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府宠妾-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五哥,你们怎么走了?”

话说出口,同时他也反应了过来,如今宫中这情形,明显就是魏皇后从中插了一脚,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有永王什么事。且不提弘景帝立没立遗诏了,就算真有遗诏,恐怕也被人给换了。

“他们好大的胆子!”

可不是好大的胆子?!

只是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让对方占了先机,可谁会料到弘景帝会突然驾崩,让人措手不及。

安王晋王明显就是洞悉了真相,打算回府去安排接下来的章程了。思及此,鲁王也不敢耽误下来,忙带着人往鲁王府去了。

乾清宫里,此时聚集了许多人。

有方才入宫的数十位大臣,有代王、魏皇后,还有数名嫔妃,正在旁边哭哭啼啼的,惹人心烦。

皇后也是满脸哀恸,却是强忍伤心难过,对数位大臣陈述了昨夜弘景帝驾崩之前的情形,以及临终之言。

本来按理说皇帝立遗诏,当有数位心腹大臣在的,可惜弘景帝走得太急,只仓促亲笔书下了一封遗诏,并盖了玺印,便匆匆撒手人寰。

“当时李公公也在。李公公,你把陛下的遗诏捧来给诸位阁老大臣一观。”

李德全满面哀容,手捧着一个朱红色的托盘走了上来,上面放的正是遗诏。

先见了弘景帝的遗容,再见李德全,如今又有遗诏在,众人心中疑虑已经淡去一半。待陈阁老、孟阁老等人一一验过遗诏之后,确认上面的笔迹正是弘景帝所书,玺印也没有问题,几人互相对视一眼,方将遗诏还给李德全。

“陛下的遗命想必诸位阁老大臣已知,陛下的意思是传位给皇三子代王。代王乃是本宫与陛下亲出,人品贵重,有目共睹,还望诸位大臣以后多多帮扶。”

众人将目光放在、代王身上,他双目通红,眼含热泪,显然也悲伤到了极致,若不然男儿有泪不轻弹,又何至于哭成这般。

如今遗诏已有,看样子也不像是作伪,也只能是默认了。

田阁老和孟阁老等人俱都拱手拜了下来,“臣等定不负大行皇帝所托,不负娘娘所托,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按制,大行皇帝驾崩后,当根据其遗诏,由礼部同内阁阁老或翰林官集议,向嗣皇帝进‘大行皇帝丧礼仪注’,嗣皇帝准允之后方可依礼施行。

这所谓之礼,自是繁琐复杂,但脱不出闻丧、大殓、小殓及百官、皇亲、勋贵与内外命妇哭丧,上尊谥,诸如此类等等。也就是说,哪怕是皇后也没资格对大行皇帝的丧礼指手画脚的,只有是下一任皇帝才可。

而未举行登基大典,却已具有皇帝身份和资格则称之为嗣皇帝。

至于这资格和身份自然不是你说是便可是,需得是百官承认方可。这也是代王和魏皇后为何会如此大费周章的原因所在。

如今田阁老与孟阁老等人既已验过遗诏,确认无误,有这些阁老和重臣在,其他之人自然也没有什么问题。一想到自己汲汲营营,终将登上这皇帝的宝座,代王面上不禁闪过一丝激动。

“等等!”

就在田阁老与孟阁老一干重臣俱将拜于代王脚下此时,却是陈阁老突然出声了。

“陈阁老,你这是——”

陈阁老理了理衣襟,拱手对天一拜:“本官对此遗诏存疑,在月余之前,陛下有感龙体不适,曾召本官与宗大学士及洪尚书共至,立下一纸遗诏。这遗诏之中的传位之人并不是代王殿下,而是另有其人。”

第195章 

此言一出; 全场俱惊。

代王瞳孔一阵阵紧缩; 袖中握拳负于身后:“还请陈阁老莫要胡言乱语,世人都知父皇集权甚重; 一直不愿再立太子,又怎可能提前立下遗诏。”

陈阁老不避不让:“既然代王殿下心知肚明陛下不愿再立太子,又从哪儿弄来的这纸遗诏?”

听闻此言; 代王的脸色当即阴了下来。

无他,皆是陈阁老意有所指的意味太浓厚。也是点明了之前朝堂上有众多大臣拥立代王,可弘景帝一直没有同意。既然当初就没有同意; 怎可能现在就立遗诏传位给代王?

一时间; 众人的目光皆是惊疑不定。

魏皇后乃是六宫之主; 昨夜又是代王侍疾。若是不细想也就罢,细细一想,还真是有很多嫌疑。此时也有人想到一直没出现的永王,按理说这种情况; 永王不可能不出现。

宗牧和洪启已经来到陈阁老身后,显然是证实了陈阁老所言。这三人也是方才无论魏皇后和代王怎么说; 都未表明态度之人。

十多位朝中重臣,其中一部分俱是位列六卿; 执掌一部。有的则是内阁阁臣,乃朝中中流砥柱。此时汉河楚界分明; 不过其他之人虽并未表态; 但也没表现出倾向哪一方的姿态。

孟阁老此时出言了,“既然陈阁老等人对遗诏存疑; 空口无凭也不能作数,不知那遗诏现在何处,陈阁老还请速速命人取来,也能以安众心。”

陈阁老冷笑地看了他一眼:“孟阁老一直属意立代王为储君,本官若是告诉尔等遗诏在何处,不是明摆着自动送上门。”

“你——”孟阁老气急,一甩衣袖:“狗咬吕洞宾!”

事情一时陷入僵局,魏皇后心中慌乱,还在挖空心思去想如何劝服陈阁老,而此时场中形势已经又生了变化。

除了孟阁老与刑部尚书曲智还站在原地,其他几位朝臣纷纷远离了两人。虽没有摆明了支持陈阁老,却也显示了自身的态度,那就是情况未明之前,不做任何表示。

礼部尚书霍铭从中劝和:“方才代王殿下拿出的遗诏是为真,经我等验明过的。陈阁老宗大学士及洪尚书乃是老臣,自然不可能拿着这种事玩笑。若不我们召集了百官,及在京的宗亲,和其他几位皇子殿下共聚,是时两相对比,孰是孰非自见分晓。”

霍铭这话没人接茬,代王面色阴沉,目中异光闪烁,显然正在进行着什么极为重要的决策,而陈阁老则眼睛紧紧盯着代王和魏皇后二人。

从他打算站出来开始,他就没打算能活着回去,可死分很多种死法的,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他自是不希望自己枉死,最后还是有负大行皇帝所托。

“陈阁老,本宫敬你是两朝老臣,可你竟为了一己之私祸乱朝纲。遗诏是陛下临幸之前亲笔所书,难道还能作假不成?”魏皇后突然道,一副气急败坏,饱含冤屈的模样。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老臣自然没有不敬之意,可方才霍尚书也是说了,咱们大可召集百官勋贵宗亲和其他几位皇子殿下,是时孰是孰非自见分晓。”

若说霍铭方才说出此言,是为了和稀泥,也是不想激怒了代王等人,陈阁老这话明摆着就是挤兑了。

偏偏就是挤兑了,对方还是不应茬。

事实真相似乎只隔了一层窗户纸即可戳破,恐怕代王手中的遗诏真的有假。也因此之后魏皇后又解释恐诸王有异心,唯有早定新君方是上策,竟没有人理会。

“老匹夫,你实在太不识趣了。”

代王一脸狰狞,竟是不打算遮掩了。

“简儿!”

代王没有理会魏皇后的呵斥,继续道:“你若是识趣的,老老实实拿出那封遗诏,若是不识趣,本王今日就让你人头落地。”

随着此言而出,殿中隐隐有压抑的哭声,霍铭等人俱都面露惊惧之态,手指着代王,却是语不成调。

陈阁老依旧很镇定,朗笑一声:“竖子猖狂,不怕与你知晓,这遗诏可不止就老夫手中的一份,而是三份。你居心叵测设下圈套,将我等骗入宫中,妄图造成既定之事实,殊不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你想遮掩的,终究遮掩不住。”

代王哈哈大笑了起来:“本王也没想遮掩,本王现在不会杀你,本王这就让你看着本王是如何登上这九五之尊的位置。”

“冒天下之大不韪,终究立身不稳,是时史书记载,将遗臭万年。”

“成王败寇,史书从来是由胜利者书写,只要本王能坐上这位置,还用担心遗臭万年!?”

陈阁老面色难看起来,代王也不与他再赘言,只丢下一句让陈阁老还是尽早想开了,就让人将他们押了下去。只留了孟阁老和曲智二人。

“本王大事还望两位襄助。”

孟阁老和曲智面面相觑,口中苦涩味十分浓重。可他们也清楚,打从他们踏上代王这艘贼船,就注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臣等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宫里的丧钟一直没有敲响,所有知晓圣上已驾崩的人们,都静静待在自己家中,心中惴惴不安。

宫中发出诏令,召安王、晋王、鲁王、吴王进宫,诸王皆不应诏。

再召,还是不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