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1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逃过了一劫,幽暗中,有人说了一句话,可是他的话音还未落,一道火光忽然再次闪过,光芒照耀中,一辆布雷德利被瞬间洞穿。

敌人这一次用的是破甲弹,相比于穿甲弹破片的伤害,破甲弹的威力只能用残忍来形容。

完全可以破坏埃布拉姆斯前装甲的弹头,对付布雷德利的装甲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弹头在击穿装甲之后,将高温金属射流射入车内,原本车内幽暗的蓝光一下子被明亮的电焊一般的白光取代,白光仿佛灵动的光蛇,四下攒动着,将每一个活着的生命带入死亡。

布雷德利没有发生爆炸,但在被击中后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而最后,唯一剩下的一辆布雷德利终于无法忍受着一切,调转车头向空旷的荒野中冲去。

车长他们成为唯一的幸存,而就在此刻,他们在电视屏幕上再次看到一个让人惊诧的景象——一个孤独的人影走出黑暗,缓慢的为自己的发射筒换上一枚新的导弹,然后一步步向他们走来。

“所有这一切,只是一名士兵做到?”车长到死都不相信这个答案。

※※※

战争的过程就是强弱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武器或是装备能一直保持恒定的强者地位,也没有哪一个民族一直是恒定的弱者。唯一能保证永恒胜利的,就是超过敌人的高明的战术思想。

而眼前,对于敌人防线发动的袭击,其实就是一次证明中国战术思想远高于敌人的实例。

殷勇之所以敢于相信自己的部队,将他们以无序控制的方式释放出去,其根本原因除了士兵们的战术素养之外,还有一点,是他深刻认识到,目前战场上的强弱对比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当以海空一体为主的立体战争时期,所谓的强弱对比从装备层面上来说一目了然,一名手拿步枪的士兵很难匹敌一辆如同移动武器库一般内外兼修的坦克,一个步兵班在一架武装直升机面前时如同待宰羔羊。

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当那群被盔甲全副武装,骑着战马端着长枪的骑士们以所谓的骑士精神冲向手拿长矛的农夫时,心中除了对自己勇敢的赞扬之外或许还有一些傲慢和自大。

但当农夫手里有了从中国传来的弩之后,一切被瞬间倒置过来,看着没有经受过任何骑士训练的,懒散的,肮脏的农夫,仅仅需要扣动一下扳机,就可以让一位血统高贵的骑士变成一坨尸体,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人也忍受不了的。

但,也阻止不了什么,因为弩的出现,人类的作战模式开始再次被迫做出改变。固定的战术模式被瞬间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简单易行的作战方式。

而历史,通常是如同人类的基因双螺旋一样,循环交替上升的,同样的情况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再次发生。随着高科技武器的发展,士兵又重新回到之前的骑士状态,需要复杂的培养和锻炼,去使用看似强大的高科技武器,先是坦克,之后是飞机,然后是航空母舰,一个又一个的“弩”的出现,不断改变着既有战术,并且围绕新的武器诞生出新的战术。

一直到这种情况被再次打破。

打破这些复杂规矩的仍然是中国人,他们用一贯的,以士兵本身作为考量对象的思想,再次贴身研发出针对士兵的单兵作战武器,让单兵拥有着可以匹敌庞大机械的力量,而当这种力量因简单易学而被士兵所掌握时,一如之前的情况再次上演。

而在这不断的改变中,只有中国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围绕新武器而创造的战术,永远不可能是持久的,而以人本身创造出的战术,才是恒定不变的。

士兵缓慢地将导弹装入发射筒,作为一种单兵可携带的便携导弹,通常一名士兵因为重量的缘故最大只能携带三枚,这个士兵也不例外,本来他准备携带四枚导弹,但班长认为,他能用三发导弹干掉一个目标,就可以找他领个三等功了,不过现在看来,班长的三等功恐怕要翻倍了。

敌人已经逃跑的那辆装甲车让士兵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机会,说实话,打从他埋伏在这里开始,就没想过能抓到这么大一条鱼。当初,为了在这里挖一个大坑,他几乎用光了自己的手雷,不过现在看来,一切都值了。

看着已经被摧毁的两个目标一眼,士兵没有停留,径自走到陷阱旁,大坑里,敌人的坦克因为炮管的支撑,仍然执着的屹立着,不过朝向他的腹部却让士兵知道,敌人想出来恐怕已经很难了。

“有人吗?”士兵对着坦克炮塔的方向喊了一声,他觉得,如果可以的话,自己能抓一个俘虏来证明这一切,班长肯定不会耍赖。可惜,随着士兵喊声出口,坦克里并没有传来预想中的应答声。

士兵不会头脑发热到以一己之力钻进炮塔去抓捕俘虏,实际上,他甚至不敢肯定,如果班长在的话,会不会敢这么干,不过他觉得,自己未必需要为这个问题纠结,在犹豫了一下之后,他举起手里的导弹,瞄向坦克脆弱的腹部。

坦克内,没人有想要出去的想法,尤其在敌人之前喊出那声之后,更没人想要离开这里,他们情愿敌人掀开舱门用枪指着他们,也不愿意先出去承受未知的恐惧,毕竟,没人清楚刚刚那个中国人用中文到底喊的是什么。

一直到士兵再次举起手里的导弹,车内的人似乎才明白了敌人的用意。

“该死,告诉他们,我们投降,告诉他们。”车长大声喊道,头顶上,挂在上面的属下愣了一下,慌忙准备推开舱盖,但急切中,他并没有能做到这一点,他的力量只是在沉重的舱盖上发出一阵低沉的撞击声。

坦克外,士兵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却并没有因此停止手里的活动,因为他觉得,即便自己抓到了俘虏,将他们平安押回去也是个大问题。在想到这点后,士兵按下发射按钮,导弹在数十米外,猛的射出,射向坦克的腹部。

车长最后看到的东西,是视野后方闪烁过的一道光芒,之后,车子猛的一震,身后车腹部的某个位置,忽然闪过赤红的光芒,之后是大量由钢芯穿甲弹破裂后的碎片所组成的一团射流。车长在还未赶到疼痛之前就已经幸运地失去了生命,而在此之后,坦克内陷入一片死寂。

士兵终于决定离开,回到部队的驻地,现在他手里除了一支步枪之外,一无他物,他很清楚,自己靠一支步枪恐怕很难再去的什么成绩,想到这点,他转身向来的方向走去。

口袋里,一块黑色的半硬式的纸卷被逃出来,重新摊开放在胸口,这是在出发前,部队刚刚下发的可以吸收无线电波的吸波涂层,据说,把这个东西盖在心脏部位,可以阻挡生物电波,配合身上穿得防红外作训服,完全可以在敌人眼皮底下晃荡。

“这玩意就是高科技吧?”士兵爱惜的摩挲了一把胸口挂着的吸波涂层由衷地感叹了一句。

※※※

战争开始出现一面倒的情况,敌人的进攻在防线的阻挡下忽然变成一团散沙,那种感觉就如同你一圈打过去,目标却忽然气化,然后整团烟雾将你彻底覆盖。

现在战线上就是这种情况,敌人在面对防线时忽然将自己打散,而后如同渗透一样从各个角落和缝隙渗透进防线,而后,开始鬼魅一般的偷袭和作战。

如果这一切仅仅止步于此的话,那么或许还可以让人忍受,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敌人对各道防线发动袭击之后,地图上出现一幅令人惊愕的景况。

原本仿佛无序作战的敌人,开始有计划的配合起来——通过所有前线支撑点的报告显示,在几分钟前,各个主要据点遭到的攻击开始成倍增加,如果之前他们遭到的攻击基数是一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二,三,甚至更多,相比之下,一些无关重要的防线位置却此后乏人问津。

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敌人开始有步骤地对防线进行分割,穿插之后的分割。

一种典型地,中国式的打法,一种不依靠装备,或者说无论装备如何都可以采纳效尤的作战模式,如果之前还有人对敌人的身份有所怀疑的话,那么此刻没人会再提出异议。

对面的敌人,就是中国人。

“收缩防线,告诉他们,收缩防线,环形防御。”激动中,舰队指挥官对着屏幕大喊道,可就在身边的通讯员准备将命令传达的时候,却被一只手制止住了。

“阁下我想你该明白,一旦防线结成环形防御,无异于告诉敌人,可以用远程打击手段解决问题。”身边,手的主人,参谋长凑过来低声说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