她急着赶路,这么和她一聊,不晓得又聊到什么时候。如果错过了晚上的借宿,她恐怕又得在荒郊野外住一宿。

    她没问,那个老人家自己念叨了起来。

    “我那儿子媳妇儿天天为了娃的事吵架,一个说让娃去学堂念书,一个非说要留他在家里放牛。哎!天天都为了争这个事,早也吵,晚也吵,吵得我老人家连一点清静的都没有。”

    那老太太边说边直摆头,看得出来,她正为家里的事烦着呢。

    “那老人家,你就没想着阻止阻止,你是他们的长辈,他们应该会听你的。”

    “得!听我的,不和我老人家唱反调就不错了。反正没事,我老婆子也不管事,过不了两年就是进棺材的人了,管得了年头也管不了年尾。这家要怎么过他们看着办,我是不管了~~”

 212 中计

    212 中计

    听老太太这话,似乎怨气颇深。不过李半夏想,老人家更多的还是无奈与难过吧——

    老太太接二连三又说了许多家里的事,李半夏本想赶路的,但看到一个老人家如此苦闷的和她说叨着家里的事,她也不好意思说走的事情。

    只好陪她坐在河边,等着她说完。

    说到半路的时候,老太太又从篮子里摸了一个饼,看到李半夏在那儿干坐着,便问:“闺女,这是老婆子我自己做的葱香饼,你要不要尝一个?”

    看那花花绿绿的小饼,十分可口的样子。李半夏早上的时候吃了一点儿,刚才又顾着赶路,也没吃什么东西,这会儿看到老人家递过来的葱油饼,也不和她矫情了,从她手上拿了过来。

    “如此,多谢老人家了。”

    “嗨!谢啥,就一点小吃食,闺女你喜欢就好。快点吃啊,别一会儿都凉透了。”老人家在那催促着。

    李半夏还是捧着饼看,好奇的问:“老人家,你这饼是怎么做的,闻着可真香?”

    她发现有许多的老人家都会做饼,各式各样的饼。这些上一辈的人比她们可要厉害多了,手儿也巧,用这儿的话说,女人家的手艺,都会。

    现代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最让李半夏记忆深刻的,就该数做布鞋了。比她们高一辈的,像是什么姑姑姨娘的,都会做布鞋,做出来好看又好穿,走路的时候很跟脚。而现在你去跟小姑娘打听打听,还有几人会做布鞋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原本很宝贵很难得的手艺。也渐渐的被人忘却了——

    “这饼做起来倒也容易,就是和了一点小麦粉,又揪了几把葱,剁碎了放在一起和和,接着再把它放在锅里榨,等榨好出炉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原来是这样,听着也不是很难。”

    “本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