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人无法说no的攻心说话术-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人往往就是因为轻敌,而使对方有机可乘。因此,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懂得先让对方放松防备,然后你再乘虚而入。
  只要是人,都会有弱点。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女性在黄昏时分感情最为脆弱,也最容易被说服。如果你要说服某位女性,最好选择这段时间。
  许多电影和电视剧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傍晚时分,男主角会将女主角约到小河边或林荫道上,再不就是在咖啡馆的一隅细诉心事。
  这时,如你懂得去运用“攻心”说话术向对方进攻,相信她是无法抵挡的。
  古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物势篇》中提到:
  “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生者胜,点面俱到者胜。”也就是说,辩论场合上,口齿伶俐、辞藻丰富、对答如流者,无一不是智慧之辈。
  “攻心”说话术要求说话者必须有深厚的功力,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在唇枪舌战的交锋中,才能展现气势、左右逢源。
  然而,不管你的口才多好,如果你的话不能攻到对方的弱点,那么再快再流利的嘴,也等于是散枪打鸟,只有浪费子弹和力气罢了!
  因此,找出对方的弱点,或者先让对方失去警戒心,他的弱点自然就会出现,这时你再趁虚而入,相信必然会战无不胜。
  如何“恐吓”迟到大王
  人们对说话时的最后一句,印象总是特别深刻,这种“末句放大”的心理作用,在实际谈判或攻心说话时,有很好的效果。大部分的知名演讲家、政治家或是牧师,都懂得这个道理,而且都运用得很熟练,完全没有破绽。
  打个比方,如果你想激励一位经常迟到的员工,你一再对他说:
  “为了你自己的前途和饭碗着想,就不要再迟到了!”
  而他总是听完就忘,过几天又照常迟到。
  这时,你不妨换个方式对他说,也就是把他最在意最害怕的重点放在最后:
  “如果你再继续迟到,我保证你一定会被开除、领不到年终奖金、回家吃自己……”
  相信他听了,会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心里也会特别对“开除”、“回家吃自己”这些句子印象深刻,进而产生恐惧,然后激发出动力,再苦也要准时起床。
  心理学家表示,每个人都会对谈话的最后一句印象最深刻,因此,如果你在谈话快结束时,出现发人深省的句子,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成语“朝三暮四”便是最好的实例。
  古时候有人养了一只猴子,每天给它吃香蕉。后来这人家道中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饲养猴子,便决定和猴子商量,并对它说:“我每天早上给你吃四根香蕉,晚上给你吃三根香蕉,怎么样?”
  猴子听了后,不高兴地又是抓耳又是摸脸,吱吱乱叫以示抗议。
  这时,主人换了方式说:
  “那每天早上给你吃三根香蕉,晚上给你多一根,吃四根香蕉,怎么样?”
  猴子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
  猴子也和人一样,只注意到后面的香蕉比较多,就很高兴了,不管实际数量总合是否一样。我们小时候也许都经历过这样的事,父母拿着几块糖问:
  “你们说,我手中的糖果是一块还是两块?”
  我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两块”。
  父母又问:
  “你再看一遍,我手中的糖果是两块还是三块?”你又毫不迟疑地说“三块”。
  这就是语言妙不可言之处,那时候的我们不懂世事,只能从父母的声音和表情去揣摩,而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一句话的最后几个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临出门前,太太絮絮叨叨地叮咛:“气象预报说今天会下雨,带把伞吧!”
  你一定会不屑地说:“天气明明这么好,怎么会下雨呢?”
  太太会坚持说:“可是气象局真的说会下雨。”
  最后你拗不过她,很不情愿地拿把伞出门,结果一整天下来,根本没有飘下一滴雨来,于是你经常会把雨伞丢掉,不是放在办公室,就是丢在公车或捷运上。
  事实上,气象局之所以会让家庭主妇误以为一定会下雨,可能是由于天气预报员的语气所导致的。通常,预报天气一般是说“某某地方可能会下雨”而不是说“可能下雨的地方是某某处”。
  这两句话乍听内容一样,可是给人的印象和感觉,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般人听了第一句,不管前面的地方说的是哪里,印象就记着“会下雨”这个讯息,潜意识里也会开始想着要带雨具或雨伞,以免淋雨而感冒。
  而第二句话,因为把“下雨”放在前面,而把地名放在后面,除非是提到你居住的地区,否则你潜意识中就会自动删除这个与你无关的讯息。
  这种语意心理学的作用,在广播中也常被采用。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有这样的事例发生。
  有一位电台播音员发布救济物资的配给命令,他开始是这样说的:“发放棉衣的地区有某某地区、某某地区。”结果到指定地点领取棉衣的人寥寥无几。第二次广播时他换了一种说法:
  “某某地区和某某地区,现在配发御寒的棉衣,数量不多,发完为止。”结果所有的人听了,都挤到离自己最近的发放点去询问或排队。由此可见,光是表达方式,就可以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美国的演讲大师卡内基年轻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大学毕业后,卡内基在一家公司当推销员,他每天必须搭车到南萨克斯州去推销。这天,他来到车站,由于这里不属于他的业务区域,距离开车时间也还有两个多小时,他便在车站附近来回踱步,并且表情十足地朗诵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中的台词:
  “可以看见那短剑,锋芒朝向这里……你要我去握它吗?……我没有办法,只能看见它,这把短剑……”
  当他正陶醉在剧情里时,一位巡逻的警察突然朝他走来,厉声责问他:“你的行动举止很可疑,你想抢劫列车吗?”卡内基被问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原来,附近列车上有一位女孩,一直听见他在念着“短剑,短剑……”,下意识觉得他是个拥有短剑等凶器的坏人,于是就报了警。
  因此,你如果有某些重要讯息要传达给某人,切记一定要把这些讯息放在最后,因为,最后这个位置自然会有“放大”作用,让人印象深刻、不听也不行。
  法拉奇式的采访
  奥莉亚娜法拉奇是意大利着名的女记者,也是当代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曾经采访过无数的政府要人,深入无数战火纷飞的战场进行实地采访。
  60年代美国进攻越南时,她在越南战场上出生入死,留下了许多着名的报导。
  法拉奇称得上是真正的说话高手,在西方“法拉奇式的采访”受到许多人的崇拜。
  此外,她还是一名优秀的文学家,以《易子议》一书闻名于意大利文坛,但她最自豪的仍是她的高超说话术,这些成就使她荣冠“政治记者之母”的美名。
  她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就在于她善于运用“精准攻心”的语言策略来对付各种被采访者的诡辩。
  她曾经说过:“我的秘诀是开门见山地打开气势,然后给对方最致命的一击。”
  伊朗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在盛行伊斯兰教的东南亚地区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神圣者,伊斯兰教徒遍布世界各地,谁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位老者。
  法拉奇第一次采访霍梅尼时,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要告诉你,先生,你是伊朗的新沙皇。”
  在采访这位脾气古怪的老头之前,为了尊重对方的宗教习俗,她不得不违心地穿上伊朗妇女的传统装束,身披长纱,把全身包裹得像一个密实的大粽子。
  但法拉奇却一直认为,存在于服饰后面的不单是保持一种古老习俗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女性的政治地位问题,她内心对这种以宗教之名而行强迫之实的做法非常不满,但为了顺利采访到这位宗教领袖,她还是穿上了这种服装。
  霍梅尼被这位泼辣的女记者的第一句话给击中了要害,内心恼怒不已,但法拉奇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继续说:
  “先生,我被人强迫穿上这身衣服来见你,你明白强迫的含义吗?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强迫那些妇女遮掩自己,把丰满的躯体隐藏在既不舒服也不漂亮的服装里,让妇女们无论工作或是行走都极不方便?在你的国家,妇女们和男子是平等的,她们和男子一样参加战争、受训、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