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1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事实却摆在眼前,现在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敌人肯定已经完成了某种部署,并且足以克制首先发动的攻势。

“接触这次计划的人有多少?”指挥官想到这里,忽然回头看着身后的参谋询问道。

“连您在一起14个。”参谋回答道。

“临时变更主攻地点,由巴基斯坦改为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作为重点佯攻地点。”指挥官想了想说道。

“但,阁下,巴基斯坦是由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的目标,我们的大部分远程打击火力的预存目标都已经设定为巴基斯坦境内主要地点……”参谋一愣,没想到指挥官会在即将开战前更改了战役的战略目标,这样巨大的变更,足以让华盛顿恼怒。

“那就改回来,中国人不会放弃盟友,巴基斯坦肯定有让我们预料不到的准备,把主攻地点改到土库曼斯坦,或许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指挥官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回答了对方的犹豫,听到他的话,参谋犹豫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

※※※

对于周思维来说,如果之前他还能勉强把丁文彦当做下属的话,那么现在,他则将丁文彦定位在一个同事加智囊的位置,甚至更高一些,原因无他,对方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足以让任何对他产生的怀疑化为乌有。

此刻,他快步走在通往康复中心的走廊里,心中则筹划着要将获得的情报如何告诉丁文彦,后者的身体显然还不太能适应繁重的工作,之前连番的奔波让他的健康恢复的并不尽如人意。

转过拐角,走到那间处于角落的单间,周思维熟门熟路的走进去,坐到椅子上,看着丁文彦进行着自己拟定的康复训练。

“美国人至少在边境部署了五万人,作为首次进攻的梯队,你怎么看?”周思维坐在丁文彦的病床前,看着他缓慢的起身,坐下,起身坐下,枯燥的重复这个已经做了一个小时的动作。

“可以预料到的,作为他们认为的鹰派人物的我已经死了,作为绝代名将的殷勇也已经‘阵亡’,至少在美国人看来,他们肯定不需要再掩饰自己的意图。”丁文彦在艰难的完成最后一个起身动作后,疲惫的坐回到病床上,看着周思维说道。

“你说的好像很了解他们一样?”听到丁文彦的话,周思维笑着说道,但是很快的他发现,从丁文彦的眼中却并没有看到丝毫笑意。

“他们也很了解我们,不是吗?”丁文彦看着周思维,认真的说道,“每一任美国总统,实际上都具有他们那个时代生人的鲜明特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生人,受到嬉皮士文化的影响,对于战争有着本能的排斥,而这一任生人的总统,必然会对发动战争保持着本能的排斥。而相比之下,欧洲六十年代的领导人,生活在冷战的铁幕之下,对于对立面具备着最基本的警惕性,所有这一切,导致了卡扎菲没有倒在美国人手下,而倒在欧洲人的手下,所以说,至少对于那个时期的生人,法国人更更喜欢砍脑袋,而美国人更喜欢数脑袋。”

“社会心理学?”周思维瞄了一眼丁文彦床头的简易书架,上面驳杂的图书乍一看让人觉得有点眼花缭乱,其中一本因为放回的有点粗糙,所以格外惹眼。

“战争从来都是人的行为,从来都是……”丁文彦目光深邃的看向远方,默默的说道。

※※※

“每个国家都在研究对方,研究这个民族的个性和行为习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在欧洲,我们这样的机构里的专业人员,足够填满几个足球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看着身边诸多的军官,大声说道。

“阁下,总统希望……”身边,副手看着主席,忽然低声提醒了一句,但却被主席一把手打断。

“我知道他需要什么,为欧洲争取到利益,但这和我们谈的问题并不冲突,我得到的研究机构的资料足够说明一切问题,针对中国人,他们的民族和他们政府的研究,让我知道,贸然的与中国人发生冲突,完全是得不偿失的行为。”主席的声音越发大了起来,似乎是想借机发泄出心中积累的愤怒。

“我们对中国人几个年龄段的领导人,做出了足够详细的研究,他们每个十年都有极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足以让他们对我们相同的政策做出不同的反应。”主席仿佛是想要说服众人一眼,继续辩驳着,可随着会议室大门被推开,他的声音也如同濒死的蝉鸣,戛然而止。

“阁下,刚刚得到总统敕令,您暂时将脱离现在的位置,任总统的军事顾问。”为首的一名年轻军官,丝毫没在意眼前的场合,直截了当的说道,听到他的话,刚刚还寂静的会场,顿时响起一阵嗡嗡声,如此直白的罢免,针对如此位置的军人,似乎已经不能用唐突来形容。

“顾问?好吧,作为军人,我当然会服从这个命令的。”主席看着对方,微微点点头,缓慢站起身,向门外走去,而就在走过宣布命令的军官身边时,他忽然停下脚步,将嘴凑到对方耳边。

“美国人给了你们多少钱?”主席说。

军官仿佛没听到对方的话一样,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等待了片刻之后,缓缓说:“阁下,我想,您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去见总统。”

主席仿佛得到了自己希望的答案,满意的大笑了一声,大步走出房间,而在他身后,负责传达命令的军官对身后的两人使了个眼色,随后跟随着主席离开。

“宣布刚刚下达的命令,法属第六轻型装甲师,法德混成旅……”随着会议室门被关闭,下达命令的声音也被彻底隔绝,听到的命令的内容,主席无奈的摇摇头,缓步向前走去。

※※※

“我们还要在这里多长时间?”殷勇站在房间窗户旁,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迥异于国内的建筑风格,淡淡的询问道。

“首长,总参的建议是,暂时在这里休养,目前国内的情况……”听到殷勇的询问,身后负责殷勇生活的助手欲言又止的说道。

“有困难是好消息,证明至少还有人记得我。”殷勇听到他的回答,丝毫不以为意的说道,而目光再次聚集到前方,那座高高的清真寺和它远远的屋顶。

※※※

巴基斯坦边境城市白沙瓦。

作为一座充满了民族色彩的城市,白沙瓦经历的历史,足够编成一部厚重的宗教和战争全书。对于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来说,战争在他们的记忆里,似乎从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生活其实是战争的一部分。

从佛教兴起,到穆斯林入侵,从英国统治再到现代反恐,白沙瓦的历史写满了战争,但是却在战争中顽强的保留着自己的痕迹。而对于城市的居民来说,战争的阴影时刻在头顶徘徊,让人无法适应,却无法忽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原本已经沉浸在和平多时的居民忽然发现,战争在他们耽于安乐的时候,已经悄然临近,在边境,美国人不断往复飞来的无人侦察机,似乎在用它们单调的嗡嗡声警告着什么。

人们在突然临近的战争面前,再次表现出幼稚而真实的惊慌,似乎再次印证了在战争面前没人能准备好这句名言。

相比于民众的恐慌,白沙瓦地方当局却表现出少有的沉稳和冷静,对于他们来所,战争的到来几可预见——自从中国盟友在中东的意外失利之后,战争的到来已经成为秒表上的倒计时,随着数字的缩短而不断临近。

“美国人在我们前面,至少集中一万个士兵,支持他们的后勤足够把我们的白沙瓦变成一片瓦砾。”议政厅内,原本市长的位置已经被战区指挥官占据,在他周围,簇拥着大量的指挥员,每个人的表情都写满了硝烟前的凝重。

“中国盟友希望我们能坚持三天。”被簇拥在中间的战区指挥官看着众人,缓缓的说道。

“三天?这不可能,单兵作战设备我们只有不足一千套,和他配备的后勤支援系统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前线机场都在敌人的打击范围内,可是我们却没有针对性的防空设施,三天!老天,我们能在首轮打击下保证建制的基本完整,恐怕都很难。”听到战区指挥官的话,一名将领起身抱怨道。

“是啊,和美国人比,我们的武器无异于冷兵器,或许,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战区指挥官看向周围众人,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听到他的话,原本低声议论的众人忽然陷入一片沉寂,目光也集中在指挥官身上。

“比方说,我们选择和谈,或者是……”指挥官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目光中的含义已经很明显了。

“先生,我们不能这么做,如果我们放弃白沙瓦,那么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