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府宠妾-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身份,庆王妃和瑶娘是该去畅音阁的,因为畅音阁离交泰殿有些距离,两人到时阅是楼和四周的围楼上已经坐满了人,

东侧围楼的二楼上,给几位皇子的内眷都留了座,两人便悄悄上了二楼。

庆王妃是王妃,她来早来晚是庆王府的事。可瑶娘不同,晋王妃已经来了有一会儿了,徐侧妃和柳侧妃也早就到了。

晋王妃看了瑶娘一眼,道:“快坐下吧,就等你一个了。”

瑶娘红着脸正打算说什么,边上的庆王妃笑眯眯对晋王妃道:“五嫂千万莫怪,都是我拉着小五嫂耽误了。”

这话说得晋王妃很不好接腔,她本就没打算拿瑶娘怎么着,不过是下意识的一句话。没想到这苏瑶娘也是个能行的,不过是一会儿功夫,就能和庆王妃混得如此熟悉。

还小五嫂!

晋王妃端着笑和庆王妃寒暄了两句,这茬就算罢了。

瑶娘在旁边的圈椅上落座下来,也给小宝单独立了个座,就在她身边,一侧站着玉蝉和那个小太监。

戏台子上正演着《四海升平》,瑶娘没看过这种戏,只觉得这戏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的。

正看着,北面主楼名为‘阅是楼’的二楼上起了一阵动静。

第113章 

弘景帝今日很高兴。

他在位三十二年; 河清海晏; 国泰民安。虽早年边关屡有战事; 可近多年鞑靼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不足为惧。

今日是他的六十寿辰,每六十年为一甲子; 人生能有几甲子。在这一日; 举国欢腾,万邦来朝,俱是来为他庆生的。

弘景帝也确实很高兴,尤其皇太孙在全国各地搜集了九十九名七十以上高寿之人,入宫给他祝寿; 更是让弘景帝吃惊之外,龙颜大悦。

这次万寿节; 进贡上来的寿礼不胜枚举,各式珍惜宝物应有尽有。其中巧夺天工者,费尽心思者; 但无一物能让弘景帝如此满意。

人到了晚年,免不了会担忧寿限降临,不然弘景帝也不会劳民伤财办这场寿宴。而皇太孙之举,无疑在告诉弘景帝,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并不是没有。他必然能像这些高寿之人,活得长长久久。

弘景帝难掩激动; 当场赞道皇太孙心思巧妙,乃是至孝。并招他同席进宴,一时间遭来侧目无数。

朝中近多年屡有传言,道是恐怕太子大抵只能当一辈子太子了,皇太孙才是下一任大位继承者,而如今弘景帝此举无疑是再一次肯定了皇太孙的地位。

坐在左下方一席的太子面露不愉之色,只是低着头猛喝酒。与他同桌的安王、代王、永王、晋王等人面色各异。尤其是鲁王,满脸憋屈,自己费尽心思准备的寿礼,竟还不如那毛头小子找来的几个人。

换成他平时的性格,早就闹翻天了,可惜今日太和殿汇集了无数朝臣、封疆大吏与番邦使节,他若是敢闹,弘景帝能剥了他的皮。

他自斟自饮喝了几杯,眼神一转,落在太子身上,站起来走了过去。

“来来来,大哥我敬你,咱这大侄儿可真了不得,不光把我们这些叔叔的风头给抢了,连你这个做爹的都得退一射之地。”

“喝酒就喝酒,哪儿来的这么多废话!”

鲁王嘿嘿一笑,就和太子推杯交盏起来。

宴过一半,场面甚是热闹,不同于之前的拘谨,因为弘景帝的暂离,许多朝臣都纷纷离席去了别席敬酒。

这期间有来找太子敬酒的,但找皇太孙敬酒的更多,一个皇太孙倒是将太子和诸王衬得黯淡无光,着实让一些看在眼里明在心中的大臣们心中唏嘘不已。

太子似乎喝多了,面红耳赤地将依旧缠着找他喝酒的鲁王推开,“不跟你喝了,孤要去如厕。”

见此鲁王醉醺醺的一笑,也并未多留。

出了太和殿,太子的脸才拉了下来。

他步履急促,走得又急又快,他的贴身太监邓程只能缀在后面一路小跑,想叫又不敢叫,可怜巴巴的。

路过延禧宫时,转角有个身穿宫装的人对太子招手。

太子本就喝得醉眼惺忪,定睛一看来了兴致,当即就随着那宫装女子身后去了。一路避着人左拐右绕到了一处无人的园子,这园中奇石环绕、绿树成荫,十分僻静。

这地方位于延禧宫东侧一处无人居住的宫院之后,因为有一口井,井中死了好几个宫女,屡有闹鬼之说,寻常宫女太监们都不爱来此地,渐渐便荒弃了。

太子越过一块奇石,就见前方俏然立着一名身穿宫装的女子。

看着那熟悉的曼妙背影,太子心中郁郁顿消,笑着走上去将那女子抱住。女子嘤咛了一声,转过脸来,粉面桃腮,俨然一绝色美人儿。

“这种时候你也敢找孤来,胆子可真大你!”太子说着,大掌揉搓了下手中的软肉。

“就是这种时候,才没人看着我。”

太子凑在女子耳旁,不知说了句什么荤话,惹得女子娇羞连连,拿着粉拳捶他胸口。太子哈哈一笑,一把将她抱起,就往旁边的一颗大树后去了。

弘景帝自诩龙马精神,到底是岁月不饶人,喝了些酒就有些不甚舒坦。

他回了乾清宫洗漱静坐,喝了盏茶,又小憩了半个时辰,才换了身龙袍又回到太和殿。

此时大宴已接近尾声,弘景帝在上头坐了一会儿,又和几位近臣说了话,才摆驾去了畅音阁。

这一去就是浩浩荡荡,路上行着的时候,弘景帝问李德全:“太子人呢?”

李德全跟在旁边亦步亦趋,小声回禀:“老奴方才听人说,太子似乎喝多了,出恭去了。”

弘景帝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到了畅音阁,魏皇后已经带着诸多宫妃候着了。

一通如排山倒海的‘吾皇万岁万万岁’之中,弘景帝在魏皇后身旁坐下。陪在阅是楼二楼正中的位置,除了魏皇后,几个位分高的嫔妃及太子妃,便是皇太孙和安王晋王永王等人。

至于诸王公大臣,封疆大吏以及外邦使节,和一些高品级的命妇,则都在四周的围楼中。

弘景帝说了几句话,戏便开始了。

这戏是升平署刚编出来的《四海升平》,戏文新颖,花样繁多,即使眼界高如弘景帝,也忍不住赞了好几声好。

一折过后,弘景帝还没见太子出现,不禁皱了皱眉头:“太子还没来?”

听闻此言,魏皇后不禁去看皇太孙。

赵祚早已心焚如火,还要佯装镇定:“孙儿已经命人去找了,父亲大抵是喝多了。”

“没出息的东西!”弘景帝低声斥道。

魏皇后心中暗叹,正想劝两句,这时旁边传来一个娇柔的女声:“不光是太子殿下没来,太子妃也没见着,该不是出了什么事吧。”

说话的人是张淑妃。

这张淑妃乃是四妃之一,生了永王,也算是弘景帝身边的老人,在宫里十分有体面。

魏皇后本是不喜与这些嫔妃争个长短,可今日乃是弘景帝的寿辰,太子又是她儿子,张淑妃这般说,不是在咒她。

她冷了脸:“张淑妃,不会说话,就把嘴闭着。”

魏皇后乃是元后,弘景帝素来敬重她,所以六宫嫔妃面前很有威严。她话一出口,张淑妃连声认错道:“都是臣妾失言了,臣妾也是有些担忧。”

担忧?担忧什么?恐怕有儿子的嫔妃们个个都巴不得太子不好,魏皇后心里明白。若不是她与陛下少年夫妻,若不是皇太孙争气,恐怕这太子之位早就换了人做。

“去找,把太子找来!”魏皇后吩咐。

她身边的大太监洪让领命下去了。

她又软言对弘景帝解释:“这孩子爱逞强,又被那些朝臣敬酒,大抵是喝醉了在哪儿不小心睡着了。等他来了,陛下定要罚他。”

弘景帝没有说话。

差不多过了两刻钟的时间,几个太监拥簇着太子来了。

太子面色惨白,神态惊慌不定,走路的姿势竟有些踉跄。而鲁王跟在不远处,面上难掩兴奋之色。

晋王看了过来,目光一凝,看了看鲁王,又去看永王。

永王似是察觉到晋王的眼神,对他露出一抹毫无异常的微笑。

太子跌跌撞撞在弘景帝腿边跪了下来,弘景帝见儿子这般窝囊样,更是生气。不过是来晚了些,何必惊成这般,在场还有这么多朝臣和使节,没得落了大乾朝的面子。

他一个眼色过去,李德全就去扶太子,还一面道:“太子殿下您可真是喝多了,走路小心些。”

太子被他强行扶了起来,肥胖的身子止不住打颤。还没等他站直,鲁王突然说话,他当即又滑倒在地上。

“方才见大哥可是龙马精神,鞑伐不止,让那如嫔叫苦连天,只声求饶,怎生现在倒是站不稳了?”说完这话,鲁王凑到弘景帝的身边,面色急切道:“父皇,您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