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刃之侦察兵的故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嗓门大,男人嚎起来声也不小,张鹏掏了掏震得嗡嗡直响的耳朵,抬脚又补了一下,哀嚎声嘎然而止,他一下觉得耳根清静了。张鹏看着大个怜惜地摇摇头,从前他一拳就能打人个‘胃昏迷’,现在还得补一脚,白白让大个多受了会儿罪,怪对不起人的,看来受伤后,功力下降不少。有俩人想上前帮忙,张鹏双手抱着肩用眼角扫了他们一眼,俩人吓得又低头退回去了。

“张鹏,打死人了,你快跑吧!”关键时刻王红挺仗义,站出来提醒他。

大个满脸是血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看起来还真像个死人,王红这么一说,众人醒过梦来似得,纷纷后退,耳边一阵‘噼里啪啦’东西落地的声音,好像都在表明自己和这件事无关。

“哼哼!”张鹏冷笑两声,手腕轻轻一转,挣脱王红的拉扯,伸脚踩在大个的手上碾了一下。

“啊哦!”大个一声惨叫,坐起身又抱住自己的手,惊恐的看着张鹏,周围的人吓得又退了一步,傻呆呆的不敢出声。

张鹏抬手,大个赶紧抱住脑袋,“你这种软蛋,还想强出头管闲事儿,滚吧!”他挥挥手说。

大个挣扎了两下,没站起来,刚才两个想帮忙的人跑上前架起他,灰溜溜地出了食堂。

“还不吃饭,等我喂你啊?”张鹏从还在发愣的李倩怀里拽出饭盒,笑着说。

“胡说,你才让人喂呢!”李倩嗔怒着说。

张鹏不在理会她,拿着饭盒直奔菜盆,抄起勺子搅了搅看是土豆炖肉,拣肉多的地儿舀了两勺,盛了满满一饭盒,又用筷子顺手串了三个馒头,找了个挨着炉子的饭桌,随手扶起条板凳坐下。折腾半天,饭菜都凉了,张鹏把饭盒座到炉盖上,馒头烤在一边。这时,李倩和王红也凑过来和他一起吃饭,张鹏抬头向四周看了看,周围向这里看的人赶紧低下头,埋头吃饭,他们都被他的手段吓住了。

张鹏一边吃饭,一边听俩女生叽叽喳喳的说了半天,总算弄明白了事情发生的原因,知道了真相他不禁气闷。

原来,饭菜送来后,以大个为首的几个北方人抢到了菜勺子,掌握了分配权,分给南方人的菜量小不说,不多的几块肉也被截留了,更可气的是为照顾南方吃不惯面食的知青而做的少量大米饭,也被他们霸占了。同是年轻人,哪里受的了这个气,言语不和,抄家伙准备群殴时,张鹏刚好走进了食堂。

第十四章 下连

张鹏他们下连的那一天正好是中秋节,临走前,每个人都按现役军人的标准发了新军装。解放军是当时最受社会尊重的群体,参军是每个少男少女的理想,很多知青都是冲着这身军装报名来到这冰天雪地的东北边陲。

现在大家梦想成真,穿上新军装,个个都很兴奋,男知青不时正正军帽,努力憋着笑,使自己看起来严肃些,可是被脸上飞扬的眉毛,翘起的嘴角出卖了。女知青们更是拿着巴掌大的小镜子照来照去的臭美,相互捋平衣服上的褶皱,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

张鹏他们二十个知青被一辆带着拖斗的‘东方红’拖拉机拉到团部三十公里外的C团一营的十连,路虽然不太长,但太难走,说是公路,其实就是车辆荒野中碾出的一条土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人坐在车上就像坐在按摩椅上似的,骨头缝都颠松了,三十公里的路走到中午才到。一路走来,张鹏看到到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远远的起伏的山峦上是茂密的森林,临近山脚是一片上千亩的大草甸,几个水泡子散落其间。

在连部门口下了车,卸下行李,在食堂草草吃了午饭,到司务长那每人领了三十二元钱的津贴,交了十二元的伙食费。连长带队出去伐木还没回来,指导员李浩云给新来的知青们介绍了连队的基本情况,十连驻地离边境线只有十几公里,过了江就到了苏联,是反修的前沿,全连二百三十人,编成一个农工排,一个机务排,一个饲养排,还有炊事班,菜班,修建班,家属队等,有农田上万亩,饲养着几千只牛,羊、猪、鸡鸭等畜禽。

张鹏,王红和四个女知青分到了饲养排,排长李思宇帮女知青扛着行李领着他们去饲养排宿舍。排长是67年来自上海的支边老知青,到这里已经八个年头了,无情的岁月与北方的风雪在他英俊的面孔上留下痕迹,早已看不出其来自温暖江南,常年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看起来有点驼背,双手长满厚厚的老茧,发白的黄棉袄上整齐的打着几块补丁,显得有些苍老。

李排长安排张鹏住进一间土坯瓦房,进门迎面看到的便是一溜火炕,能睡七八个人的炕上散乱的摆着三个铺盖卷。

“这几个懒家伙,连被子也不叠!”李排长上前整理好炕上的铺盖,腾出块地,接过张鹏的行李帮他铺好。

“张鹏受过军训吗?”正铺炕的李排长突然扭头问。

“报告排长,受过军训!”张鹏一愣,满脸疑惑的回答,那个年头没受过军训的人是凤毛麟角。

“打过枪吗?”李排长又问。

“报告,打过!”张鹏回答。

“嗯,那就好。你收拾下,好好休息,明天再给你们安排工作。”李排长结束莫名其妙的问话。

“是!”张鹏抢先一步开门,送李排长离开。

晚饭时,张鹏看到分到炊事班的李倩身穿白大褂,头顶小白帽出现在卖饭窗口。轮到张鹏打饭,李倩嫣然一笑,给他加了半勺菜,又递给他俩个盘子大小散发着豆油味的烤饼,张鹏翻来覆去的看了看,才发现这居然是月饼,这么大的月饼他还是头一次见!

回到宿舍,张鹏见到了他的三个室友,一个本地知青匆匆和他打了个招呼,赶回家过节去了。另外两个是大车班的,一个三十多岁,长得五大三粗的黑脸汉子是大车班的班长孙永虎,咋咋呼呼的,兵团初建时期的复员兵,自称是某部侦查连的尖子,和张鹏吹嘘了一会自己过去的‘丰功伟绩’,另一个是他徒弟彭向阳,兵团的子弟,年初刚到连队上班,坐在一边听师傅说话,不时讨好的插句话,替吹过头的师傅圆谎。

过了好大一会,孙永虎才闭上嘴,招呼徒弟拎着两瓶酒,出去找战友喝酒,临走顺手将张鹏放在炕沿上抽剩的半盒‘中华’烟脸不红心不跳的揣在自己的兜里,那神情淡然自若,好像只是拿走自己的东西。隔天,张鹏就听到有人在说,孙永虎昨天赶车,道上捎了团长一段,团长给了他一盒‘中华’烟,让他苦笑不已。

张鹏独自在屋里待了一会,往炕洞里的火上填了几块劈柴,向屋外走去。圆圆的月亮挂在半空,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簌簌的寒风扑面,随风飘落的树叶凌乱的飞舞,隔壁的宿舍传来喧闹声,旁边的职工家属宿舍里传来锅碗瓢盆的撞击声和孩子的笑声。走到连队的场外,四周的景色依稀可见,晒场上几个高高的粮囤静静的矗立着,机务排的车辆整齐的排列在一旁,像是一群等待检阅的战士。

张鹏找了块背阴的空地,脱掉棉衣,活动下身体,练起‘三步架’,这套功法可以调节身心,助长功力,是他受伤后常练的,对恢复身体很有帮助。时间不长,张鹏的心神已经沉浸在拳法中,忘记了往日的烦恼,对家中父母的思念,一招一式愈加沉稳,圆滑,自然,拳脚发力发出‘噼啪’的炸响,灵活的身体就像一只在夜晚飘荡的幽灵。

第二天一早,张鹏就被李排长叫到连部,连长等在那里,没有说什么,抄起一支摆着枪架上的半自动步枪,随手抛给张鹏,见他熟练的接枪背在身上,微微点下头转身带着他俩走到连部外的旷野中。张鹏不知道连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不敢问;默默的跟在后边。

“你把它打下来!”连长指着50米开外的一棵柿子树上的孤零零的一个红柿子说。

张鹏二话没说,接过连长递过来的弹夹,压弹上膛,打开保险,瞄也不瞄,抬枪就打,‘砰’的一声,子弹准确的击中柿子,把它打的稀烂,整个过程不过三四秒钟。

“好!好枪法。”一旁的李排长大声赞道。

连长是现役军人,也是从战士一点点的摸爬滚打的升上来的,自己的枪法虽然不错,但也没张鹏这么好,他一时有些发呆。

“连长,还打不打!”李排长推推连长问道。

“打,为什么不打!我看他到底是不是蒙的。”连长咬咬牙,发狠似得说。

连长连指几个目标,几乎都在他指的同时,张鹏的枪就响了,真是枪响靶落,指哪打哪。连长被震住了,像看怪物似得瞅着张鹏,额头已经微微见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