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人的脑海。如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比说“燕山的雪很大”,来得更形
象、生动、深刻。说一个人“声音宏亮”,尽管也对,但不如说“声如宏钟”
更有力些。《红楼梦》形容薛氏家族的富有,用夸张的语言说:“丰年好大
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比说“薛家家存万贯”,更有表现力。
有的夸张可以增强所说的话的力量,使语言更为雄辩,如有一句西方格
言说:“如果胡须长就等于博学,那么山羊便是博士了。”把错误的道理即
谬论,夸张到荒谬的程度,谬论自然被击败,真理也在夸张的语言中不言而
喻了。夸张往往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比如读了上面这句格言,你会在会心
的微笑中,悟出某种深刻的道理。
夸张不能不顾事实或事物的性质而随意夸大事物。比如说“燕山雪花大
如席”这是真实的夸张,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是说瞎话了。总
之,夸张要不似真实,胜似真实。

美妙动人的拟人

拟人是修辞方式之一。这种修辞方式,就是把事物人格化。例如,童话
里或寓言里的动物会说话,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就是拟人化的方法。
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可以使被比拟的描写对象更鲜活、更生动,而且
可以传达出作者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毛泽东同志的诗句:“红雨随心翻
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把原本无生命的“红雨”、“青山”拟人化,不
仅把“雨”、“山”写活了,而且洋溢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又如毛
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用
梅花象征革命先烈,把梅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表达了诗人对先烈崇高
品质的赞美之情和敬重之意。
童话、寓言、诗歌、散文,经常使用拟人手法。在其他文体中也是如此。

纡曲回环的重复

重复,也是修辞方法之一。说话、写文章,一般情况下都反对不必要的
重复和罗嗦,要求精练。但有时为了渲染感情和气氛,或加重语气,或强调
某个事物或事物的某个特征,却有意运用重复的手法。
例如,闻一多先生在爱国人士李公仆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的一次演
讲中说:“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你站出来,你站出
来讲……”三次重复“你站出来”这句话,加重了语气,表达了闻一多先生
火山爆发般的愤怒情绪。
又如,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有一段独白:“鼓动吧,风!咆哮吧,
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啊!”
“毁灭”一词重复三次,渲染出屈原与黑暗的丑恶势力不共戴天的满腔激情。
例一是句子重复,例二是词的重复。还有段落章节的部分重复,这种重
复经常运用在诗和歌里。如《诗经》中有的诗几节诗之间就有部分重复,感
情的重复,叫作“重章”。在现代的诗或歌里,仍经常运用类似《诗经》重
章的手法。诗和歌运用这种和谐有序的重复手法,可以产生回环往复、层层
递进加深的艺术效果,不仅加强了抒情性,而且造成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有声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字、英文、俄文、
法文等。任何文字都是在一种具体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字依附、从属于
语言,没有语言就谈不上文字。世界上有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历史
上有过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时代,却没有只有文字而没有语言的民族或时
代。据说,世界上的语言有五千多种,其中有文字的也不过一二百种。文字
记录语言,依附于语言,又反过来影响、提高语言,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平时面对面说话,来不及锤炼推敲,而且话一出口,看不见、找不到,文字
把语言记录下来,变成了有形的、书面的东西,这就使人们有可能对它进行
加工,这种经过加工的语言,比起它的自然形态来,无疑更加精练、更加严
密、更趋于规范化了。
在人类发明了无线电和录音机之前,文字是使语言传之久远的最重要的
工具,它为语言插上了时间和空间的翅膀,使语言在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
各个角落永远活着。正是因为有了文字,才有了记录人类文化和人类历史的
大量典籍,使我们今天依然能大体知道古人的历史和文明状况。也正是因为
有了文字,被称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才有可能被创造出来。在艺术
方面,没有文字,就没有迷人的书法艺术。文字是语言的最好助手,是人类
文化传播的功勋使者,也是文学以及艺术的伟大工具。可以说,文字的创立,
体现了人类的伟大智慧,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及人类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
碑。
现代世界各国使用的文字,大体上有两种类型: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是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词的语音,使用这种文字非
常简便,一般地说,写的人怎么说就怎么写。读的人见形(字)而知音,由
音而知义。如:“马”这个词,英文写作 horse,读的人看到 horse,就知道
它读 。从而知道它的意义——一种家畜。现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民族
都是使用这种拼音文字,我国的藏文、蒙文、维吾尔文等也都是拼音文字。
表意文字,是字形记录语言中语词意义的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我们的
祖先在为语言里的词造字时,是根据词的意义而不是根据它的声音来创造形
体,如:“马”这个词就画个马形,为“人”这个词造字就画个侧立的人形,
这些字的形体能够说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读者可以见形而知义,就是后来
的形声字,也总有个表意成分,如“江、河”等字的“氵”(水)旁,“杨、
柳、松、柏”诸字的“木”旁。汉字是表意的,它不像拼音文字的字母那样
只是单纯的记音符号,而是代表音节(词或词素)的表意文字,这是它区别
于其他文字的主要特点。

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今天在西安半坡村等地
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发现的刻在陶器上的一些记号,是至今见到的最早的汉字
材料。
据郭沫若《中国史稿》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
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孓遗。”但是我们见到的成批的古
代汉字材料,则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
1899 年)在殷商都城遗址——现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发现的,至今已发掘
出 16 万片以上,总字数有三、四千个,已识的字约有一半。
殷商王朝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并在上面刻写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
字,所以叫甲骨文,也叫甲骨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比起原始文字来,
甲骨文的数量多,结构复杂(各种造字法齐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
系。
汉字作为汉族人民书面交际的工具,为汉族人民服务了几千年,自有其
伟大的历史功绩。历史悠久的汉字,保存了我们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汉字为我们记录下来的文化典籍,从数量上说,是其他古代文字无法相比的。
此外,汉字在维护我们这样一个多方言国家的统一上,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汉字不仅有不朽的历史功绩,在今天仍在起着重大的作用。汉字仍是现阶段
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字工具,在今后相当长的
时期内,经过整理的文字,将发挥它越来越大的作用。

汉字的特点

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都是全民的书面交际工
具,这是共性。但是,各种文字又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文字的不同特点
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是看文字符号所代表的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单位,二是
看文字符号本身的性质。为什么要从这两个方面去看呢?因为文字是语言的
载体,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研究一种文字自然要联系文字所代表的语言
系统中的单位和文字本身使用怎样的符号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
地揭示一种文字的特点,也才能比较真切地看出不同文字的特点。
从这两个方面去看汉字,汉字是一种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