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县高氏祠堂。刻石手法精巧,较之原作有过之而无不及。此石刻于 1959
年移置于郑州市博物馆建立长廊,妥善保存。石刻共分 18 块,每块长约 60
厘米,宽约 40 厘米;此碑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撰文、苏轼书写,刻石手法极
为精巧,称之为“三绝碑”当之无愧。

           话说无字碑
                  
    我国自秦汉有墓碑以来,碑与文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人都希望自己
死后能为自己树碑立传,特别是帝王将相更是如此,几乎已成惯例。但在漫
长的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偏偏又出现过一些无字碑。
    被推崇为五岳之尊的泰山绝顶,有一座高 6 米、宽 1.2 米的无字碑立于
玉皇殿门外,这就是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初登泰山封禅时所
立的。据说汉武帝自以为即位 30 年来,文治武功,功德无量,区区碑文岂能
言尽其丰功伟绩,于是便不刻一字,昭示天下。
    还有一位和汉武帝一样以至尊之位而立无字碑的,则是我国唯一的女皇
帝武则天。碑现在位于陕西乾县梁山的乾陵。
    除了这两位是有意识地立无字碑外,还有不得已而立无字碑的皇陵。比
如明朝十三陵的许多碑上就空无一字。据传明太祖朱元璋曾讲过:皇陵碑记,
都是大臣们的粉饰文字,不足以教育后代子孙。金口玉言使得臣子们不敢再
为皇帝撰写碑文了,只好有劳即位者亲自动手。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的碑文就
由明成祖朱棣撰写,朱棣的碑文又由明仁宗朱高炽所撰,本来明代皇帝的碑
文可这样延续写下去,但偏偏继位者中就有不愿干这苦差事的不肖之子,嘉
靖皇帝就是一个。原来没有碑亭和碑的长、献、景、裕、茂、泰、康七座陵
墓,到嘉靖十五年才建成,当时的礼部尚书严嵩曾奏请皇上撰写这七座碑的
碑文,但这位沉缅酒色、一心成仙的皇上,哪有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撰写
这么多的碑文呢?只好让祖宗们的墓碑空无一字地站着无言相对。至于嘉靖
以后的各陵,因祖宗碑上无字,自己也不便再吹,也只好光立碑不写文了。
    除了皇帝的无字碑外,还有大臣们的无字碑。晋朝谢安以淝水之战大败
苻坚 90 万大军而功成名就,官至太傅。他的碑上也空无一字,何故?有两种
传说:一说谢安死后,有人认为:太傅功比天高,不是一般人用文字所能表
达的。此话一出,时人谁也不便、谁也不愿再去为他撰文了,只得让石碑“不
着一字,尽得风流”去了。正如《汉晋纪事》一书所记:“谢安墓前唯立一
白碑,当时谓难述其功德耳。”另一说,是谢安病危时,众人问他请谁撰写
碑文,他不语,众人提到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和大书法家王献之,他都
摇头不语,表示不中意。直到死时,也没定下谁人写,只好立块无字碑了事。
    还有一块以坚贞不屈而彪炳千古的无字碑,这就是为明惠帝的老师方孝
孺所立的无字碑。当年朱棣借故起兵夺了帝位后,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
方孝孺不但坚决不从,反而大骂朱棣,朱棣一怒之下将他处以酷刑,“夷灭
十族”(九族及其学生),并命人把方孝孺在洪武四年为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撰写的一块碑文磨平。方死后,同情他的朋友和门生,在夜里偷偷地把他的
遗体运到了南京雨花台附近安葬,并在墓前立了一块无字碑。这块无字碑,
虽无一字,但其中所含的凛然正气足以泣鬼神,传千秋。

      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史学家为此争执不休,各持
己见。纵观众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武则天知道自己执政中篡权
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
世,不如一字不镌。其二,武则天自认为她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
发展科学,奖励农桑,继贞观之治,启开元全盛,政绩蜚然,彪炳史册,远
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盖过世。其三,武则天一
生聪颖机警,常作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论。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有岑仲勉、吕思勉等隋唐史专家;持第二种观点的
有郭沫若等学者。1990 年,学术界围绕新编历史剧《武则天》展开争鸣讨论
时,他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解放后乾陵发掘的文物中,考证究源,既
尊重武则天的成绩又不以偏概全。他们指出武则天在其统治后期,朝政腐败,
对历史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由于功过相掺,聪明的武则天才为自己立了无字
碑。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两块大石碑:一块是歌
颂唐高宗文治武功的“述圣碑”,武则天亲笔撰文;另一块无字碑。据说,
武则天!临终前曾说:“己之功过,由后人评。”此碑高 7.53 米,宽 2.1
米,厚 1.49 米,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后人所加文字也斑驳陆离,若明若
暗,模糊不清。

             五色土
                  
    北京中山公园,原是明、清时期的社稷坛,1914 年开辟为中央公园,1928
年,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公园。
    社稷坛是封建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社,土神;稷,谷神),
建成于明朝永乐十九年(公元 1421 年)。每年阴历二、八月,在这里举行隆
重的祭祀仪式,祈祷丰收。此外,还在此举行过出征、班师、献俘等仪式。
    社稷坛是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台,高四尺,台上方广五丈二尺,按五
个方位铺着五种颜色的土,中间是黄土,东方是青土,南方是红土,西方是
白土,北方是黑土,因而称为“五色土”。坛四周的短墙,也按东、南、西、
北四个方向,覆盖着青、红、白、黑四色玻璃瓦。明朝永乐年间,每年春秋
祭祀,由顺天府(今北京市)负责进铺坛土,这些五色土由涿州、霸州和房
山、东安二县预先备办,送到北京,经太常寺检验后才能铺用。“五色土”
象征金、木、水、火、土,是万物之本,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在坛的中央,还立着一根方形石柱,高约三尺五寸,上顶斜形,称为“社稷
石”,又名“江山石”,表示“江山永固”之意。

              长安街史话
        
    长安街从天安门广场中分,作为全城的东西轴线,往东通到通县八里庄,
往西通到石景山,两旁种植着成排的白杨、榆树、青松、垂柳,构成 15 米宽
的林荫人行道。
    在旧社会,长安街从东单到西单,全长只有四公里,是一条普通的马路。
但它又有不平凡的历史。
    从天安门往东,这一街区就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件。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就曾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大旗,经由东长安街,直奔赵家楼
胡同三号,烧了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其后,“五卅”惨案,“三·一八”
事件,“一二·九”运动,以及美军侮辱北京大学学生沈崇事件后,北京人
民和青年都曾在这条马路上举行过游行示威。同样,在西长安街也发生过许
多重大的事件。1947 年北京青年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游行
时,曾冲向新华门对面的“北平市参议会”,把它的横匾改成了“土豪劣绅”。
    在东长安街,有一组通称北京饭店的建筑物,共三幢,又各有各的历史。
中间一座米黄色楼为北京饭店旧楼,原址为清代“协尉大官厅”。1917 年由
中法实业银行出资,建筑了这幢 7 层大楼,每层 21 间,成了中国土地上的外
国饭店。1954 年国庆节前落成的浅紫红色七层大楼,现称西楼,则是清代的
“理藩部”原址。理藩部是办理民族事务的衙门。靠东侧的北京饭店新楼,
地面  17 层,地下  3 层,共有  600 个房间。这里原先是一座 2 层红楼,
为京汉铁路局旧址。
    东单对面是东单公园,是一个景色美丽的休憩之地。它也有着辛酸的历
史。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后,东单公园原址和崇文门大街路西成千上万的中国
人的房子立刻被拆除,辟为帝国主义者的所谓“保卫界”广场。1947 年美军
强奸中国女大学生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948 年 7 月 5 日,国民党反动派又
在这里枪杀了请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