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破、无穿漏”。譬如烦恼生起,就是有破漏,有所遗憾。孔子的门生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这是子夏论为人处事的方便谈法,还是有渗漏之处。“大德不逾闲”,根本性的伦理道德不要越轨超过范围,至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就原谅一点没关系,一般人道中的标准也只能如此。其实要做到“大德不逾闲”也颇不容易。而“无垢、无破、无穿漏”的漏尽通境界,在生命修养的层次而言,乃是臻于没有一点空隙,极严密庄严的地步,一点小小的戒行都自然而然合于本份,没有丝毫不如法的差错。以此标准而言,要修得了无漏果,才能算是真正守戒,也才算是真正出家。
  我们若能随时安住佛制的道德净戒中,则可真实体会出寒山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那种心行如明月般无垢、无破、无穿漏,昼夜恒常清净无瑕的现量境界。如现在你们修准提法,心观月轮上唵字,二六时中,刹刹那那毫不丢失,在绵密的观照中,一点念头来就化开,任何杂想无隙可乘。月轮上唵字之观想,如果有一时不在,便属渗漏,如果掉了半天,才再想到提起观回,这便早就漏光了!问问你们自己,像现在修法,一天漏了多少呢?好像是随时都在漏丹中,对不对?唉!要努力啊!要真正“无垢、无破、无穿漏”,才是常随佛学的出家行。再把这一偈全心全意念一道,下面再唱下一偈: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同学们如法唱诵)
  上面一偈讲出家行,现在则讲入世行。“天龙夜叉鸠槃荼”,天是忉利以上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龙是指龙神,夜叉则属修罗道之一,介于天道与人道之间,勉强可说是一种勇健怒目能飞腾空中的大力鬼,但并非鬼道众生,另外,鸠槃荼为一种啖人精气之鬼,以上四者加上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总称天龙八部,这些佛学的普通常识大家应该晓得,在此不赘。那么谈到入世行,则三界六道中,各类众生的语言都要通达。这是最初步,而我们呢?人道中各国语言都学不好,怎么还谈得上其他,更谈不到为了宣扬佛道而“悉以诸音而说法”了。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并非不可能,只要大家能把“陀罗尼”学好、修好,就能通达一切众生的语言。比如“佛祖历代通载”,或“高僧传”中,印度有好几位高僧大德来到中国,他们原不懂得中国文字,为了翻译经典,就那么一入定,一发愿,或念个咒子,马上便能写出中国字来,虽是不可思议,若修行能到相当的证量,不难了解其中奥秘。你们做不到,即是信心、念力、定力、行愿等等的修持不够。“悉以诸音而说法”,当然也包括在魔道中说法,有时是在定中说法。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等都要与他们作朋友,这包括在修学菩萨道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事之中。要度众生先得与众生交往,透过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以推心置腹之心,或作种种布施,或予关怀安慰,乃至同心协力共事,以种种方便帮助对方,如此方好度化。并且不只是以各类众生的音声言语而说佛法,像我要你们多读英文圣经,并且请人开多少世间法的课程,都对佛法的弘布有相当帮助的作用。如果你们将来要到欧美弘法,便要学会英语等外语,而且人家的圣经文化也要懂。对欧美人士讲说佛法,光用我们这一套佛学名词,行不通的。布教师一开口便是般若菩提,不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与思想观念,从中因势利导,则说也差不多等于白说,印度佛法初传我国的那一段宝贵经验足供大家仔细回味参考。至于说,讲法有人帮著翻译即可,然而翻译工作不只是懂得外文便行,如果讲者的中文译者也没真听懂,这岂不成了以盲引盲吗?
  所以你们至少也要赶紧学好“人”的语言,否则这些年的米饭钱是十方的供养,来之不易,将来这个帐怎么还呢?“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千真万确,能不谨慎惕励?
  现在大家继续唱诵接下来的偈子,唱诵时要以我前几次所提示“心气合一”的方式,则功效必大,唱吧!(有关“心气合一”法门,载于“心闻洞十方,当然获圆通”一文附后。)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同学们如法唱诵)
  刚才要大家好好修学,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没有“勤修清净波罗蜜”,你们外表确是规规矩矩坐在禅堂里持咒,而内心离精诚专一尚有一段距离。你们心不清净,所以影响到声音不够清越空灵,精神的透发力不足,根本的问题出在菩提心的发起不是很真切。那么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的说就是求道这一念心,普度一切众生这一念心。只要有这么一念心,精神就来了。菩提心包括很多,大悲心也是,求证宇宙生命本源的心也是,此心要恳切真诚,恒不忘失,随时随地“善护念”,有一点不如法,自己就要起惭愧心、忏悔心,因为即使暂时或忘,些许懈怠,都是很严重的。假如真能昼夜二六时中道心不忘,则是“勤修清净波罗蜜”。清净波罗蜜是括尽一切到彼岸的法门,只要是能使大家达到清净境界的就是。这种向道济世的大菩提心一起,念兹在兹,即是清净波罗蜜,所谓“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自度度他,何患不迅速成办。
  我观察你们,七七四十九天的专修,刚开始那两天真是好精进,大家问问自己,那时候一堂修毕下座,钟鼓咒声是不是都还在?(同学答:是),现在还有没有呢?(同学们答:没有)。为何没有再这样的感应呢?这要惭愧啊!然而你们更不知道另外的感应还是有的,只是非你们的境界所能懂得罢了。“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只要保持刚开始那种心境来修,一路下来,绝不白搞的,自然能够“灭除障垢无有余”。无有余是一切业障都没了,罪业一切消除净尽,不再有任何的阻碍,如此“一切妙行皆成就”,夫复何难?!
  像你们连这念诵法的窍门都没有把握好,其他百千万亿之妙行,不可胜数,何时才成就啊?!--驴年吗?现在修准提法,念念要在这里头祈求,在这中间用心,身心全部都投进去。大家把这一偈再念一道,并唱下一偈子,这段还在十大愿的常随佛学中。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同学们如法唱诵)
  照上面的理论与实际跟佛陀学,随著普贤菩萨的广大愿行学又如何呢?所谓愿是心愿,真是这么想,便这么作,可以消灾除垢,转识成智,生起无量大乘妙行,而“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惑业即见思二惑,乃三界烦恼的通称,凡夫生死流转之因,包括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妄执及贪嗔痴慢疑等迷情。这些烦恼乃至魔境其实也没什么不对,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你能当下解脱,不为所转便是。不转时是凡夫、魔道,一转则是佛、菩萨。而佛法就在世间,你说要到那里去找呢?一定要到山中才能求清净吗?山中本来就很清净,何必再求清净呢?就在不清净的地方你能清净,才是佛道。所以这段特别点出“世间道中得解脱”,在万法纷坛中成就大自在,一切不离世间道,做为一个人,如果不出家,只要他规规矩矩谋生,为人处事合乎人道,一样也可以解脱。
  我们学佛学道者,往往为了去掉见思惑业的纠葛及魔境阻难,反而将自己弄得焦头烂额,神经兮兮的。要知道诸法无常,见思二惑无常,魔境也无常,无常连佛都不能转,魔能够吗?并且我们修行人容易有个毛病,所谓“出了一个家,又入了一个家”,抛开世间法的得失,却计较起出世法的种种来,将世俗贪嗔痴那一套带入佛门,处处分别谁高谁低,谁是谁非,反而扯出一大堆烦恼祸根,实在可笑。净土宗莲池大师悟道偈云:“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到了最后魔佛都是一样。佛法的精神在于莲华出于污泥而不染,烦恼中能现菩提,恶境中能得清净,“犹如莲华不著水”,却生于泥水。下一个比喻更好,“亦如日月不住空”,看太阳月亮天天上升,天天下沉,今天接著明天,明天接看后天,活活泼泼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