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寡妇如此多娇-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架,实在是漂亮精致的好东西。

    姜采青当初把那东西从凌乱的库房里找出来,当真很惊艳,缂丝哎,现代她只听说一寸缂丝一寸金,哪里见过真东西?那精细富丽的色彩图样,实在是太美了。翠绮见她喜欢,便要拿到她屋里摆着呢,却不知是张家什么人用过的,姜采青这人有个惯毛病,不肯用旁人用过的旧东西,再名贵也不行,尤其若是作古的人用过的,想想都别扭,因此这东西她没拿来用,只叫人好生收在箱子里,如今老夫人寿辰,正好拿它做个用场。

    这东西既然是张家旧物,老夫人只怕是见过的,若老夫人认出来,那倒正好,且叫她看看,如今娘家穷的连件像样的寿礼也拿不出来了,只能掏老底子啦。只是这送礼也有讲究,少有送单数的,少不了再琢磨着寻一样合适的东西,配着两样送了才好。

    随行护卫自然要多带几个的,既然带了翠绮,姜采青便叫王兆带了十二名精壮利落的护院跟着,长兴和另一个教头耿江,被留在家中守着。除了那备做寿礼的缂丝花鸟插屏,自家庄子里的土产、野味自然要多多带些,这时节野味只能带活的,拿竹笼装着,东西满满装了一辆马车,坐人加上随身的衣物行李,两辆马车才够,再加上车夫,可是不小的一行队伍。

    王兆到底是见过事的,做事分明稳妥,他自己带了四名护卫开路,把马车护卫在中间,一路慢慢悠悠,走走停停,还好马车用的是平民百姓的青布素帷,车帷虽然都是上好的丝绫布料,却绝没有张扬逾制,不然旁人还当是哪里的世家贵胄呢。

    马车铺垫着厚实的丝绒垫子,左右都放了棉花枕头,空间虽然小,倒也舒服。

    以前姜采青其实宅女一枚,喜欢窝在家里,不喜欢热闹人多,尤其不肯在节假日出门看人海。然而在现代宅,你可以上网聊天,可以打游戏看小说,可以抱着手机玩个昏头昏脑,在这古代宅,又不会绣花抚琴,除了翻翻书本,你还能做什么?

    在这大宅子里关了一个秋冬,花儿红了柳儿绿了,大好的春光,姜采青如今迫切想出来走走看看。那种心情和体验,跟放飞的鸟儿差不多。

    后头那辆车便时不时传出翠绮和福月清脆的笑声,而前头姜采青带着花罗坐的这辆车,便总是静悄悄的,花罗那性子,从来话就不多,姜采青终于得以出趟远门,心思也不在聊天说话,出镇之后,便时时掀开帘子往外看。

    阳春三月,入目葱茏一片,处处绿意和生机,连微风都捎来青草绿树的清新。近处农人在田间劳作,田野尽头看得到连绵起伏的群山,看着似乎不多远。张家的那一处山林别院,似乎就该在这一带的山林间了吧?

    姜采青忍不住,便掀着帘子问王兆,谁知王兆却笑着说了一句:“望山跑死马,青娘子可不要看着近,像我们这样,走到天黑也到不了山脚的。”

    好吧,这马车当真是慢慢悠悠。随行护卫和车夫都知道车上青娘子怀着身孕呢,真不比道旁农夫那老牛车走得快,装孕妇久了,就连姜采青自己也觉着可别颠簸着了,慢慢悠悠挺好。幸好她也不急赶路,全当沿途散心看风景了。

    阳光这样明媚,空气中都带着草木的清新,路是土路,山是青山,天空是碧蓝碧蓝一片,这个时代,绝没有一丝工业污染的痕迹,干净得叫人陶醉。反正也不急着赶路,他们就这么优哉游哉,山迎水送,沿途不急不慌地打尖、住宿,到沂州也只三百多里的路程,直到第四天晌午时候,终于来到沂州城外了。

    “禀青娘子,再有大半个时辰就该进沂州城了,此处是城外颇有名的乔厨客栈,您看我们是先在此歇息用过午饭,还是进了城再说?”

    姜采青纤细的手指掀开车侧的帘子看去,路边果然有一家客栈,跟这年代许多客栈一样,前店后栈,并不是影视剧中常看到的楼房——这古代的生产力和技术,楼房真不是普通人家就能建起来的,尤其在这样一处城郊的路口。靠路边青石灰瓦的三间大屋看着应该是饭店,挂着一杆大大的杏黄镶赭红边的招旗,上头写着大大的三个字:乔家酿。后头一排房屋,估计该是给客人投宿的客栈了。不知怎的,姜采青一下子就想起了武二郎喝的那“三碗不过岗”,略一沉吟,便吩咐道:

    “进城既然还要半个时辰,便在此处歇脚用饭吧。”

    王兆回头做了个手势,随行的护卫们便纷纷下马,先有两个人奔进店里安排去了,其余人拴马的拴马,停车的停车,花罗忙的跳下车来,随手搬了脚凳放好,伸手扶了姜采青下车。

    一行人这阵仗,便引的几个路人看过来,见车里下来一个粉衣白裳、穿戴整齐的俏丽丫鬟,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做派,不由地便纷纷盯着车帘子看,猜想着车里该是怎样一位美娇娘。

 第49章 才女

    只见那车里先是伸出一只戴着羊脂玉镯的纤纤素手,随着竹青色衣袂摆动,脚凳上便先落下一只穿着雪莲色绣缠枝牡丹软缎绣鞋的脚来,随即便听到“噫嘻”一声,那脚——人都说三寸金莲,那只脚足有两三个金莲长了,立刻便有路人指点起来。

    “快看快看,竟是个大脚妇人……”

    王兆眯眼瞥了那路人一眼,右侧眉梢一挑,也不出言呵斥,只把右手挽起的马鞭往左手掌心一敲,啪的一声脆响,那路人忙闭了嘴,勾着头匆匆走开了。

    姜采青双脚稳稳踏在地上,目不斜视,便扶着花罗的手缓步走入店堂。

    赶到午饭时候,店堂里便已经有一些人在用饭了,一桌行商模样的,一桌则是几个布衣直缀的书生,另有三两个散客。

    见姜采青一行人进来,便有人不经意看了过来,竟看到是一行年轻貌美的女子,两边两个俏丽的丫鬟,中间一位玉色从花绢襦裙,罩着竹青色暗花绫褙子,云髻金钗,端庄妍丽,身后还跟着个穿着讲究的婆子和小丫鬟,这阵仗,分明是富贵人家有些身份的。

    这年头少见女子出门,更别说大户人家的女眷了,顿时店堂里的客人眼睛纷纷聚拢过来,姜采青也不忸怩,在王兆引导下只顾款步往里头走,衣裙摆动隐约闪出一双天足来,便又引来各种惊奇的目光。见王兆握着马鞭,恭谨地走在前面,目光掠过,几个书生忙移开眼睛,不好再盯着看了。

    出了门才知道,她这天足大脚女竟这样引人瞩目。起先魏妈妈和两个丫鬟还生气来着,见姜采青自已怡泰然自若,理都不理会,两回一过便也不当回事了。

    “雅间可空着?”王兆开口道。

    “空着空着,客官这边请。”

    所谓雅间,其实还是在大堂,只不过几扇木屏风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来,虽然简陋,总好过大堂里人多散乱。王兆便轻车熟路吩咐店家拣拿手的弄三桌饭菜,一桌在雅间,姜采青并魏妈妈和花罗、翠绮坐了吃饭,一桌则在外头,王兆带着十几个护卫、车夫一起用饭。

    走菜的功夫,小二先送了一壶茶来,翠绮先给大家倒茶润口,花罗却起身叫小二送了开水,拿了随身带的红枣冰糖给姜采青泡茶。

    “这店虽简陋,倒也十分干净。”王兆躬身道,“小的以前跟着六爷,曾来过几回的,这店里的乔厨手艺还不错,尤其炖的一手好鱼,娘子将就用些饭菜,稍事休息,我们再动身进城。”

    姜采青点点头,王兆便出了雅间,去外头坐了。

    姜采青坐着慢慢喝她的冰糖红枣茶,耳边听着店堂里的谈话。要说大户人家的规矩也是好,王兆带着的那两桌护卫,纷纷端坐喝茶,就没有高声谈笑胡扯的。那几个行商一边斗酒,一边商量着进了城要找哪几家商铺,听口气是贩运干货的。而那桌的几个书生,则正在咬文嚼字地谈论诗词文章。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饭菜很快送来,姜采青才接过花罗递的筷子,忽然听到一个书生高声吟诵起来。他话音一落,同桌的书生纷纷笑道:“李兄怎的错了?枉你自负才高,这唐人王之涣的千古名句,你竟也能读错?”

    “尔等懂什么!”那姓李的书生说道,“我读得哪里是他的原诗?你竟听不出来,这分明是一首词么?”

    同桌几个书生一番讨论说笑,随即那陈书生卖弄地高声继续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姜采青心中忽然一动,这改出来的词,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