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鹏的话里充满了无奈,但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据了解,文史类专业的博士生大多对就业信心不足,原因是受专业限制,就业面太窄了。
热门专业的找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严家毅是2003年毕业的博士,回忆起找工作的情形也是一肚子苦水。严家毅是学经济的,快毕业时满以为学的是热门专业,找工作绝对没问题。第一次去招聘会就给了他迎头一棒:他开出的月薪是5000元以上,企业表示无法接受。此后几经周折才总算找到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月薪不过3800元。
据华东师范大学毕分办的屠老师透露,该校2004年毕业的300多名博士中,能够进入企业的不到一成,大部分人的就业方向都是高校或政府机关,还有好一些直到毕业离校都还没有落实就业意向。企业对于博士学位已经越来越不感兴趣了,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没有必要把拥有多少博士当作炫耀的资本。
一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说:“很多博士开口就是月薪5000元,甚至1万元,觉得他的文凭应该值这个价。这可能不太现实。凭我的工作经验,一些博士有很强的优越感,心高气傲,工作又很浮躁,人际关系也不容易处理好,还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动不动就跳槽,这些都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说实话,有时候他们的工作成绩还不如本科生出色。”
根据中华英才网2004年上半年薪酬报告,不同工作年限的硕士生平均年薪为65948元,而博士生的平均年薪只有61573元,比硕士生低4375元,相比MBA68245元的年薪而言,更是低了6672元。而博士的月薪中位数和本科生比较起来,也不过只高出区区917元。依此看来,如果想通过考博士得到更高的薪水,那只能是镜花水月了。
所以,从上面这些数据和事例可以看出,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如果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考研或考博,那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的时候只会更加找不到工作;如果是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得不到满意的薪水而考研或考博,那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时候所能找到的工作只会更加令人失望。

/* 84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三部分
考研的成本核算


 
考研的成本核算
如果说读研究生是一种投资,上文谈到了这种投资的产出,现在我们不妨再来算算投资的成本。由于地域、学校、专业等方面的差异,读研究生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出入,所以只能大致估算一下。
先算算考研的成本:买专业课书籍和公共课书籍资料的费用1000元左右;英语政治辅导班花费1000元左右;去有关学校听专业课花费1000元左右;为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外租房半年,房租水电费每月250元,半年共1500元;考试报名费、材料邮寄费等合计200元;参加复试的来回差旅费大约500元。这样算下来,考研的经济成本就已经有5200元。这还不包括考研时巨大的心理成本和考前大量的时间成本。
再来看看读研究生期间的费用:每年学费6000元(公费研究生学费只要3000元左右,但公费研究生的比例已经非常小,而自费研究生每年学费大都要8000元以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每年要3。4万。另外,有消息显示,2006年研究生将全面收费,三年的学费至少将在2万元以上);每年住宿费1200元;每月生活费、书籍费500元,除去寒暑假,以一年10个月计算,共计5000元。按照这个数字,三年下来共花费36600元。
成本核算不但应该计算积极损失,还应该包括消极损失,即应得而未得的合理预期收入,也就是所谓的误工费。如果本科毕业以后没有读研究生而直接参加工作,假定第一年平均月薪1800元,第二年平均月薪2500元,第三年平均月薪3500元,则三年共收入93600元。加上前面的两项费用,共计135400元。
面对13。54万的成本,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投资读研究生吗?如果研究生毕业以后月薪比本科生高出1000元,那就需要用11年的时间才能赚回这笔成本!更何况当本科生工作到第四年月薪4000元以上的时候,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可能只有2500元甚至更低的月薪。

/* 85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三部分
硕士不硕,博士不博


 
硕士不硕,博士不博
还有一些人想读研究生并不只是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是想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能胜任以后工作中将要面临的重任。抱着这种心态去考研当然是无可厚非也是很值得让人学习的,但是,好的出发点不等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读完硕士或博士并不等于工作能力更强。
如今很多研究生不过是导师的廉价雇工,整日帮导师从事一些简单而机械的工作,得到的薪水低得可怜,能力也很难得到什么锻炼。还有很多研究生自以为有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就进了高薪的保险柜,不但没有钻研学术,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到头来不过是将一年又一年的青春荒废掉。有些人本科四年都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研究生三年或者两年时间里又能学到什么呢?
“在我们看来,博士虽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我们更会选择像本科生、硕士生中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郭先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他说,每到招聘时,他们就会收到不计其数的简历。以前是本科生居多,硕士生抢手,今年一下子有十几个博士生来应聘。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通知一个博士生来面试。“企业用人很务实,适合才是最好的,学历高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学历高不代表能力强。”
《北大毕业等于零》一书的作者王文良先生在一次讲座中也谈到了博士学位和工作能力的问题:
《北京人才市场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生本科毕业的时候觉得学历太低,于是决定报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他仍然觉得学历太低,于是考了博士。等他读完博士再去找工作的时候,发现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还是很困难,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就抱怨:“谁能告诉我,我怎么能走出这个误区?”我在演讲的时候经常举这个例子。我觉得,博士把学历看得太重了,我有了博士学位就该怎么样,现实生活当中未必。我在格林科尔做销售总监的时候,我的下属当中有很多博士,而且年龄比我大,工作经验比我丰富。在销售这一点上他们不如我,我依然可以做他们的上级,做销售总监,而他们有的可能做销售经理,有的比经理还要低,做一个专员,虽然他是博士,而我只是一个本科生。
读研究生不一定能够让自己更有能力,而如果本科一毕业就参加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能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锻炼,除非他主动放弃这种锻炼。
假如有两个能力差不多的人,其中一个本科毕业后留在学校读研究生,而另一个成为了某公司的职员。读研究生基本上没什么压力,很多课都可以逃,期末考试可以随便应付,毕业论文要想及格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这个选择读研究生的人可能在睡懒觉、打麻将、看影碟之中度过三年光阴。
而工作的压力却要比读书大得多,老板既然花钱请了你,他就总会觉得这笔钱可以买你做任何事情。就拿业务员来说,这个月完成了10万的业务额,老板下个月就会给你15万的任务。当你下个月完成了15万,再下个月的任务可能就变成了25万。这种压力虽然让人丝毫不敢懈怠,但却足以让一个人得到充分的锻炼。于是,三年以后,读研究生的那个同学除了有一纸硕士文凭,可能什么都不会;而那个参加工作的或许早已成为了企划经理或者市场总监。
于是,很多硕士生或者博士生毕业以后成为了自己几年前本科阶段某位同学的下属,甚至可能曾经的同学早已开了公司,自己却只能将硕士或博士学位作为进入他们公司的资本。我原来在一家IT公司上班的时候,一位中学同学读完了两年制的研究生,带着求职材料志在必得地来深圳找工作。他在网上投了很多材料,而且每天都要去人才大市场,可一直没有公司通知他面试。后来我只好以权谋私,将这位同事招进了我当时任职的公司,在我负责的部门担任一名普通的职员。后来我自己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相继又有几位昔日的同学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想加入我的公司。
在网上曾看到过一篇叫做《读研究生让我心虚》的文章,作者对中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深入的批判。以下是文章中的部分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