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事,他怕是永远都不会和家里的老太婆说了,也免得她操无谓的心。这外面的事,有他们男人扛着就行了,东山他娘年纪大了,就让她省点心好了。
    马氏见别不过这孩子,也由着他去。反正他要去的不是别的地方,在药铺有什么不对也有他媳妇儿看着,不会出什么岔子。
    刘东山让马氏帮忙准备些可口的小菜,半夏在千秋阁吃的喝的都不错,也常常是玉盘珍馐、山珍海味,吃得久了尤其想念马氏做的那些小菜。这两天饭量也因此增了不少,马氏看见自己的媳妇儿这么会吃,小嘴又这么甜,开心得合不拢嘴,就差叫儿子宝宝了。
    刘东山在门外,看着孩子们在竹林里玩耍。看到他出来了,一个个爹爹、义父的叫着,围在他的身边。
    儿孙绕膝,欢聚一堂,他还不到老头子的年纪,就已经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刻的美好。
    孩子们应该是听进了大人的嘱咐,知道他的腰伤了,虽然都围着他,却很懂事的没有上前。小欢子也没有如以往那般,嚷嚷着要他抱抱。
    刘东山挨个地给孩子们顺顺褶皱的衣角,比比他们的个儿,一段时间没见,孩子们都长高了些。
    当归正在长个的身体,两个月没见,一下子拉了不少的个儿。刚在江州看见他的时候,刘东山差点没认出来。他相信再过几年,这小子会长得更加茁壮。到那时候,他也会有自己的家庭,会有自己喜欢的人。
    刘东山的胸口忽然鼓荡着一种骄傲,一种为人夫、为人父的骄傲。他想象着,有一天会和半夏一起白头到老,然后看着一个个小毛头长大成人,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还有甜甜,这孩子年纪不小了,许多姑娘在她这个年纪,就已经有人帮忙张罗着婆家了。
    到了刘东山这儿,他却一点儿都不着急。甜甜的意思也是如此,她想要在家、在爹娘身边多留几年。
    她想好好地学些医术,然后像她娘一样,做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刘东山很欣慰,他和半夏过得很幸福,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他们一样。
    他曾经和半夏聊过这方面的事情,半夏的意思和他差不多,孩子们都大了,他们的事由他们自己决定,尤其是婚姻大事。他们做父母的,只要为孩子把好关,做好他们坚实的后盾,然后在背后支持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做出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选择,这样便够了。
    他和半夏,有一天终会老去,而孩子们也慢慢地会离开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刘东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和决定问题的能力,未来想做什么,于他们而言已经不是一个梦,因为他们背后有父母坚定的支持。
    刘当归看着自己的爹,又想着大舌头早上出门时的样子,心思稍稍一动,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爹,娘她出门的时候可不怎么高兴,不要紧吗?”孩子们已经叫李半夏娘了,比起最初的生涩,现在已经习惯了不少。
    也只有刘灵芝,时不时地还会蹦出几句大舌头。李半夏倒是没什么,然而一旦背着李半夏,几个孩子总是很有耐心地帮他纠正。那幅画面,别提多么可爱了。
    而且刘当归发现,他喜欢叫李半夏娘,每次“娘”这个字出口时,他会感到一股淡淡的温暖和幸福。
    没有什么比现在更美好的了,他想。
    一家人就这样生活在一起,一辈子他都愿意。他会努力地完成父母们的期望,不让他们失望,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护他们的幸福,还有这个家的温暖。
    他爱他的家,爱这个家的每一个人,这是刘当归的心声,也是每一个孩子们的心声!
    …………

☆、571 暖暖的幸福(2)

571暖暖的幸福(2)
    “爹,娘她出门的时候可不怎么高兴,不要紧吗?”
    “哦?是麽,怎么个不高兴法?当归说给爹听听~”刘东山已经想到了,却还是兴味盎然地问着刘当归。
    “娘她嘟着嘴,一路上不停地碎碎念。我亲耳听到娘说,要给爹一点好看呢。”
    “这样啊,那可不得了。”
    刘当归额头冒出了一条黑线,爹这云淡风轻的样子,哪里有半点不得了的样子。
    “那当归说,爹怎样做,你娘才会气消?”
    这还需要问他,爹不都是知道了麽。娘一走,爹立马便从床上爬起来了。
    “当归不想理爹?”
    废话,该说的他自己都说了,没说的自己也做了,还让他说毛啊。
    “义父,你是不是想去找娘啊,带小雷一起去好不好?”她早就听说义母的妙手仁心堂了,在外面可是有名得紧,早就想见识一番了。
    “小雷想去,当然可以了。”
    “我也要去,爹——”
    “我也去。”其他三个孩子纷纷响应,都要前去瞧瞧。虽然李半夏不在的时候,甜甜也曾带刘灵芝到妙手仁心堂玩过,但娘不在,情况自然不一样。
    而且,他们还想看,爹到底是如何哄娘高兴的嘞!
    就这样,刘东山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后面带了四条小尾巴。这四条小尾巴可真能闹腾,一路上没半点清静的,就连当归,跟其他孩子在一块的时候。话也多了不少。
    不过拜这四个孩子所赐,原先不算短的距离,很快便到了,妙手仁心堂已然在望了。
    妙手仁心堂热闹非凡,远远的就能看到那外面涌起的巨大热浪。尤其是女神医归来。许多人确定今日李半夏会回来坐堂,都到药铺来了。
    村里自从开了妙手仁心堂,与之相应的菜馆住宿的客栈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有许多千里迢迢来求医的人,得知神医不在,就在附近的客栈住下。等到今天,终于得知神医回来了。还不赶快上门?
    李半夏回村有些日子了,这几日,已经足够许多人听到风声。妙手仁心堂外,停驻着一辆辆的马车,马槽里系满了一匹匹的马儿。村里可算是真正地热闹了。
    对于以前的马回村来说,李半夏骑回一匹高头大马那都是一件稀罕事儿。现在看到什么事,都已经淡定了。有钱的大老爷们也来了不少,看马回村是个好地方,好说要开发来着,谈得拢了,对村里人来说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然,马回村并非一完全闭塞的村子。先前村里因为闻名遐迩的血砚之乡。也接纳了不少四方来客。但终究与村子有一定的距离,终归不如现在这般明显。
    最重要的是,马回村的这一番变化。让小辈们开了眼界,也让父母们的思想逐渐进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这之前,许多人家都认为给孩子读书没用,与其让孩子们在学堂读书,还不如让孩子们在家里帮着喂猪放牛。可是经过刘家这一大家子。大家慢慢懂得知识的可贵。
    有了知识,人就能学更多的本领。看看人家李大夫。那可是卞国的名人儿,对这村子有多大的贡献!
    刘家老大。原本以为是个简简单单与大家毫无二致的庄稼汉,却听说人家是那啥雕刻大师。他的一副砚作,在江都可是能卖到上千两。这还算是少的,听说再过几年,刘家老大名气再大那么一点,那可更是不得了。
    而东山的大儿子,他爹娘可真是舍得,送孩子到城里读书,好好培养,将来又是一个有用的人。
    刘家这一系列的人和事,无疑给村里许多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不少人家都愿意孩子们多读点书,或学门手艺技能。
    刘家的事迹让他们懂得,人要真是有本事,到哪里都不愁发不了光。
    这种观念的转变直接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是村里学堂一再扩建,上个月村长才发动大家出款,为孩子们再筹办个新学堂。当时李半夏和刘东山都不在,两个老也是个会做人的,捐了不少钱,毕竟儿媳妇儿那么大的名声在那里,要是表示得少了,没准别人家会闲言碎语。
    令马氏意外的是,村里人都没这么想,在他们看来李大夫那是他们马回村的恩人,上次村里集体受寒,可是李大夫无私的帮助了他们,他们一个个方能脱险。马回村有今天,李大夫可是功不可没,他们怎么还会拼着李大夫家出钱?
    马氏很高兴乡村们这么看得起她儿媳妇儿,但该交的银两一点没少,一码归一码,相信就算半夏和东山俩孩子在,也会这样做。
    这么一来,刘家在众人口中就更为人称道。做了这么多好事,不求半点回报,也从不搞特殊,于他们而言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刘东山和四个孩子到的时候,妙手仁心堂外挤得满登登的,还是旺声,扶一个老太太出门的时候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