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飘渺进化-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又拿出自己遍查资料、集腋成裘而来的《冶锻》和《枪械》这两个手抄本,仔细查阅。

背囊里的这些书是我的最爱,包括了许多方面,反正也不重,就天天背着,因为我总觉得万一它们会有用,这可能就是预感,现在果真用到了,在这个时代,会有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午下山吃饭,顺便巡视一遍,指导众人施工,并改正了不少众人理解上的错误,随后上山继续读书背书,直到傍晚。

于是,这个依山伴水的地方有了很大的改变:众人依湖山及周围的地形,建起一个以防御为主,攻守兼备的小城。湖山这里有两个出口,一个在小城的正面,一个在侧面,侧面的出口没有路,不过唐庆说可以顺着山走,通向很远,几天几夜都走不出去,一般连樵夫都很少走。我叫人在侧面出口遍挖陷阱,暗插尖头木桩,机关消息,不叫任何人从此通过,正面的出口,以后就是唯一的出入口,人手少,容易防守。

小城的最外围是一条宽沟,最远处距湖山的山脚有三四百米,围绕着湖山,正在施工中。

沟边内侧约二十米左右是一堵墙,土坯建造,高三米左右,围绕着湖山和村社,从外面看墙笔直地竖立,而从里面看,则有一个土坡抵在墙上,墙上有许多箭垛,还在建,只完成了十米左右,我站在土坡上试了一下,感觉正好。

墙内五十米处,是一溜高约三米的房,房门向着湖山,后面朝着城墙的方向有窗户,我也试了一下,站在唯一建好的房内床上,正好监视围墙,且高度也适合射箭之用。

从土坯房再往内侧十五米,是一排工作间,是厨房、餐厅、洗澡间及厕所卫生间。虽然也正在建,但已经有了初步的轮廓,连接这些房间的地下管道的建造与铺设还没有完成,内部的设施也都还没有,但已经建成了在旁边的仓库、小卖部和顾问团驻地。

众人把建造沼气池挖出来的土运到三十米外,夯土成堆,要把锅炉房建在这个大土堆上,使锅炉房比其它的建筑高出五米左右,这样,就可以使热水自然向下流,流到每个需要热水的地方,比如食堂、厨房和洗澡间等地方。

从工作间再向山走三十米左右,是铁匠铺,已经完成了,有人在打造着什么。

铁匠铺的内侧约七十多米处,也就是在距山根约二三十米处有五个冶金炉,每每相隔约一百米左右。

人们都在分工忙碌着。

看着这个初具雏形的村社,我对前来辞行的业务部全体人员训话,唐庆和铁雄站在身后的左右两侧,这是他们的新习惯。

发觉每次给众人讲话的时候,我都感到很新奇,很自豪,也很激动。首先强调了纪律的严肃性和任务的艰巨性,随后故意慢慢说道:“因此,派你们出去,不仅仅是要采购粮食、铁和一切生活用品,还要把我们这里制作的东西卖出去,打出这里的品牌,使城里的人都买咱们的东西,扩大影响,同时你们要记住,你们是咱们的眼睛和耳朵,要广泛地收集所有的情报,不管你们自己觉得有用还是没用,都要向大本营报告,这里每三天就会派出一队人前往你们那里,有什么消息就写下来,交给过去的人,记住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现在就问。”

唐庆率十个人护送一下,路上应该就没有安全方面的问题了。

众人和我的语言不算太通,听得困难,意思知道,但有些词不懂,说快了就只能猜,我耐心地详细讲解,使他们终于全都明白出山后的任务及注意事项,临走时我还另外特意叮嘱,所谓粮食,买回山的粮食,不是高粱、粟子之类我吃不惯的东西,而是大米和白面。

第一卷。湖山 第十三章。气枪
(更新时间:2006…1…31 8:48:00  本章字数:5244)

事情很多,现实不象电子游戏那样简单,复杂得出乎想象。电子游戏里,有专门的建筑图标,点击就可以了,不行就多造两个工人农民,一切是那样的简单,而在现实中,不仅要亲自做土坯,亲自伐木,还要亲自画图纸,什么都要亲自干。
送走业务部的人之后,我转身对刘铁雄道:“怎么样,昨天夜上给你的图纸,就是样式图形,大家能做吗?”

铁雄道:“能做,但还有些不明白…”

我道:“哦?哪里不明白?咱们一起看看。”

在顾问团的房间里,众老人正围坐在一张很大的桌旁。桌子一角上有一叠宣纸,旁边是文房四宝等,桌子中央有三张图纸,众人正在议论桌上放着的三张图纸,尤其是第一张,见我和铁雄走进,忙站起来问安。

摆手示意众人坐下,我拿起一张图微笑道:“这张图上绘制的是火铳,原理是火药燃烧后,导致气体膨胀,产生推力,把在枪筒中的铁砂,铁丸及铁钉之类的东西打出去,命中目标,关于这张图,大家有什么不理解的,请说。”

顾问团的团长,站起来躬身道:“此物的原理就是竹竿火枪的原理,并没有什么特别难懂的地方,在军中之时,我们也曾做得数千支,对此比较了解。这张图所绘的方法和结构,很是精妙,比军中所用,又精巧了许多,且是用精铁所制,可重复应用,相信威力巨大。只是对其中摩擦生火的这个装置还有些不明白,我们在军中是点燃通以火药的火引,这个却没有安插火引的孔洞,只有这个轮状的东西,不知如何点引火药,至于其余的,经过一宿的研究,对此已经明白了,对大师的智慧深感佩服。”

原来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竹竿火枪,我笑道:“不用客气,以后都是一家人,这个摩擦生火的装置是这样的。”说着拿出打火机,向众人显示。虽然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但我已经学会了抽烟,自然有打火机,不是电子打火的,是摩擦打火的,还是防风的呢。

众人见后尽皆惊叹不已,研究了一会儿,我指着图纸,说道:“这是打火石的原理,就象这样,把金属作成齿轮状,两边固定在这里,手一抠动扳机,就会和打火石产生摩擦,向这边打出火星,点燃火药,又因为是密封在这里面的,所以不会伤到人,等到不能用了,还可以掰开这里换一个新的。”

众人一面听着,一面在研究着,逐渐明白过来。

如此利用燧石真是巧妙,他们的心中肯定充满了对智慧的崇敬,从表情上就能看出来,我接着道:“如果这张图明白了,就先放在一边,可以以后再做,”拿起另一张图道:“大家已经明白了火铳,那么这个应该也不成问题了,这张图上绘制的是大炮和炮弹的制法,原理是利用撞针,撞击炮弹的底部,炮弹底部点燃内藏的火药,把炮弹头打出去,弹头着地后,前面的药引受到撞击,点燃装在弹头中的炸药,呈面状杀伤敌人,有什么不明白的,请说。”

顾问团的团长又站起来躬身说道:“此物名曰砲,那么这个撞针又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有什么作用呢?怎么才能把这么一个大家伙扔出去呢?还有,我们看您这个有些类似喷火筒,是个大家伙,如果用火药,恐怕筒膛支持不住,会裂的,不能反复使用,还请大师明示。”

我笑着向他们讲解这个炮和宋朝大砲不同,并不是投石机,而是要利用撞针…等等。

见众人总也听不明白,我就重新讲解了一遍,可众人仍未理解,就在我准备不厌其烦再次讲解的时候,忽然想到制作工艺的复杂,尤其是炮筒所需无缝钢管的难度,不由叹了口气,决定放弃,无奈叹道:“算了,不做这个大炮了,干脆来下一个。”

众人总觉得此物匪夷所思,不能理解,听说又不做了,大都茫然看着我,仍有数人在低头琢磨。我拍手惊醒他们,拿起最后一张图纸道:“这张图上所绘制的是气枪,原理是利用空气压缩之后的弹力,把子弹打出去。有什么不明白的,请说。”

一个老者站起来躬身问道:“您说的这个气是指内力内功吗?”

我一愣,笑道:“就是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呀!怎么会是内力呢?”见又一个老者刚要站起,就急忙道:“这是在顾问团的团部,以后谁也不要再站起来了,坐着说就可以。”

这个老者却依然站起躬身施礼,然后坐下,面目表情有些谨慎地问道:“敢问大师,呼吸之气如何能有如此大的力量?”

我耐心的讲解着,还打了一个比方道:“你看大风刮起来的时候力量多大,可以摧枯拉朽,”众人点头称是,我接着道:“我们也可以在一个很小的环境里,使空气的力量变得很大。”

众人眼望图纸,不由想象此物之庞大,工程之浩瀚,不由“啊!”了一声,一个老人更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