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贼-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南河北的许多多有逃避兵役徭役的流民来此,其中不乏勇士。早预计到天下会有乱局的李世民,没想到一切应验的如此之快,他细心安置流民,深得民心,不但因此从中招募了一批新兵,还发掘了薛万彻,薛万均,赵文恪,窦琮,薛大鼎,雷永吉等豪杰之士为部下。实力增强的李世民,并不满足他敦煌候的身份了。
        洛阳,李密挥毫写下自己的名字,端详半天,推开窗户,仰望天空,无声的念叨着听来的传闻。杨玄挺,杨玄纵,杨万硕,杨积善,王仲伯,赵怀义……在李密的建议下,本来散布在各地的还忠于杨家的子弟门徒悄然潜回洛阳。兵部这一次出征高句丽的名单里,身为礼部尚书的杨玄感负担漕运军粮供应远征军的要职。想到这可以顷刻间截断隋朝命脉的大权已经被杨玄感控制,而杨玄感又对自己言听计从。三十而立的李密早忘记了逃亡的身份,开始憧憬起更遥远辽阔的未来了。
        江南,李子通翻看着厚厚的私兵名册,脑海里盘旋着传言。江南李家和沈家因为运河的漕运之争,已经私斗了数场,两家都知道谁掌握了漕运的大权,谁便有可能掌握江南的命脉。萧家水上实力孱弱,这正是李家和沈家取代萧家江南第一门阀的大好机会,打败沈法兴,夺取漕运之权,控制江南,然后……李子通美美的笑起来。
        武威,这出了北魏和隋两个天子的龙脉之地,校尉李轨和狐朋狗友嘻嘻哈哈的说起传言,大笑着干了一杯。李轨豪言道:“曹珍、关谨、梁硕、李熒、安修仁……苟富贵,毋相忘,将来我若得了天下,你们都是异姓王。”众人哄堂大笑,把他说的当作醉话,谁也不曾想到,这番醉话,竟然差点成为现实。
        北平,多年后又听到这个传言的李漩,无声的落下泪来。只把传言当作笑话讲的罗成手足无措的去擦拭李漩眼角的泪痕。
        就在这杂乱无章的千头万绪里,第二次讨伐高句丽的战争拉开了帷幕。
        第203章  乱
        “高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大业四年三月十六,杨广驳回了众大臣一力的劝谏,坚持要亲自挂帅,再征高句丽。宇文化及,来护儿等前一年大败而回,被剥夺官职俸禄的将领都被重新启用。宇文化及为主帅,杨义臣为副帅,率领文武百官皇后妃嫔兼程北上,四月二十七,渡过了辽水,又一次来到折戟沉沙的高句丽土地上。
        宇文化及和杨义臣带领陆军穿过了鸭绿江,直取平壤;来护儿率领水军,从东莱海路出发,于海上与宇文化及大军合围平壞。这一次杨广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叫各路主将见机行事,而不是用固有的战略来限制他们的指挥。此外他又将骁果营精锐士兵一万人投入到前线去,亲自指挥这些精兵强将围困住了辽东城。宇文化及则千里跃进,深入高句丽的内地,隋军军威大盛,高句丽除了坚壁清野,无力抵挡。
        “皇上,骁果营已经攻打南门十日,兵不解甲,将下离鞍,依然士气高涨,这都是因为皇上御驾亲征,使得骁果人人争先,奋不畏死。”大将郭荣看到亲临前线慰问将士的杨广,兴奋的道,他已经半个月没有脱下过厚重的战甲,脸膛被战火的硝烟熏的漆黑。杨广欣赏的道:“做的好,传我的命令下去,若是谁第一个占关落锁,赏金百两,封万户侯。”
        郭荣把杨广的赏格颁布下去,之听骁果营里一片欢腾,一个大汉高声道:“兄弟们,帮我一把。”他身旁众兵一起高声喊着号子,拖过來一根长长的竹竿,足有十几丈。那人站在杆前,有人上前用绳索把他紧紧绑在竹竿的顶端,只有两手两脚能动,他一手持长刀,一手持藤牌长盾,“这是做什么?”杨广看那汉子在竹竿之上,被高高举起,惊问道。
        “此人名叫沈光,本事江湖上赫赫有名,外号肉飞仙的能人,现在骁果中任职。他武艺高强,在军中威信很高,这是他想出来冲城的办法。”郭荣道。
        杨广兴致高昂,站起身来,紧紧盯住,生怕错过精彩的厮杀场面。沈光冒着箭雨来到城下,冲着众人打个手势,众人发一声喊,一起发力,将那竹竿晃晃悠悠的顶了起来。沈光用盾牌遮挡着箭雨,慢慢的登上城墙。高句丽哪里见过这种疯狂的攻城人,一时都忘了用滚木雷石去打。底下众人齐心合力,不多一会,沈光就登临上了城墙,城上高句丽军哗然,纷纷涌上来想要杀他。沈光人虽然在竿上,却犹如天神,勇悍无比,每一刀砍下,都有高句丽士兵惨叫倒落。杨广大喜,连声道:“壮哉,壮哉。”
        高句丽人不敌沈光的锋芒,被他杀死十数人,其他人见势不好,一拥而上,下去和沈光厮杀,却去推那竹竿。沈光砍翻两人,被高句丽士兵发力一推,保持不住平衡,绳索也被一刀斩落,竹竿一歪,离开了城头,沈光也立足不稳,从城下跌落下来。十几丈的高度,若是摔下来,登时就城肉饼。
        杨广看到沈光掉落下来,心猛地一揪,就要惊呼出来,就住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就见沈光在半空之中伸手一抓,扯住竹竿上垂下来的断绳,借了一把力,脚尖在竹竿上一点,身子在空中凌空一滾,竟然重新翻上竿头。这一串动作精采绝伦,惊险刺激,两军全都被他的神技震惊。高句丽忘记了放箭射他,隋军则高声喝彩,将竹竿缓缓撤回,放沈光下来。
        杨广被沈光露的这一手折服,忙叫人把他引来,赐给银千两,宝刀一把,宝马一匹,并选为贴身侍卫。隋军见沈光得到封赏,士气大振,狂攻一天,将辽东城内的高句丽军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虽然隋军士气旺盛,可是辽东城经过多年的经营,也是固若金汤。杨广学三国时曹操故事,命令士兵造布囊百万,內装沙土,一袋一袋堆成阔三十步,和辽东城一般高的鱼梁大道。隋军顺着大道可以步行登城。又叫工匠建造八轮楼车,高出城墙数丈,弓箭手在其中俯射城內的守军。高句丽疲于应付,辽东城危在旦夕。
        此时,宇文化及的陆军也长驱直入,连克高句丽数个城池,逼近平壤,来护儿也在东莱虎视眈眈,只等潮信来临,就扬帆出海,水路合围平壤,眼看高句丽就要遭受灭项之灾,一个惊天的消息传到了杨广的手中。
        黎阳,河南重镇,扼守南北交通的要道,乃是高句丽远征军粮草输送的中转站。礼部尚书杨玄感身为漕运总管总督粮草,黎阳正是他的军队所在之处。
        “怀义啊,今日到了多少船的粮草?”杨玄感凝望着熙熙攘攘的运河,河里全都是从各地运送而来的粮草。粮草运抵这里,然后输送到北平,接济前线的百万隋军。
        “将军,今日又有一百七十艘粮船来到,黎阳现在已经囤积了粮米百万石。”杨玄感的心腹大将赵怀义道。
        “北平有人来催粮吗?”杨玄感问道。
        “昨日和今日都有使者来到,说是北平粮草吃紧,请将军速速调拨。”
        “恩,还是照老办法,就说水路盗匪很行,船只不可单独运送,需得武装护送,请北平那边再等候些日子。”杨玄感道。
        “将军,咱们要拖到什么时候?如今国内空虚,我看不如赶快下手的好。”赵怀义露出凶狠的样子来。
        “别着急,再等等,等到北平粮草困乏,百万大军失去军粮,必定大乱,道时候自动瓦解,不用费你我吹灰之力。”杨玄感笑道,“对了,李密,玄挺他们已经在路上了吗?”
        “仲伯前日传回消息,李密先生和玄挺,玄纵,万硕,积善各位将军都在路上了。”赵怀义道。
        “好,你也回去准备吧。再有十天的功夫,北平的粮草就该运完了。北平粮绝之日,就是我们起兵之时。”杨玄感踌躇满志的道。自从杨素离奇的死去,杨玄感就活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杨广的猜忌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利剑。杨坚杨勇杨秀杨谅的前车之鉴不能不让一手将杨广推上皇帝宝座的杨玄感心惊胆寒。街坊巷尾传播的流言说的言之凿凿,杨素死后,杨广彻夜狂饮,对身旁人道:“即使杨素这个老匹夫不死,我总有一天也要灭他的族!”自从听说了这件事情,造反对于杨玄感来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情了。如今他身为总督辽东粮草的统帅,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六月初三,远在北平的粮草督运官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