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集]禅是一枝花-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把大地抛来抛去,你的人又是在何处?……如此议论云云。但是听圜悟禅师道:古人言虽如此,意不如此,他不是为你这些议论,这又使人爽然自失了。
  原来雪峰禅师撮大地这句话也只是个兴。像诗经的兴罢了。所以雪峰禅师又道:既然大家都不会,那你们且来打鼓做工事吧。洞!洞!洞!庙里大鼓打起来,和尚们与来庙里烧香的檀越们都齐集到院子里空地上做工事,于是大家与庙前的泥土草木阳光都高兴了,方纔的难题好象风吹无迹。
  雪窦禅师颂曰:
    牛头没,马头回,曹溪镜里绝尘埃。打鼓看来君不见,百花春至为谁开。
  此颂似乎含有正反二重意思,细看来却又只是一层意思。此颂是把玄奘法师提出的「万法唯识」来了一个新的说明。
  头三句是说宇宙东涌西没,南涌北没,皆在我的悟识中,如明镜寂然不动。后二句是说,但不可误以为宇宙是主观的,惟因于识而有。你虽不见,但春天来了百花还是开。这里是在识中?是不在识中?用经典的话非常难以说明得令人满意,但是可以用诗来说明。王维诗里的辛夷花:
    涧户寂无人 纷纷自开落
  则读了使人觉得无有不足,无有主观客观的问题。
  记不得是宋朝或明朝哪一位禅师说的,他说「问佛语要如闻冤家语」。宇宙皆是情事,漏泄的春光是经纶。西厢记拷红唱的:
    夫人你得罢休且罢休,
    其间何必苦追求?
  所以雪峰禅师不叫人必要追究一句话下去,却大家来打鼓做工事,若值初夏,应当是大家下田里插秧。这打鼓里有辛夷花的涧户寂无人,纷纷自开落。
第六则 云门十五日
  举:云门垂语云: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此言是不问过去,也不问未来,而只问今天。日日是好日也不是已没有了火气的人过的纳福的日子,而是天天都在于死生成败的出边出沿。
  今年春假我与堂妹去日本玩,在大阪看了相扑。日本的相扑,一年春夏秋冬四场,每场十五日,力士分东西横纲、二人至三人,横纲最强。下去是三役:大关、关胁、小结凡五六人。再下去是前头约十六七人。亦皆分东西,轮序相扑,每人一日一次胜负,十五日就是十五次胜负。这相扑就用得着云门禅师的话。力士登场,不可去想昨天的成绩,或过去数日的胜负,去想它只会造成心理负担,也不可去想明天,或尚剩几日了,若去想这个,会徒乱人意,不是骄便是怯。要只当今天是初日,是面临着初胜负,纔是气旺神全。十五日都是初日,这就是「日日是好日」。好日是喜气的日子亦是险绝的日子。这是我们借住了几天的日本人家的主人,他讲说给我们听的。
  这家日本人家的主人是财界人,他家的茶室里挂有中国人写的一张小条幅,是:
    初出茅庐
  四个字。他给我解释一个人当到了大臣与社长,亦仍要如当年初出学校时,那一段日子最是可想念。几天前龙兴寺的方丈来,见了此四字,他合掌说:「日日是好日。」
  此则雪窦禅师颂的是,在好日子里山河大地皆是写的我自己。颂曰:
    去却一,拈得七,上下四维无等匹。
    徐行踏断流水声,纵观写出飞鸟迹。
    草茸茸,烟幂幂,空生岩畔花浪藉。
  此段圜悟禅师解说得最好。他道:「且道是什么人境界,唤作日日是好日得么?且喜没交涉,直得徐行踏断流水声也不是,纵观写出飞禽迹也不是,草茸茸也不是,烟幂幂也不是,直饶总不恁么,正是空生岩畔花浪藉。」这空生岩畔比三生石上更使人缅想。而底下意思一转,却曰:「也须是转过那边纔得」,就是要转过现实那边。即是像相扑的初日,像初出茅庐时的艰辛,亦可同时有空生岩畔花浪藉为其境界。即是像红楼梦大观园的悲欢愁绝,亦是有着大荒山青埂峰下灵河畔的悠悠岁月为其境界的。
  这空生岩畔的境界,是比什么实存主义都更说得好。实存主义里没有惆怅,而空生岩畔的境界有愁怅。颂的末句说:「莫动着,动着三十棒。」可是,却早动了出来了。
第七则 法眼问慧超
  垂示云:声前一句,千圣莫传。
  古印度外道有声论,佛破之曰:声是无常之物,妄识所作。中国的禅僧却不如此否定声,却是要追究到声前一句。
  其实古人提出了声的问题,是非常伟大的,譬如圣经里便亦有云:「太初有言。」外道的亦不是一派的创见,而是印度民族的古传。声是息所为。闻呱呱之声而知是人的出生,世上没有比这更大的可惊喜。声是息之成为呼吸之气而发出的。声是呼出。
  万物皆是大自然之息所成。然而如水石是有形而未有声。水石有息,但是未成呼吸之气。水石相激而有音响,但响不即是声。发声是动物纔会。植物已有呼吸,但是未能发声。所以婴儿的初声是惊天动地之事,而植物种子开坼时与花苞开坼时的啪!啪!则是响。这响也惊天动地。
  万物皆有形,但不是皆有声,故形比声先。昨天在文具店看到一块青色小黑板与无灰粉笔,觉得新鲜别致,便买了来当地架起放在楼下客厅里,放学回来的堂妹与几位同学与我便在这新的小黑板上比比划划,写起六书来。大家都是、刚在国文课堂里学得来的一知半解的知识,也像这块新黑板的可喜。今朝她们都上学去了,我一人在楼上房里看纱窗外的树影子,忽然想起六书何以象形在谐声之先,原来是这个道理。又想起中国的造字怎么能把声与形联结在一起,这真是有本领。
  在进化史上,是先有壁画,后发达语言。然而什么又是「声前一句」呢?声前是息,但是未成一句。这个理再也难解说。而这我亦今天忽然明白了。
  印度外道的声论不是可以被否定的,惟是那论的有些执着。释迦破声论,其价值在于他对于声提出大疑,并非否定了;若他否定声,那就没有多大意思了。圣经里说太初有言,言与上帝同在,而日本是说「言灵」,这都是对这大疑的解答。而老子说德在言之先,则更提出了言的由来与生成的问题。而禅宗对此的解答是声前之机。
  要追寻声前一句亦并不太远,只在造句之初的那一机。此机之端,且亦处处存在于既成的好句子里。要问未有天地时如何?答:是在于现物里。
  我姊姊的小孩纔得一岁多,他会得自己造言语,看见汽车,他说「蒲蒲」。他在起坐间玩,忽然外面天落雨,他一惊异,告诉外婆「白嗒白嗒」,他会这样叫万物的名字。他妈妈在火炉上取盘子,落地打碎了一只,这小孩就一遍又一遍告诉外婆与我。他在火炉边与地板上用手势比拟,说「噶打吧!」激烈地,重复地,在说妈妈跌了盘子。他这「噶打吧!」与手势比拟,现在使我想起了六书的谐声,声与象形结合。想起古人造六书的辛劳,看着小孩的创意与新形,便真是圜悟禅师在这垂示里说的:
     从前汗马无人识 只要重论盖代功
  举:僧问法眼禅师,慧超咨和尚:如何是佛?法眼禅师云:汝是慧超。
  你想要知道前人的汗马功劳吗?今天你自己出阵是。雪窦禅师颂云:
     江国春风吹不起 鹧鸪啼在深花里
     三级浪高鱼化龙 痴人犹戽夜塘水
  前两句是说历史上充满消息。后两句是说你也不必寻佛,你且只管你自己。
  但是你若不当佛是师,而是冤家,则思佛慕佛即是于你自身之亲。有李商隐的两句诗煞是叫人心疼,曰:
     水仙已乘鲤鱼去 一夜芙蕖红泪多
  佛去了也,惟有你在。而你在亦即是佛的意思在了,以后大事要靠你呢!你若是芙蕖,你就在红泪清露里盛开吧!
第八则 翠岩眉毛
  举:翠岩禅师夏末示众云:一夏以来,为兄弟说话,看翠岩眉毛在么?保福云:作贼人心虚。长庆云:生也。云门云:关。
  三姊从日本回来,我们天天玩。她见我桌上摊着日本大正版美浓纸大字印碧岩录,问我写到第几则了。我就来考她,要她读了这一则说来听听。她笑道:昨天你不在,我进来已读过一遍,竟是一点也不懂。你且说说,为什么翠岩说到眉毛?又是什么作贼心虚?还有最后两句也不懂。
  我想了想,只觉真是把翠岩无可奈何,且先来说这里的一个贼字吧。我乃节引了三国演义里讲曹操的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