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面的高度上,以每小时二百六十公里的速度飞行,而娄空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三百二十公里,俯冲时能达到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

如果以十年后的标准衡窭,这些性能算不上先进。

可是在当时“海鸥”的各项性能绝对不算差。要知道“福克”式舰载战斗机的高空最大速度也就只有每小时三百四十公里,低空最大速度甚至比“海鸥”还要慢一些,俯冲性能更是不如“海鸥”

当然,最重要的“海鸠”能携带鱼雷与炸弹执行轰炸任务。

虽然“福克”战斗机也能外挂五十公斤级炸弹,但是用来对付主力舰,至少需要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

日本海军也有类似的舰载飞机,问题是“凤翔”号的载机数量才二十架左右。

此外“凤翔”号航母依然在伊势湾里,根本没有编入作战舰队。

显然,日本海军并不认为这艘只能搭载二十架飞机的航母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甚至不认为航母上的那些飞机能对主力舰构成威胁。

这也可以理解,当时最好的舰载飞机,也只能携带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

这是个什么概念?

三百毫米穿甲弹的就重达四百多公斤,而十六英寸穿甲弹的重量更是在八百公斤、甚至一千公斤以上。即便如此,也要在足够近的距离上,才能打穿主力舰的装甲,而那些轻得多的炸弹,又有什么威胁可言呢?至于航空鱼雷,就更被那些传统海军将领看不起了,因此航空鱼雷比舰用鱼雷轻得做,战斗部的装药量也少得多,即便击中了战舰,也不见得能够击穿战舰的装甲。

这种轻视航空兵的思想,在日本海军中极为盛行。

别的不说,中国海军在建造了比“凤翔”号大得多的“大鹏”号之后,一些日本海军将领就在嘲笑中国海军,认为中国没有建造主力舰的技术基础,也没有造船能力,所以才会建造这艘航母。

显然,冯承乾不会提醒日本海草,只会在战场上教训日本海军。

虽然战争还没有打响,但是冯承乾没想错过打第一枪的机会。海战不是陆战,抢先开火的一方,往往占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冯承乾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主力决战是,因此更需要掌握先机。

搜索进行了两轮,依然没有找到日本舰队,反到是发现了不少日本商船。

因为离得足够远,所以冯承乾并没有盯住那些商船。

下午四点,冯承乾收到了吴铁生发来的电报。

二十四小时的时限已过,日本当局没有给出任何答复,吴铁生已经通过外长周仁康,向日本驻华大使递交了宣战书,同时让中国驻日大使向日本政府提交宣战书,天黑之前,中国政府就将下令驱逐日本外交人员,而中国驻日外交官也将在同时登上回国的娜轮,中国将在宣战后与日本断交。

再过一个小时,战争就要爆发了。

显然,这个时间点不那么理想。

要知道,在夜间,航母几乎没有作战能力。虽然已经有部分飞行员掌握了夜间在航母上起降的能力,而且中国海军也解决了夜间出动与回收舰载飞机的技术问题,但是飞行员在夜间根本看不清海面的战舰,也就不可能在夜间进行攻击。如果在夜间与日本舰队遭遇,冯承乾能用的就只有数量不占优势的主力舰了。

四点半,冯承乾下令舰队转向。

为了避免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夜间遭遇,冯承乾必须退避。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舰载战斗机的侦察范围不到三百公里,如果特混舰队在夜间继续向东航行,而日本联合舰队也在夜间向西航行1

那么在天亮之前就将遭遇,而冯承乾就得打一场没有多少胜算的战斗。

上半夜,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借这个机会,冯承乾在司令舰桥的椅子上躺了一会。

三月十一日,凌晨两点不到,张东强把冯承乾叫了起来。

半个小时前,在外围巡逻的一艘轻巡洋舰发现了一艘外籍商船,只是当时判断是一艘美国籍船只,因此没有进行驱逐。大约十五分钟前,这艘商船突然发出了一封电报,并且被那艘负责警戒的轻巡洋舰截获。虽然没有办法破绎电报内容,但是轻巡洋舰上的通信军官初步断定,电报使用的是日本海军的密码。

显然,那是一艘伪装成美国商船的日本间谍船。

张东强把冯承乾叫醒的时候,轻巡洋舰已经开火,责沉了那艘没有来得及逃脱的日本间谍船。

只是,特混舰队的行踪也没有秘密可言了。

听张东强讲完,冯承乾没有多说什么,翻出了几张海图,然后沉思了起来。

在八个小时前,也就是三月十日下午六点左右,最后一批执行侦察任务的舰载战斗机返航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日本舰队。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是能够大致断定,当时日本舰队在差不多三百公里之外,也就是仍然在大隅海峡附近。随后,特混舰队以十二节的速度向西航行,也就是航行了差不多一百海里。如果在这个时候,日本联合舰队也向西航行,而且速度为二十四节,那么此时与特混舰队的距离已经不到一百海里了。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很简单,在此之前,日本联合舰队不可能知道特混舰队已经在三月十日傍晚转为向西航行。如果日本联合舰队在收到间谍船的电报之后再向西航行,那么此时还在两百多公里之外。

离天亮,还有五个多小时。

想明白后,冯承乾也松了口气。!。

第十七章 主动与被动

两点半,特混舰队转向到二百三十度,向西南航行,航速依然是十二节。

这是冯承乾在衡量了整个战局,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虽然日本联合舰队在天黑后就全速向西航行的可能行微乎其微,以当时的情况,冯承乾甚至可以直接否决掉,因为日本海军的十艘主力舰都没有夜战能力,而中国海军的六艘主力舰都有夜战经历,但是再小

的可能都不能排除,特别是在日本海军认为吃定了中国海军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排除联合舰队采取冒险战术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冯承乾首先就得考虑避免在天亮前与联合舰队遭遇。

如果继续向西航行,就得把航速提高到十六节以上。

这下,问题出来了。

在凌晨两点,特混舰队离江苏海岸线也就不到两百公里。如果以十六节的速度航行五个多小时,那么到天亮的时候,舰队就进入了危险的近海海域,包括航母在内的七艘大型战舰的航行与机动都将受到限制。

别忘了,在黄海西部,是黄河、淮河等多条河流冲积数百万年形成的浅滩。

显然,继续向西航行,没有多少好处。

此外,冯承乾还得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这就是,如果日本联合舰队没有在天黑后,而是在十一日凌晨,收到了间谍船的电报之后再加速追击,那么特混舰队加速西行,到天亮的时候,与日本联合舰队的距离将超过两百公里。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即日本联合舰队根本没有追过来,而是留在大隅海峡附近,其主要任务不是与特混舰队决战,而是阻止特混舰队靠近朝鲜半岛,那么特混舰队加速西行,到天亮的时候,与日本联合舰队的距离将超过八百、甚至一千公里。

显然,后者超过了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

至于前者,也会限制舰载战斗机的作战能力。

冯承乾非常清楚,与日本联合舰队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是取胜的关键。

这个“适当”就是一百十五公里到两百公里之间。在这个距离上,特混舰队可以非常轻易的摆脱联合舰队,并且使舰载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达到最高,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航空兵的优势。

为此,舰队要么南下,要么北上。

冯承乾没有选择北上,原因有两个。一是北面是山东半岛,而且深入黄海,对舰队的机动范围有很大的限制。二是日本联合舰队的作战目的还不明确,如果其主要任务是击败特混舰队夺取制海权,并且没有获得可靠情报,那么日本联合舰队就很有可能杀向胶州湾,逼迫特混舰队决战,因此北上有可能与联合舰队遭遇。

南下,正好能够避开这个问题。

此外,转为向西南航行,除了能够避免在夜间与联合舰队遭遇,还有一个好处,这就是在天亮之前,特混舰队就能向东航行,然后出动第一

ō侦察机,争取在十一日白天找到联合舰队。

当然,必须把握好转向时机,以及派遣侦察机的时间。

虽然冯承乾算不上是货真价实的海军军人,至少他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对海军就是一知半解,而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对海军的了解也不够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