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剑-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竟是黄金混和了其他五金所铸,剑身上一道血痕,发出
碧油油的暗光,极是诡异。
观看良久,心中隐生惧意,寻思金蛇郎君武功如此高强,
当年手持此剑横行江湖,剑刃不知已饮了多少人血。这一道
碧绿的血痕,不知是何人身上的鲜血所化?是仁人义士,还
是大奸大恶?又还是千百人的颈血所凝聚?
持剑微一舞动,登时明白了“金蛇剑法”的怪异之处,原
来剑尖两叉既可攒刺,亦可勾锁敌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
伤敌,比之寻常长剑增添了不少用法,先前觉得“金蛇剑
法”中颇多招式甚不可解,原来用在这柄特异的金蛇剑上,尽
成厉害招术。
舞到酣处,无意中一剑削向洞壁,一块岩石应手而落,这
金蛇剑竟是锋锐绝伦。他又惊又喜,转念又想:“金蛇郎君并
未留言赠我此剑,我见此宝剑,便欲据为己有,未免贪心,还
是让它在此伴着旧主吧。”提起剑来,奋力向石壁上插了下去。
这一插使尽了全力,剑虽锋锐,但剑身终究尚有尺许露在石
外,未能及柄而止。剑刃微微摇晃,剑上碧绿的血痕映着火
光,似一条活蛇不住扭动身子,拚命想钻入石壁。
再看石壁上那“重宝秘术,付与有缘,入我门来,遇祸
莫怨”那十六个字,不由得怔怔的出了神,心想这位金蛇前
辈不知相貌如何?不知生平做过多少惊世骇俗的奇事?到头






来又何以会死在这山洞之中?
他金蛇剑这么一插,自知此时修为,比之这位怪侠尚颇
有不及,对《金蛇秘笈》中所载的武功,更增向往,而不知
不觉间,心中对这位怪侠又多了几分亲近之意。出得洞来,又
花了二十多天功夫,将秘笈中所录的武功尽数学会了,其中
发金蛇锥的手法尤为奇妙,与木桑道人的暗器心法可说各有
千秋。
读到最后三页,只见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口诀,参照前面
所载,有些地方变化精奥,颇增妙悟,但一大半却全不可解。
埋头细读这三页口诀,苦思了两天,总觉其中矛盾百出,必
定另有关键,但把一本秘笈翻来覆去的细看,所有功诀法门
实已全部熟读领会,更无遗漏。他重入山洞,细看壁上图形,
仍是难以索解。
这天晚上,他因参究不出其中道理,在床上翻来覆去,始
终睡不安稳,只见窗外一轮明月射进室来,照得满地银光,忽
想:“我混元功早已练成,为了这部金蛇秘笈,却在山上多耽
了两个月功夫,只怕师父久等不至,为我担心。师父曾说金
蛇郎君为人怪僻,他的书观之无益。我一时好奇心起,学了
书上武功,师父说不定会大不高兴。我又何必苦思焦虑,去
探索这旁门功夫中的不解之处?”
但他武学修为既到如此境界,见到高深的武功秘奥而竟
不探索到底,实所难能,心想:“眼不见为净,我一把火将它
烧了便是。”主意已定,下炕来点亮油灯,拿起秘笈放在灯上
焚烧。但烧了良久,那书的封面只薰得一片乌黑,竟是不能
着火。






他心中大奇,用力拉扯,那书居然纹丝不动。他此时混
元功已成,双手具极强内家劲力,这一扯力道非同小可,就
是铁片也要拉长,不料想这书居然不损,情知必有古怪,细
加审视,原来封面是以乌金丝和不知甚么细线织成,共有两
层。他拿小刀割断钉书的丝线,拆下封面,再把秘笈在火上
焚烧,这一下登时火光熊熊,把金蛇郎君平生绝学烧成了灰
烬。
再看那书封面,夹层之中似乎另有别物,细心挑开两层
之间连系的金丝,果然中间藏有两张纸笺。
一张纸上写着:“重宝之图”四字,旁边画了一幅地图,
又有许多记号。图后写着两行字:“得宝之人,务请赴浙江衢
州石梁,寻访女子温仪,赠以黄金十万两。”心想:“这话口
气好大!”只见笺末又有两行小字:“此时纵聚天下珍宝,亦
焉得以易半日聚首?重财宝而轻别离,愚之极矣,悔甚恨甚!”
凝思半晌,不明其意。
另一张纸笺上写的,却密密的都是武功诀要,与秘笈中
不解之处一加参照,登时豁然贯通,果然妙用无穷。
他眼望天上明月,《金蛇秘笈》中种种武功秘奥,有如一
道澄澈的小溪,缓缓在心中流过,清可见底,更先半分渣滓,
直到红日满窗,这才醒觉。只是这些武功似乎过份繁复,花
巧太多,想来那是金蛇郎君的天性使然,喜在平易处弄得峰
回路转,使人眼花撩乱。
经此一晚苦思,不但通解了金蛇郎君的遗法,而对师父
及木桑道人所授诸般上乘武功,也有更深一层体会。
他望着两页白笺,一堆灰烬,呆呆出神,暗叹金蛇郎君






工于心计,一至于斯,故意在秘笈中留下令人不解之处,诱
使得到秘笈之人刻意探索,终于找到藏宝地图。如果秘笈落
入庸人之手,不去钻研武功的精微,那么多半也不会发现地
图。他把两张纸笺仍然夹在两片封面之间,再去山洞取出金
蛇剑来,练熟了剑法,才将金蛇剑插还原处。
又过两日,袁承志收拾行装,与哑巴告别。他在山上住
了十年,忽然离去,心下难过。大威与小乖颇通灵性,拉住
了吱吱乱叫,不放他走。袁承志更是难分难舍。哑巴带了两
头猩猩直送到山下,这才洒泪而别。
袁承志艺成下山,所闻所见,俱觉新奇,只见一路行来,
见百姓人人衣服褴褛,饿得面黄饥瘦。行出百余里后,见数
十名百姓在山间挖掘树根而食。他身边有些师父留下的银两,
却也无处可买食物,只得施展武功,捕捉鸟兽为食。又行数
十里,只见倒毙的饥民不绝于途,甚感凄恻。
行了数日,将到山西境内,竟见饥民在煮了饿死的死尸
来吃,他不敢多看,疾行而过。
这一日来到一处市镇,只见饥民大集,齐声高唱,唱的
是: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幕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教大家都欢悦。”
一名军官带了十多名兵卒,大声吆喝:“你们唱这种造反
的歌儿,不怕杀头吗?”挥动鞭子,向众百姓乱打。
众饥民叫道:“闯王不来,大家都是饿死,我们正是要造






反!”一拥而上,抓住了官兵,有的打,有的咬,登时将十多
名官兵活活打死了。
袁承志见了这等情景,心想:“无怪闯王声势日盛。百姓
饥不得食,也只好杀官造反了。”向一名饥民问道:“这位大
哥,可知闯王是在哪里,我想前去相投。”那饥民说道:“听
说闯王大军眼下在襄陵、闻喜一带,不久就要过来。我们大
伙也正要去投军呢。”袁承志又问:“刚才听得大家唱的歌儿
甚好,此外还有没有?”那饥民道:“还有好多呢。那都是闯
王部下的李公子所作。”于是又唱了几首,歌意都是劝人杀官
造反,迎接闯王。袁承志沿途打听,在黄河边上遇到了小部
闯军。带兵的首领听说是来找闯王的,不敢怠慢,忙派人陪
他到李自成军中。
闯王听得是神剑仙猿穆人清的弟子到来,虽在军务倥偬
之际,仍然亲自接见。袁承志见他气度威猛,神色和蔼,甚
是敬佩。闯王说他师父去了江南,想是穆人清在言语中对自
己这爱徒颇为奖许,是以闯王对他甚加器重,言下颇有招揽
之意。
袁承志听得师父不在,登时忽忽不乐,再问起崔秋山,则
是和穆人清同到江南苏杭一带筹措军饷去了。袁承志说要去
寻师,禀明师父之后,再来效力。闯王也不勉强,命制将军
李岩接待,又送了五十两银子作路费。袁承志谢过受了。
那李岩虽是闯军中带兵的将官,但身穿书生服色,谈吐
儒雅。原来他是前兵部尚书李精白之子,本是举人,因赈济
灾民,得罪了县官和富室,被诬陷入狱。有一位女侠仰慕他
为人,率领灾民攻破牢狱,救了他出来。那女侠爱穿红衣,众






人叫她为红娘子。李岩实逼处此,已非造反不可,便和红娘
子结成夫妇,投入闯王军中,献议均田免赋,善待百姓。闯
王言听计从,极为重用。闯军本为饥民、叛卒所聚,造反只
不过为求一饱,原无大志,所到之处,不免劫掠,因之人心
不附,东西流窜,时胜时败,始终难成气候。自得李岩归附,
李自成整顿军纪,严禁滥杀奸淫,登时军势大振。
李岩治军严整,又编了许多歌儿,令人教小儿传唱,四
处流播。百姓正自饥不得食,官府又来拷打逼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