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和生命-第1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线性进化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

  直至 5。3 亿年前,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也只有水藻那样的

  水平,甚至水藻都还是刚刚出现的。在地球上能找到生命的最

  初的28。5亿年中,只存在单细胞生物,例如细菌。到10亿年前,

  水藻作为首例简单的多细胞生物出现在地球上。后来,大约在

  5。5 亿年前,也就是地质学家所说的新元古代, 一批复杂一些

  (相对于今天仍很原始)的生物崭露头角。它们可能是类似于

  今天的海腮、原始蠕虫、水母还有蛞蝓之类的动物。它们都留

  下了模糊的化石和痕迹。

  不过,又过了大约2000万到2500万年,地球上的生物进化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整个新元古代时期,地球上都只有

  相对较少的几种“体构”,但突然间一切都变了。如果我们将

  5。5亿年前的化石与5。2亿年前的化石作一番比较, 就会发现地

  球上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巨大差异。

  这种突然的变化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地球上动物生命活

  动的一次突然迸发(这是一个连接约始于40亿年前的前寒武纪

  时期和持续至约 5 亿年前的寒武纪的过渡时期)。如果在此之

  前有外星来客造访我们的地球,它们除了细菌外只怕很难再发

  现其他的生命迹象了(细菌繁盛的状况倒有可能和今天的一样)。

  但如果它们是在寒武纪末,也就是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后来到这

  里,就会看到大量不同的生物。正是这些原始动物——包括几

  乎所有已知的带壳的无脊椎动物(贝类、蜗牛和节肢动物)的

  出现,才会导致现代脊椎动物——当然包括人类——的产生。

  在寒武纪大爆发(这一阶段也许只持续了几百万年)结束

  的时候,所有生物的基本结构(即地球上所有动物的体构)都

  已建立完毕。从此以后的所有进化步骤(包括我们认为最激动

  人心的变化——一些动物离开海洋,开始在陆地上生活)都只

  是在寒武纪大爆发确立的基本动物类型上进行精雕细刻的变化

  而已。

  根据这些基础构架,目前地球上已经形成了37种不同的体

  构,它们构成了生物分类学藉以为据的整个动物阶层。利用这

  37种体构,大自然已经产生了大量不同的动物,从蜈蚣一直到

  爱因斯坦。(原注:生物学家利用这样的系统把动物和植物归

  入包容度越来越大的等级式分类之中。非常相近的物种归为一

  个“属”。特征和起源相近的属归为一个“科”。科到“目”,

  目到“纲”.纲到“门”或“部”,最后,门或部又合为“界”。)

  虽说从外观上来看,地球上不同的动物之间存有很大的差

  异,但从遗传的水平上来分析就会发现惊人的一致性。诚然,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以碳为基础,而且均依靠DNA来传递遗

  传密码,但我所说的一致性远不止这一些。遗传学家发现,几

  乎所有的生命体在它们的核心部分都有一组“调节基因”。这

  些基因决定了生物的基本体构。由于许多种群的动物具有共同

  的祖先,这些外表大不相同的动物——比方说乌贼、斑马和苍

  蝇——便有着非常相似的遗传密码。

  大多数动物是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或是“合子”开始

  的。随后,这个细胞分裂,复制,制造出有特殊用途一形成器

  官、腺体、皮肤、肌肉和骨骼的各种蛋白质。不过,在每个生

  物的核心部分都有一组共同的控制蛋白质形成的基因。由其控

  制形成的蛋白质又和其他基因相互作用生成更多的蛋白质,如

  此继续下去就成为所谓的“基因级联”。随着这个过程的不断

  进行,基因变得越来越各司其职,与我们这颗行星上几乎所有

  的生物最核心的共同基因的差别也越来越大。

  胚胎发育中最简单的指令是确定自身的体轴——哪一头成

  为尾部,哪一头又将成为头部,哪一边是背面,哪一边是正面。

  这条指令是从基因级联中心的一组基因中得到的,它是所有物

  种共有的特征的例证。从级联的这个位置往下一些是决定躯干

  之外是否长出一个头的基因和控制肢体发育生长的基因。这段

  基因在像魟和马如此相异的动物之间会有所不同,但倘若是马

  和羊,甚至马和苍蝇之间则相当接近,只是在级联的再下面一

  些才是明显不同的动物之间的区分地带。甚至鸟的翅膀和哺乳

  动物的前肢部分据信都由同一组调节基因控制。

  图 7 动物调节基因示意图

  这整个过程源于一段真正古老的DNA序列。这段据信在地

  球动物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DNA被称为“同源框”。换句话说,

  这段DNA序列(大量高度复杂的碱基对集合)早在前寒武纪就

  已经产生了。过去几年里,在遗传学的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研

  究,其注意力主要放在一组包含“同源框”DNA序列的所谓“

  同源框基因”上。这组基因通常成簇地聚集在动物染色体中,

  所以又叫“同源框基因簇”。

  近来,科学家对同源框基因簇的研究带来了一些令人吃惊

  的结果。他们发现这些基因很可能是其所在的生命主体的模板

  ——一簇中基因的排列方法与动物体内由它们控制的那个部位

  处于胚胎期时的排列方式一模一样)。

  遗传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利用同源框基因簇来帮助解释在

  寒武纪大爆发之前不同的物种如何共有同一祖先,随后又通过

  怎样的进化途径发展到今天的模样。举个例子来说,科学家们

  可以证明老鼠和苍蝇在大爆发之前有着共同祖先,因为老鼠和

  苍蝇所带有的启动眼睛生长的基因如此相似,甚至可以在胚胎

  时期将其互换而没有任何不良后果。当然,更为复杂的那些用

  于控制眼睛类型的特化基因就不能成功地交换了,因为这样的

  基因是它们共同的祖先经历寒武纪大爆发后演化出来的不同分

  支。

  很明显,两个物种越是相近,遗传的可比较性就越大,它

  们共同的调节基因或核心基因也越多。当我们考虑灵长类时,

  这一点就显得尤为突出,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结构只有1/100

  的差别。

  图 8 同源框基因簇中的基因排列与从中发现这些基因

  的胚胎解剖结构之对比

  那么,这些知识又如何同其他行星上生命形态的可能特征

  ——外空生物学的研究范畴联系起来呢?

  答案就在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基本事实中:我们所认识的所

  有生命形式均以碳为基础。碳及其产生的化合物居于“生命分

  子”——DNA的核心地位,而DNA则是遗传的关键,它产生了

  地球上各种不同的生物。可能会有人争辩说,也许有某种DNA

  替代物,它可以比DNA做得更好。乍听之下,这似乎有些道理,

  而且假如在另一个星球上果真发生的话,那就会有一系列不同

  的遗传物质,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整个外星生物群。它们仍是

  以碳为基础的生命形式,但是由于它们的遗传结构建立在不同

  的分子集合上,它们最终就可能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形态出现。

  然而,这样的景象真的会出现吗?

  有一种最近几年才开始真正兴起的思想叫做“趋同性”。

  这种想法来自生物学到工程学等等许多不同的领域。简化地表

  达就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许多完全不同的起点,但只会产

  生为数不多的答案。”

  以日常生活中的汽车为例。在这个简单例子中,问题是如

  何在合理的价位上制造一辆高效的汽车,它能将一组人以合理

  的速度比较舒适地从A地运至B地。假如某个人从未见到过现代

  汽车,那么他认为可以有许多方法来实现这一想法还情有可原,

  但事实并非如此。当然,表面上看,现在有一系列不同样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