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府宠妾-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才添了句,“眼睛都不行了,还哭!”

宁国公夫人与其说是老眼昏花,不如说眼睛都是哭坏的。

“娘,快别吓着了孩子。”沈二夫人也在旁边劝道。

宁国公夫人忙用帕子拭泪,一面道:“不哭了,不哭了,别吓着了我小宝。”见小宝伸出小手去摸她的脸,面色和蔼,满脸带笑地去哄他:“小宝也知道心疼曾外祖母,知道给曾外祖母擦眼泪了。”

沈大夫人嗤了一声,站起来,谁也没跟说话,就走了。

场面顿时又是一片尴尬,宁国公夫人先是怔忪,而后无力地叹了口气。

沈二夫人道:“娘,您该服药了,儿媳妇扶您进去服药吧。”

宁国公夫人摆摆手:“不过是吃个药,还用得着你陪。你留下来陪燕茹说话,让瑶娘陪我进去,把小宝带上,免得扰了你们说话。”

沈二夫人知道这是宁国公夫人有话对瑶娘说,也未多说什么,而是转身拉着晋王妃,让她去自己院子说话。

晋王妃随着沈二夫人走了,瑶娘则搬着宁国公夫人去了内室。至于宁国公和沈二爷,他们男人自有去处。

宁国公夫人让丫鬟扶坐在紫檀木透雕莲塘荷花罗汉床上,指了指对面位置,让瑶娘也坐下。

有丫鬟奉来茶和果子盘,一个穿蓝衫子的丫头搬着宁国公夫人的腿,放在脚踏上,让她可以舒服点。至于小宝,还是坐在宁国公夫人的怀里,手里拿了块儿糕点,小口小口咬着。

“这孩子长得真壮实,亏得你将他养得好。我也听说了,堂儿那孩子亏待了你,让你们母子流落在外多时。”

瑶娘有些窘,低着头小声道:“不算亏待,殿下也不是故意的。”

“你不怨他就好,堂儿那孩子不容易。”宁国公夫人叹了口气,说了几句德妃早逝,而沈家人一直在边关,没办法照顾,幼小的晋王是如何一个人在宫里长大的事。

“那地方是个吃人的地方,吃了我鸾儿。可当初沈家人都在边关,又是外臣,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幸好堂儿这孩子争气。”

瑶娘只是默默地听,她还不知道晋王的经历竟是如此复杂。在她的思想里,皇子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都是无所不能的,万万没想到还有这般往事。

“你大舅母,你别怪她。她心里有怨。这股怨气一直存在她心中,所以她脑子容易不清楚,其实以前她是个好性格的,平时也不像这样。”

瑶娘连连点头,她从不是个喜欢和人计较的性子,再说沈大夫人也是长辈,她跟她也计较不来。这宁国公府也不是日日来,所以她根本没放在心上。

宁国公夫人虽是老眼昏花,但看得出瑶娘是个娴静的性子,拍了拍她的手:“你不怪她就好,她其实不是针对堂儿的,就是……”

剩下的话,宁国公夫人未再说,瑶娘心中好奇,却也不敢多问。

其实小宝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这事就扯得有些远了。

宁国公乃是两朝老将,征战沙场多年,南征北战,为朝廷立过无数汗马功劳。

沈家一门俱是忠烈,常年驻守边关,抵御北方而来的鞑靼一族。

功高则盖主,这是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会有的事情。为了降低当今的忌惮之心,沈家唯一的掌上明珠被送进了宫,而沈家一门更是谨言慎行,生怕会招来了猜忌。

可猜忌依旧存在,若不是怕沈家人反弹,怕边关动乱,引狼入室,弘景帝大抵早就收拾了沈家。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晋王长大成人,从晋王开始显露出色的军事天赋后,弘景帝就打上了主意。而这主意就在沈家人的有意成全,与弘景帝的刻意为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晋王的封地刻意设在了晋州,晋王分封就藩那一刻,就是沈家人解甲归田之时。

可彼时沈家的人已经差不多快死完了,沈家本就男丁稀少,宁国公的哥哥和两个儿子战死沙场,宁国公的弟弟和独子战死沙场。宁国公的长子,也就是世子沈珩,战死沙场。

仅剩了沈二爷一人,还是因为打小宁国公夫人就拘着不让他习武。

沈家人用一门鲜血换来宁国公这个世袭罔替的帽子,而沈家在边关经营多年的旧部则全部交到了晋王手中。

这也是为何诸藩王中,以晋王兵力最为雄厚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为何沈大夫人满腹怨气,总想找茬的缘故之一。

在她眼里,姓赵的都是一群王八蛋,老的坑死了她丈夫,小的拿了她丈夫的东西。

而小宝之所以会知道这些,也是因为上辈子屡屡见到沈大夫人在宫中横行,还想把自己的外甥女塞给他父皇做皇后。

第104章 

宁国公和沈二爷出了静心居; 父子俩沿着甬道往前走去。

这甬道两侧各种了一排高大挺拔的梧桐树,虽不若夏日那般碧绿油润; 但依旧遮天蔽日,给人的感觉很是阴凉。

“堂儿这趟入京,我估摸着太子一系肯定会对他动手。皇太孙不是有容人之量的人,又有先前那事,你让沈剑暗中盯着些。如若实在不行; 就给他们找些事做。这次; 我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宁国公征战沙场多年,几次险死还生; 都是靠着敏锐的嗅觉。他即这般说了; 沈二爷自然不会置若罔闻。

“儿子会命人盯着。”

宁国公点点头,花白的浓眉拧得死紧,又道:“你让你媳妇和老大媳妇说说,她若是还这般混不吝的不懂事,动不动给你娘气受; 我就将她送回王家去。”

“爹……”沈二爷有些诧异。

沈大夫人这般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指不定哪会儿抽疯就会谁的面子也不给胡言乱语。之所以会造成这般情形,自然是沈家人惯的。

宁国公是体恤沈大爷没了,留下大房孤儿寡母一房人,平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沈二爷更多的是看大哥的面子; 沈大爷比他大了将近十岁,对他是亦兄亦父的存在。

尤其在他心中,沈家的一切本就该是大哥的。大哥没了; 才会轮到他,他曾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待大嫂好,待大房的那几个孩子宛如亲生,才会命自己媳妇事事多忍让。府里有什么好物,从来是先紧着爹娘,然后便是大房,最后才会轮到二房。

二房的几个孩子没少说大房的孩子给他们脸色看,他从来都是先训自家孩子,只是大房如今越来越过分了,大嫂也越来越不成样子。

不得不说,宁国公说出这话,沈二爷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因为他不知道再这么闹下去,他还能忍受多久。

“泰哥儿那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打从明儿开始让他去我那院子,我日日看着他练武,交代门房,不准再让他出府!你也不准再替他瞒着!”

“爹,我……”

“我知道你怎么想的,可当初这世子位是陛下给你的,就该你受着。若是,若是泰哥儿成样子,你爹我可能心里都会替你大哥不值,关键他不是那块料。早年你大哥为了稳住圣心,让你大嫂带着几个孩子留在京中,可你瞧瞧她把那俩孩子教成什么样了?!一个走鸡斗狗,游手好闲,一个胆小如鼠,连句话都说不顺畅……咱沈家再经不得风雨,就剩下这几棵苗了……”

看着父亲唏嘘的样子,想着他已是花甲之年,还替家里担忧着,沈二爷越发觉得自己没出息。文不成武不就,什么也担不起,以前有大哥在,如今大哥不在,还让父亲日日劳心。

“你是个懂事的,也是个好的,爹相信你能带着沈家继续走下去,直到……”剩下的话,宁国公并未再说。

沈二爷默不作声,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中午在静心居摆了席面,沈大夫人负气而走,宁国公亲自发话不叫她,于是也没人敢去叫她。

沈大夫人在大房的院子里发了脾气,骂完了猫骂鸟又把下人骂了一遍,才气呼呼进了屋子。

“如今他们是越来越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

听到这话,窗下大炕上坐着的沈三姑娘无奈地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大房一共五个孩子,三女两子。大姑娘二姑娘早已出嫁,如今孩子都很大了。老三是个哥儿,也是沈家的长子嫡孙,现年十七,名叫沈泰。其实在沈泰前头,还有个哥儿,只是才几个月就夭折了。

沈泰下面是沈三姑娘,现年十四,最下面有个小儿子,却是沈大爷一个妾室所出,今年十二。

沈三姑娘生得白白净净,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她长得并不像沈大夫人,而是随了沈家人的好相貌。

“娘,你别多想了,家里没人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沈三姑娘本是不想说话,可见亲娘气成这样,不劝劝也是不行的。

沈大夫人正想说什么,旁边圈椅上坐着的沈泰说话了,“他们本就没把我们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