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1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灵活的战机,此刻如同一张被卷上天空的白纸,摇晃着,以看似缓慢的速度从天空中落下,机舱内,飞行员终于发现,已经完全停车的引擎和油量表上的闪烁,他犹豫了一下,按下弹射按钮,但却忽略了,在他身后,一直未摆脱的追敌。

一直尾随在身后的J…20成为他逃生的最后一个阻挠,在伞花刚刚弹出的瞬间,J…20呼啸着从身后冲了过来,巨大的冲击力,瞬间掀翻了刚刚打开还有点脆弱的伞花,而后,飞行员刚刚稳定的身体在引力的作用下开始逐渐加速,最终超过了自己的战机,如同石头一样,一头撞向眼前不断放大的水面。

没人清楚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之后,这样的情况却一下子增多起来,交战中,敌人的战斗机却忽然之间仿佛被击中一样一架架从天空跌落,很快,原本充满激烈交火的空域内,就只剩下J…20孤独的身影在寻找着敌人的存在。

终于有人明白发生了什么,在仿佛默契一样的共识下,所有战机都在同一时刻拉高高度,让跳出机舱的敌人,能避免被掀翻伞花的厄运,成功落下。

战斗就在这样的一场预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情况下突然结束了,作为从陆基起飞的预伏战机,也在完成任务之后,意兴阑珊的开始返航,而对于波斯湾内的航母编队指挥官来说,这让人沮丧的消息,却似乎并没有让他萌生哪怕一点点挫败感。

“胜利,有的时候是需要代价的。”指挥官如是说道。“从敌人进退时,一直沿着海岸线往来,就意味着,他们一定想要借助陆地战机的支援,来弥补他们舰载机数量的不足。”

看着身后众人,指挥官一脸事后诸葛亮的意味,向众人介绍道。听到他的话,人群中有人沉默,有人冷笑,有人愤怒。

“那么,我现在该干什么?表彰一下中国人的伟大还是赞扬他们的胜利?”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大声质问道。

“NO,我们仍然要完成我们的目标,击沉中国的航母。”听到对方的话,指挥官微笑着摇摇头,随后说道。

“击沉中国人?用石头吗?”有人嘲讽道。

“如果可以的话!”指挥官丝毫不在意对方的嘲讽,仍然保持着微笑的神态。

※※※

阿拉伯海域,水下二十米

张伟自从建议航母编队撤退后,心里就一直被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所笼罩,打从敌人完成一次出色的预伏开始,这种感觉就一直存在,至今无法消弭。

而在得到航母按时撤退,并且按照预定方案以陆基战斗机伏击敌人来袭战机群的消息后,这种感觉非但没有消失,反倒更加浓烈起来。

在张伟的潜意识里,他并不认为敌人是那种愚蠢到可以轻易被欺骗的角色,甚至说恰恰相反,敌人的老辣程度,尤其是海上作战的能力,绝非中国海军的一些指挥员尅比你。

应该说,现在中国舰队之所以能取得眼前的战果,很大程度上并非海军真正实力所努力得到的,更多的是在大的战略上,为海军铺路而成就眼前的优势,试问,若非陆军远击阿拉斯加,去的白令海峡的控制权,又何来潜艇编队的战术迂回,更遑论出人意料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高招。

可当敌人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就是敌人暴露他们实力的时候。张伟不知道敌人会有什么安排,他只知道,此刻应该让航母远遁,逃离被囚禁的敌人的爪子长度之外,才能重新掌握主动。

“询问总参,我的要求他们答复了没有。”想到这里,张伟抬头向身边人问道,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沉默的摇头。

“告诉航母编队,建议他们还是尽快撤离吧,敌人打通海峡通道又如何呢,保存实力才能重新掌握主动。”张伟思索良久后,说道,听到他的话,通讯员点头,连忙把消息发送出去,但很快,随着一阵阵急促的电报声,通讯员却脸色铁青地看向张伟。

“首长,重要军情……”

第三十七章 美国思维

狭义的战争胜利,是打败敌人,达到作战目的,广义的胜利,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优势堆积,最终让敌人失去发动战争的能力。美国人的目的简单而直接,就是通过一次战役的胜利,直接影响到战争进程的走向。而超级舰队指挥官,就是这个任务的执行者。

不得不说,中国人之前所做的一切,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可以用优秀来形容。但,这不意味着,中国人就一定会凭借这点优势,一直走到胜利的终点。如果说之前对中国人的行动还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的话,那么,当中国人发动金融战时,华盛顿就已经找到了中国人的进攻侧重点。

军事进攻是辅助进攻,真正的目标是金融战的胜利,不得不说,中国人的安排仍然可以用高明来形容,但高明不意味着不可破解,如果说在军事上,中国人的谋略足以弥补双方实力上的差距,那么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美国人的实力强大到足以忽视对方所有的计谋和高明。

赢得金融战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一个战场的胜利,实际上,任何一名高明指挥官,都很清楚,一次战役的胜利并不能决定是,甚至可以锁,一次局部战场的胜利都无法决定胜负,但是,对于善于谋划金融战的美国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消息面,这就如同,所谓的期货操作,风吹草动影响的永远是先影响到屏幕上的指数,其后才是现实中的交易。而当交易真正完成之后,人们才会发现,那所谓的消息,早已经消弭无踪。

作为一名合格的美国将领,指挥官自然清楚,自己的使命所在,他更清楚,从整个海军到每一名士兵,他们所为之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流动的现金。所以,无论代价多大,他必需要为已经处于胜利边缘的美国,提供一次胜利的契机。

正是在这个目的的驱使下,第三批次的作战飞机,从剩余六艘航母的甲板上弹射起飞,为了方便作战,他们甚至没有携带本应必不可少的加油机,而自傲作战飞机升空之后,机群就在命令下分成两个批次,一个批次,是数量庞大的战机群,而另外一个批次,则由十二架携带着AGM防区外导弹的F…35所组成,双方在分离完成之后,采取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方式,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飞去。

相比于奔赴战场的战机群,另外十二架F…35在将自己的飞行高度降低到海平面左右之后,迅速构成一个奇怪的队形——以六架战机为一个平面,高低重叠在一起,而从雷达屏幕上看,他们所形成的角度,与中国人预警机的照射角度近乎相同,这让他们在进入对方的雷达照射范围之后,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

海面,不断反射的杂波将他们很好的隐藏在其中,而编队中,一架战机挂在的电子吊舱,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被发现的保证。

但即便如此,也没人能保证中国人一定不会发现他们,为了避免这一切,编队并没有以最短的直线距离靠近对方的航母编队,而是在调整方向进入远离陆地的海面之后,才迂回向航母编队发起进攻。

后来关于这次突袭的记录有多种记载,相当详实的野史和传闻中,记载着大同小异的细节,内容从中国的远程预警机中有一名美国间谍,到舰队指挥中心内,一名参谋的父亲已经移居美国,结论无外乎将这次事件归结为,舰队中的内奸所造成,而对于内奸的来历,更是离奇曲折。

可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张伟却很清楚,这次的愿意到底在哪里。

F…35编队,在完成两次预定转向后,终于开始向中国舰队所在的方向前进,为了避免被预警机发现,战机的高度已经下降到距离海平面只有五六米的距离,每一个飞行员都很清楚,此刻哪怕有一波海水被掀起吸入到发动机内,结局都是毫无意外的机毁人亡。

而在他们头顶的第二波战机群内,加挂着电子吊舱的战斗机正不断发送出与杂波相似的雷达波,影响着可能存在的雷达扫描。

机群内,每个人都知趣的保持着沉默,在他们心里都很清楚,无论袭击成功与否,他们的结局都只有一个,落入大海,所不同的是,如果计划成功,或许舰队直升机会以为敌人的离开而营救他们,而一旦失败则意味着……

随着与目标的接近,加力开关被迅速打开,喷射着蓝色火焰的F…35将自己的速度瞬间推向了极限的1。7M,海面上,因巨大的速度所产生的气流将海面拉出一道道高高的水墙。远远看去,仿佛一群露出硕大背鳍的海底巨鲨。

头顶,中国舰队预警机终于在再一次扫描中,发现了这群在茫茫海面上迅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