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化,罗家伦试图用军训的方式来强化校纪。学校要求学生着装统一,早晚点名,按点作息。无故缺席要记过,三次小过算一次大过,累计到三次大过即开除。早上要出早操,学生要着军服,蹬马靴。罗家伦身先士卒,坚持与学生一道出操。因纪律太严,素有自由主义精神传统的学生们很反感。当时刚入学的张岱年就因为忍受不了早操的制约,转学到师大。早操这一项,后来在学生们的“集体抵制”中被迫取消。

  罗家伦是蔡元培的学生,又受过欧美教育的熏陶,在办大学(包括后来办中央大学)的理念上,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他接手清华便做了一番调查研究,发现清华有八大弊病:机关庞杂、冗员充斥;职员薪金过高、权力过大;对教员只重学历、不重学识;浪费惊人等。罗家伦随之建立“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主体,教授为核心,大师为旗帜,并提高教授的待遇。“教员发新聘书,职员发新委任状,突出聘书和委任状的区别。在新聘书中,教员增加工资,在新委任状中,减低职员的工资,特别是减少大职员的工资。”(冯友兰)。罗家伦认为“要大学好,必先要师资好”。他以“至公至正”的精神“为青年择师”,公开表示在选聘教授时,坚决“不把任何一个教授地位做人情,也决不以我自己的好恶来定去取。”

  罗家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教职员中凡不称职、不勤勉者一概辞退。90多位职员被裁去20多位。原55名教授,被辞退了37位,包括外籍教师一视同仁。延揽了20多位30岁上下的年轻人,诸如萨本栋、周培源、杨武之、朱自清、俞平伯、叶公超等等。还到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请了一批国际一流学者来校执教。像陈寅恪、赵元任、金岳霖、陈达等硕学之士,罗家伦亲自出面恳请留任。有趣的是外文系的吴宓,早在五四新文学运动论争时,吴攻击新文学运动甚烈,与罗家伦还打过笔墨官司。罗家伦当校长后,吴宓心中不免有点惶惶,曾托赵元任探底。罗家伦闻后大笑:“哪有此事,我们当年争的是文言和白话,现在他教的是英国文学,这风马牛不相及。”罗家伦不仅礼聘了吴宓,还改善了他的待遇。吴宓在日记中说:“宓之月薪,已内定增为三百四十元。宓向不持与人比较或虚空立论之态度,自家能增四十元,亦佳事也。”后来,学校教授激增,单身教授一人一间宿舍还不够住。吴宓本来一人住了三间,还请梁任公题了块“藤影荷香之馆”的匾,学校请他让出两间。吴宓不高兴,正式给罗家伦写了封信,声称若要他让房,他要跳后面的荷花池自杀。罗家伦犯难,最后请吴宓的一位老同学出面再三通融,终于说通了。罗家伦幽默地说:“大学校长亦无形中添了许多小市长的麻烦。”
  另一面,罗家伦大刀阔斧砍去一些“滥竽”,包括洋人。有位美国教授叫史密斯,此公教英文和拉丁文,在课堂上从不讲解,叫甲学生读一段课文,又叫乙学生读另一段。如此反复。下课铃响,即夹包走人。全校学生都叫他“老饭桶”。王文显说他在美国是教初中都没人要的货色,可在清华却“教”了十多年。前任校长竟然送他一张“终生合同”。罗家伦不能容忍,请他出局。一荷兰籍教授,在教学生弹钢琴时竟对一女生非礼。罗家伦查实后,马上通知那位外教“立即停职,听候处理”。一下子共辞退6名外教。被辞退的外教们运动美国公使马慕瑞来说情。罗家伦十分策略,以“他们决不能代表美国的学术水平”为由,终于说服了美国公使。“老饭桶”临行前又向罗家伦提出了六七项不近情理的要求,罗家伦以“最大限度的礼貌”断然拒绝。罗家伦有魄力,有识见,不刚愎自用,如发现自己有做得欠妥的地方,马上纠偏。他刚到清华,不重视体育,把体育部主任马约翰降职降薪。不久,马约翰率清华足球队到天津参加华北区足球赛,得了冠军。回校时,全校同学燃放爆竹,热烈欢迎,把马约翰从校西门一直抬到校内。罗家伦立即又将马约翰提为教授,恢复原职原薪,而且还送他一只银杯作纪念。

  罗家伦用人唯贤,不惜得罪自己的老师朱希祖先生,成为一时传诵的佳话。历史系的朱希祖教授资格最老,他是中国史专家。当时若聘他为系主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罗家伦觉得朱先生对世界史接触不多,“这就无法使这个系走到现代化路上”。罗家伦不得不以校长身份兼史学系主任,占了这个“缺”,留给一年后方可到任的蒋廷黻先生。当时学贯中外历史的蒋廷黻博士在天津南开大学执教,罗家伦礼贤下士亲自到天津去请。因蒋已受聘于南开,最初表示不愿。罗家伦坚持,说“你若不答应,我就坐在你家不走”。他真的在蒋家“磨”了一个晚上,蒋廷黻只得答应等南开聘期满后再去清华。罗家伦晚年在回忆中提及此事说:“纵然得罪了我的老师,但是我为了历史系的前途,也不能不为公义而牺牲私情了。”

  在招生上,罗家伦开创了在大学招收女生的先河。新学年开学,一下招了15位女生。他操办此事有点“独断专行”,只在学校拟定的招生简章上加了“男女兼收”四个字,而事先并未呈报大学院批准。对特殊人才,他坚持“破格”录取,钱钟书即为一例。“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语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钱钟书)罗与钱这两位年龄相差一轮的校长与学生,后来常通信,切磋诗词,互相引为知音,成为诗坛的佳话。

  罗家伦办学是有战略眼光的。为了使清华有长足发展,他想筹建图书馆、生物馆、学生宿舍和气象台等教学、生活设施。到任不久,他写了份《整理校务经过及计划》的报告,提出动用清华基金用于六大建设;同时要求改革现行的基金管理模式,即由清华自己掌握清华基金。罗家伦之所以耿耿于此,是因为他在1928年初担任战地政务委员时,偶然中见过清华基金账目报告,发现那是一个黑洞!外交部掌权者利用基金购股票、买公债、炒外汇,大肆中饱私囊。有笔股票抬头写的就是当时外交次长陈篆的名字,陈氏竟堂而皇之浑水摸鱼提走二十万现款……清华基金,是外交部一块肥肉,谁当政都不肯放弃管理权。罗家伦的提议,遭到外交部的强烈反对,也有人来缓颊说情。罗家伦一概不睬,一面据理力争,一面发动废除基金会的社会舆论;并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五个月内三次向教育部提出辞呈,以“辞”抗争。他说:“我的辞职不是对于黑暗势力的屈服,我是要以我的辞职,换取清华资金的安全与独立,和清华隶属系统的正规化。”他在递辞呈的前两天,拟了一份近万言的长篇谈话,披露了清华基金被高官们贪污、挪用的黑幕,还公布前任清华校长挪用公款的问题。他将谈话稿寄到上海《申报》《时报》《新闻报》和《民国日报》同时发表,引起社会关注。一场“恶斗”后,原基金董事会终于撤销,基金回归清华。后,罗家伦理智地将基金交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代管。他提出的六大建设项目的款子终于落到实处。后来,他一不做二不休,呼吁“改隶废董”。“改隶”就是要清华大学与外交部脱钩,隶属教育部;“废董”,即废除清华基金会。为此,他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拜访了美国公使马慕瑞,国府委员戴季陶、陈果夫和孙科等人。经一番努力,终获成功。他说:“我承认我所取的办法,有点非常,或者可以说带点霸气。但向黑暗势力斗争,不能不如此。要求一件事的彻底解决,不能不如此。……人家对我的仇恨我不管,我为的是清华的前途,学术的前途!”

  1930年罗家伦黯然离开清华。其外因是当时阎锡山控制了华北,要扫除蒋介石的人;内因是清华有些学生对罗家伦不满,要求他辞职。尽管要求罗家伦辞职这项议案当时没通过,但他还是采纳了冯友兰的意见,为维护校长的尊严决意离开。在他的辞呈没有得到批准时,便拂袖到武汉大学当教授去了。罗家伦在晚年所作的《我和清华大学》中有一段自我评说:“我虽然主持清华不过两年,可是我相信我这两年中艰苦的奋斗,为清华大学打下了一个学术的基础。”陈寅恪说:“志希在清华,把清华正式的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