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纽约时报书评100年精选-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着价值18,000美元进口西服和英国手工制作的鞋子,就事实而言,谢尔曼看起来像个暴发户和装腔作势的人。穿着“运动衫和一种妻子常会选来与之相配的棕色裤子”的侦探,显然代表了太多权威。另外还有穿着“破损的花呢裤”的教授们以及穿着跑鞋的黑人。每个人都有点怪异。对乌尔夫先生来说,很难想象书中的人物只为遮羞而穿衣。他总认为衣服是一种选择,一种表达,来说明人物的愚蠢之处、缺点或谎言。书中有关衣服和外表的描写如此之多,人们会很容易认为作者只有这些需要说。

  小说家经常努力通过描述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他们的改变。乌尔夫先生也有这方面的倾向,但他更多地是描述外表和表面现象。结果是,我们认为或不认为谢尔曼改变并不重要(幸运的是,我们不认为他改变了)。我们知道他穿过了这些篝火就足够了。

  这种奇怪的回味也许部分地因为书中的人物都无法脱离作者的意愿而独立存在,没有人有足够的深度超越其口音、衣着、阶级或现状,没有人会发生可信的变化。他们都是时尚或其他外部力量的受害者。故事的有趣之处,也是它能量的来源在于,看乌尔夫先生把一个个可怜的人物解剖开来,而且他擅长这样做,有时做得真出色,无论这个人物是个社会女主管,或是为了阿拉伯人的利益乘包机去麦加的犹太商界巨人。但事过之后,当发现人人(当然除了你和我)都很可怜时,这有趣之处便变得苦涩。恶意是一种很强的调料,但大多会毁掉牛排,乌尔夫先生距离此也不远了。

  (弗·康罗伊,1987年11月1日)  


 天灾——《乐队仍在演奏》,蓝迪·希尔兹着
  《乐队仍在演奏》的作者蓝迪·希尔兹,是《旧金山记事报》的记者,自从1983年以来一直在跟踪调查爱滋病,在这本书中他几乎是逐日带领我们经过了对爱滋病前5年的曝光及人们的反应——迷惑和恐惧,不承认其存在,漠不关心,以及勇气和决心。

  在一开始,希尔兹写道,医生和科学家(除了少数富于勇气和献身精神的人以外)对这种流行病没有足够的重视。“因为他们认为研究这种同性恋的感染的疾病,不会为他们带来多少好处。”流行病学家们面临严重的资金紧张和人手不足,经过经年累月的迟延,他们才把这种人们知之甚少的皮肤癌和奇怪的感染病例与难以捉摸的爱滋病毒联系到一起,一步步地去探索病毒的传染链,明白其最终原因是一种新的性病毒,通过精液和血液传染。

  甚至在人们已初步接触到爱滋病的实质大规模的传染己成为现实威胁时,希尔兹先生以详尽的记录证明,里根政府却对科学家和内科医生们的呼吁置之不理,无情地削减研究基金,派其情报首脑去国会进行误导,说什么研究人员已享有他们所需的一切。

  与此同时,作者注意到,同性恋社区领导人(和别人一样)“也对这种病玩弄政治手腕,置人种的存亡问题而不顾,却大讲政治教条”。公共传媒对此病毫无兴趣,避免刊载广播此类故事,直到1985年电影明星洛克·哈德逊死于爱滋病,才开始关注起来。

  这一论点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希尔兹先生在对公众的冷漠和生命的失去而义愤填膺的同时,也高估了如果早期着手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不管怎样,大规模的爱滋病爆发都有可能,因为爱滋病在稳定持续地感染别人——他们不知自己已被感染,而且可以把病毒传染给他人,经过几年后症状才出现。

  但这仅是希尔兹先生要讲述的5个方面之一。他还讲到了流行病学的研究——医学界辛辛苦苦寻觅到一些线索,殚精竭虑地拼凑出对各个案例的综合分析。书中还有人文故事:某些具体爱滋病患者的焦的,恐惧,愤怒,不承认,痛苦的忍受和悲惨的死亡。还有他们的朋友,情人的痛苦,以及整个社区恐慌的增长。

  这本书还有医务治疗的故事,内科医生竭力治疗和护理爱滋病患者——拼命地比较医务记录,在医学杂志上搜寻有关线索,争夺床位和其他资源。

  这里也有科学研究的故事,讲述科学家们如何最终对爱滋病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病毒的确认,以及对抗体的测试。最后,很大一部分是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汇述,社会反应和爱滋病对其他各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希尔兹先生全盘告诉了我们——但他以编年体方式同时讲述5个互不相联的话题使其内容更缺少整合性。

  读者被细节搅得头昏脑胀,书的护封上说希尔兹先生除了凡年来每日的跟踪调查爱滋病外,还在12个国家进行了500多次采访,并发掘出几千页政府文件。他似乎把所有的材料都用上了。读《乐队仍在演奏》,有时感觉在看一幅硕大无比的马赛克画,一次只能看一块。

  最后一点,也是令人十分不舒服的是,书中缺失了一些人物。那些静脉注射吸毒者和其性伙伴——这一部分人大多是穷人,黑人,或西班牙裔——他们现在构成了第二拨众多的爱滋病患者,而且未来患病的一大部分都会是他们。希尔兹先生只对他们有过几段描述,既没有病例报告,也没有关于人数方面的记载。

  不久前,史蒂芬·约瑟夫大夫——纽约市健康委员会总干事,公共健康官员中最老练,最富有人性的一位——描述了爱滋病的未来发展趋势。1991年纽约市成千上万的爱滋病患者绝大部分人会是黑人和西班牙裔人中的静脉注射吸毒者,其性伙伴及子女。

  但是,有人问,这两个受到更多压迫的少数民族会推动整个国家,我们其他人会提供必要的帮助吗?这里有一段长久的停顿。“是啊,”约瑟夫大夫轻轻地回答,“我们会发现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乐队仍在演奏》讲述的正是过去的7年中我们是什么样子。这就是这本书所表现出的恐怖和其力量所在。

  (H·J·盖革,1987年11月8日)  


 一个外表漂亮,不长脑子的家伙——《兔子安息了》
约翰·厄普代克着
  以这部挽歌般的作品煞尾,约翰·厄普代克的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回想起来是野心勃勃的兔子四重奏——《兔子,跑吧》(1960),《兔子归来了》(1971),《兔子发财了》(1981),和现在的《兔子安息了》——终于结束了。千百次地重复过“兔子”这个单词,而现在仅仅只是“够了”。这是在佛罗里达一家医院的心脏护理中心,对兔子所作的直率而又含蓄的判决,带有告别辞的意味,而又让人不可捉摸。就如兔子的大夫告诉他妻子的那样:“有时死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医学高速发展的20世纪,仅仅是植物人的生存状态也可被定义为生命,我们对生死的界限都不那么肯定了。

  《兔子安息了》在约翰·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中,要算是思想性最浓厚,读起来最费力的一部。它的富有挑战性的主题——我们每人自身的死亡种子的开花和结果——在哈里·塔斯特伦(即兔子)的第一句话中就被点了出来。

  他此时已55岁,超重40多磅,和妻子在佛罗里达州处于半退休状态,在等他的儿子纳尔逊和其一家乘飞机来看望他时,他突然感到自己的死亡正日趋逼近,“就象一架飞机慢慢显形”。我们处在罗纳德·里根麻木化统治的最后一个年头——“万物都四分五裂,飞机、桥梁,8年中 ,没有人去理会储存,投机赚钱,债台高筑,相信上帝。”

  小说开篇以重音弹出的死亡音符,回响在整部作品里,并使这个家庭危机的故事浸透了一种不寻常的伤感力。在以前的小说里,特别是在《夫妇》(1968)中,约翰·厄普代克将人的身体作为性爱本体来探索,而现在他以更详细的笔触,将身体作为死亡载体来描写。我们事实上已开始体会到哈里·埃斯特伦在听到丧钟敲响时的惶恐感:身体可怕地终结,其元素成为其他竞争着的身体的一部分,“你在流逝的时间中占有一段位置,然后退出,让位吧,这是你能做的体面事情。”

  当我们注视着兔子急速下降的轨迹时,会想起叔本华对行走所下的定义,“控制倒下”。小说中有一段对血管整形手术的描写,以约翰·厄普代克典型的详尽的不厌其烦的刻画方式,可能对我们中的疑病症者和非常注意自己身体状态的人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我怀疑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