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征程-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签字,费迪南?福煦元帅接受了德国的投降。

在战争结束后,中国远征军将和海军一起撤回国内,而后面才到达战场的空降旅将在慕尼黑乘坐国内来的兰州军区航空师回国。在临走前,中国远征军的总指挥徐怀清在贡比涅森林会见了费迪南?福煦元帅。徐怀清从国内来的时候就一直希望能够见见这位最高指挥官。

******************

费迪南?福煦,法国元帅。1851年10月 2 日生于公务员家庭,卒于1929年 3 月20日。1873年毕业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后任炮兵军官。1885年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后任教官,1908年以准将衔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14年升任中将,指挥第二十兵团防卫南锡以北洛林阵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在马恩河战役的胜 利中发挥 重要作用。 1914 年秋任北部集团军司令 。1915 ~ 1916年指挥阿图瓦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7 年 5 月任总参谋长和政府军事顾问,协调西线协约国军行动。1918年4月出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8月晋升法国元帅,指挥协约国联军彻底击败德军在西线的攻势。11月11日在贡比涅森林与德国代表签订停战协定,接受德国投降。1919年任国家高级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巴黎和会法国代表团首席军事顾问,主张以莱茵河为法、德边界,并支持武装干涉苏俄。晚年不介入政治生活,撰写战争回忆录。战后曾接受英国和波兰授予的元帅称号,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曾提出胜利在于意志的观点,后来认识到军队的新装备和机械化程度具有决定作用,强调歼灭战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著有《战争的原则》、《论指导战争》等。

******************

徐怀清还是很了解费迪南?福煦这个人的,在德国受降以后,徐怀清就在贡比涅森林见到了一直很想见的一个人。费迪南?福煦已经是个老头了,但是这样也不能隐藏他的沧桑和军人的气息。两个人就那样坐着,互相的看着,徐怀清想把他看的仔细一些,在脑子能够记得更清晰些。而他想仔细的看看这个远来的中国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的眼神是真挚的,看的出来他对自己是种崇拜。而他也不由的想要去信任这个年轻人。还是元帅先开口了。

“徐,你参军几年了?”元帅还是很亲切的,尽管平时有人说他有些刻板,是个刻板的老头。

“想来,我已经大概有十二年了。”徐怀清很是恭敬的说,毕竟眼前的是个著名的历史名人,是个对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人。徐怀清还没有自大到那种地步。

“我没有去过中国,但是我知道英法联军烧了你们的圆明园。从那些回国的人那里听来,我知道那是个伟大的地方,可是那个政府实在是懦弱无比,放弃了国家的尊严。你们很好,很棒,推翻了那个昏庸的政府,你们建立了新的秩序。你们的成绩令人骄傲。在事实上来说,你们中国在几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忍耐力真的很棒,我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你们是有上帝帮助。”元帅很是健谈,说了这么多倒也不觉得累,现在的他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

徐怀清点点头,算是对元帅最后问句的回答。

“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的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希望人民生活的更好。我们的政府不会走原来朝代的老路,在其他国家告别了封建社会,迎来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时候,我们还在封建时代徘徊,现在我们革命了,我们建立了民主的社会,我们会把握住机会,让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重新让中国引跑东方,引跑世界。”徐怀清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是激情的,在元帅面前说出了那句让振奋的话语。

元帅听到了,深深的点点头:“伟大的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巨狮,一旦醒来全世界都会震动。’他的话语现在已经得到了实现。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是个让人向往的国度。我非常高兴能够认识向你这么优秀的中国人,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到往中国,亲自去看看你们的国家。我要去长城,我要去紫禁城,满足自己小小的愿望。”

“如果元帅前往中国,我想我们的主席会以最庄重的礼节来迎接您的到来。我们中国人欢迎所有热爱中国,爱好和平的人的到来。我们中国的大门永远向友人打开。”

徐怀清在离开会所时,与元帅亲切的合影。他多么希望元帅有一天能够造访中国,让他看看中国的发展是多么迅速。可是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希望而已,元帅最终还是没有来到中国,在已经准备好一切就要启程的时候,元帅病倒了,这一病就让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29年3月20日,费迪南?福煦去世。


第八十三节 参加和会

战争结束了,战争终于结束了。协约国士兵伤亡5497600人,同盟国士兵伤亡3382500人,平民6493000人。在4年的战争让所有欧洲参战的国家都失去了元气,平民在此中间受到了战争的严重的波及,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在欧洲遭受这样惨重损失的时候,中美苏三国在一战中崛起,使得世界的格局已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世界再也不是原先那个欧洲主导的世界了,而是变得扑朔迷离了。这个世界是多极化的,有四个极点。一是老牌的列强所在欧洲,现在的欧洲看似一盘散沙,但是如果欧洲凝聚了起来,那么所展现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二是苏联,苏联革命成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依靠原先沙俄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已经在逐渐走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在这个世界中已经是有了一个说话的席位。三是新兴的美国,美国独立以后,大量的移民人口来到这个新兴的国家,给它带来的巨大的利润空间,也带来的发展的空间。美国的领导人很能抓住机遇,领土的逐渐扩大,对外贸易的增加,也已经逐渐的成为美洲的引跑者。四是中国。中国是最让所有人看不清的,在这些国家的情报部门里,都有这样的记录,一群来历不明的人在东北发动了推翻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运动,他们依靠强大的武器装备和很高的人员素质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将北洋政府赶下了历史的舞台。谁也说不清楚那群人是如何来的,只知道他们来自东北。

中国远征军已经撤回了国内,在欧洲战场上阵亡的127名将士的尸体装在棺材里也一同被运回了国内。远征军的归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报纸上大篇幅的报道着远征军的事迹。在青岛港,中央领导人们都集中在了这个小小的码头上,报社的记者们多么想抓住这样一个机会来亲近一下领导人的风采,可是被尽职的警卫们都拦在了外面,不得再往前一步。前来迎接部队的群众也都和那些记者一样也被挡在了外面。军舰停泊在港口内,码头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127口棺材,在每口棺材上都覆盖着鲜艳的国旗,每个棺材两侧都站立着三位身着军礼服的官兵。而在离青岛港不远的火车站,一辆军列停放在那里,从军列一直延伸到港口都铺上了红色的地毯。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徐怀清从军舰上走了下来,一步步走向主席的方向,在走过那些棺材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放下了脚步,望着曾经昔日战友静静的躺在棺材里。这是一个临时的会场,在这里要举行一个短暂的仪式,在仪式过后烈士们的遗体将要在护送士兵的护送下,放进那早已停在那里的军列,开往北京。在北京,已经准备好了一场盛大的葬礼,过后他们的遗体将要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127人牺牲在异国的战场上,他们没有辱没中国军人的称号,没有对不起军人的称号。

在葬礼举行后第二天发行的《华盛顿邮报》上,大篇幅的报道了当时中国领导人发表的演讲:儿将远行母担忧,儿要出征母送行。今天我们的远征军载誉归来,他们用专业的军事技能和优秀军事素养在外国人的面前展现出了一名中国军人的风采,一支中国军队的军魂,我要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异国的战场上,他们奋勇拼杀为国争荣,一些战士的事迹更加可歌可泣。虽然你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后方,但是你们保证了部队的后方安全,让敌人无可乘之机。在前往战线吃紧的情况下,你们在保证自己任务的情况下,派出部队支援前线的作战。有127人血洒异国他乡,今天这127人的遗体你们带了回来,我们要为他们举行隆重的葬礼,让世人永远记得这些勇士。你们不要因为一次的荣誉而骄傲,不要松懈,你们还要继续努力的训练和学习,增加自己的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