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蒙下列,不敢有辞,愿君慎疾加餐,重爱玉体。”'六' 
  注'一'言可任也。 
  注'二'续汉书曰:“三公东西曹掾四百石,余掾比二百石。”归犹谢也。 
  注'三'此上二句,周易之系辞。与音预。 
  注'四'前书丁宽受学于田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东矣。” 
  是先师谢弟子。 
  注'五'韩诗外传曰“孔子行,见嚱鱼哭。孔子曰:‘子非有丧,何哭悲也?’嚱鱼曰:‘吾少而好学,周流诸侯,以没吾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见者亲也。’孔子曰:‘弟子识之。’于是门人辞归者十有三”也。 
  注'六'史记曰:“伏闻太后玉体不安。”君子于玉比德,故以言也。 
  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一' 
  注'一'东观汉记曰:“荣为太常,元卿来候荣,荣诸弟子谓曰:‘平生笑尽气力,今何如?’元卿曰:‘我安能知此哉!’”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踰八十,自以衰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乘舆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骠骑将军东平王苍以下及荣门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执业,每言辄曰“大师在是”。'一'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其恩礼若此。 
  注'一'东观记曰“时执经生避位发难,上谦曰‘大师在是’”也。 
  永平二年,三雍初成,拜荣为五更。'一'每大射养老礼毕,帝辄引荣及弟子升堂,执经自为下说。'二'乃封荣为关内侯,食邑五千户。'三' 
  注'一'三雍,宫也,谓明堂、灵台、辟雍。前书音义曰:“皆睰天人雍和之气为之,故谓三雍。”五更,解见明纪。 
  注'二'下说谓下语而讲说之也。 
  注'三'东观记曰:“荣以尚书授朕十有余年。诗云:‘日就月将,示我显德行。’乃封之。”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土。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黙茵、帷帐、刀□、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黙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頉茔于首山之阳。'一'除兄子二人补四百石,都讲生八人补二百石,其余门徒多至公卿。'二'子郁嗣。'三' 
  注'一'首阳山在今偃师县西北也。 
  注'二'华峤书曰:“荣弟子丁鸿学最高。” 
  注'三'华峤书曰:“荣长子雍早卒,少子郁嗣。” 
  论曰:张佚讦切阴侯,以取高位,危言犯觽,义动明后,知其直有余也。若夫一言纳赏,志士为之怀耻;'一'受爵不让,风人所以兴歌。'二'而佚廷议戚援,自居全德,'三'意者以廉不足乎?昔乐羊食子,有功见疑;西巴放麑,以罪作傅。'四'盖推仁审伪,本乎其情。君人者能以此察,则真邪几于辨矣。'五' 
  注'一'秦兵围赵,时鲁仲连在赵,因说令退兵。平原君赵胜乃以千金为仲连寿,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能排患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去,终身不复见。见史记也。 
  注'二'诗小雅角弓篇曰:“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风人犹诗人也。 
  注'三'佚谏云“当用天下之贤才”,而乃自当其任,故曰“自居全德”。全德言无玷缺也。庄子曰“是谓全德”也。 
  注'四'并解见吴汉传。 
  注'五'几,近也,音钜依反。 
  郁字仲恩,少以父任为郎。敦厚笃学,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常数百人。 
  荣卒,郁当袭爵,上书让于兄子泛,显宗不许,不得已受封,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一' 
  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二'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注'一'东观记曰“永平十四年为议郎,迁侍中”也。 
  注'二'华峤书曰“帝自制五行章句”,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宣明殿在德阳殿后。东观记曰:“上谓郁曰:‘卿经及先师,致复文雅。’其冬,上亲于辟雍,自讲所制五行章句已,复令郁说一篇。上谓郁曰:‘我为孔子,卿为子夏,起予者商也。’又问郁曰:‘子几人能传学?’郁曰:‘臣子皆未能传学,孤兄子一人学方起。’上曰:‘努力教之,有起者即白之。’”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诏□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郁数进忠言,多见纳录。'一'肃宗即位,郁以母忧乞身,诏听以侍中行服。'二'建初二年,迁屯骑校尉。 
  注'一'东观记曰:“皇太子赐郁鞍马、刀□,郁乃上疏皇太子曰:‘伏见太子体性自然,包含今古,谦谦允恭,天下共见。郁父子受恩,无以明益,夙夜臱惧,诚思自竭。愚以为太子上当合圣心,下当卓绝于觽,宜思远虑,以光朝廷。’”注'二'华峤书曰“郁上书乞身,天子忧之,有诏公卿议。议者皆以郁身为名儒,学者之宗,可许之,于是诏郁以侍中行服”也。 
  和帝即位,富于春秋,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上疏皇太后曰:“礼记云:‘天下之命,悬于天子;天子之善,成乎所习。习与智长,则切而不勤;化与心成,则中道若性。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周公在前,史佚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中立听朝,四圣维之。是以虑无遗计,举无过事。’'一'孝昭皇帝八岁即位,大臣辅政,亦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授于前,平成圣德。'二'近建初元年,张酺、魏应、召训亦讲禁中。'三'臣伏惟皇帝陛下,躬天然之姿,宜渐教学,而独对左右小臣,未闻典义。昔五更桓荣,亲为帝师,子郁,结发敦尚,继传父业,故再以校尉入授先帝,父子给事禁省,更历四世,今白首好礼,经行笃备。又宗正刘方,宗室之表,善为诗经,先帝所曪。宜令郁、方并入教授,以崇本朝,光示大化。” 
  由是迁长乐少府,复入侍讲。顷之,转为侍中奉车都尉。永元四年,代丁鸿为太常。明年,病卒。 
  注'一'自礼记以下,至此以上,皆大戴礼之文也。切而不勤,谓习与智长,则常自切厉而不须勤□,若性犹自然也。襁络也;保,小儿被也。“保”当作“褓”,古字通也。史佚,成王时史官,名佚,贤者也。维,持也。遗,失也。 
  注'二'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治鲁诗。蔡义,河内温人也,为韩诗,给事中也。夏侯胜,鲁人也,字长公,治欧阳尚书。并见前书。 
  注'三'酺等并自有传。 
  郁经授二帝,恩宠甚笃,赏赐前后数百千万,显于当世。门人杨震、朱宠,皆至三公。'一' 
  注'一'邓骘传曰:“朱宠字仲威,京兆人也。笃行好学,从桓荣受尚书,位至太尉。” 
  初,荣受朱普学章句四十万言,浮辞繁长,多过其实。'一'及荣入授显宗,减为二十三万言。郁复删省定成十二万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 
  注'一'长音直亮反。 
  子普嗣,传爵至曾孙。郁中子焉,能世传其家学。'一'孙鸾、曾孙彬,并知名。 
  注'一'华峤书曰:“郁六子,普、延、焉、俊、酆、良。普嗣侯,传国至曾孙,绝。酆、良子孙皆博学有才能。” 
  焉字叔元,少以父任为郎。明经笃行,有名称。永初元年,入授安帝,三迁为侍中步兵校尉。永宁中,顺帝立为皇太子,以焉为太子少傅,月余,迁太傅,以母忧自乞,听以大夫行丧。踰年,诏使者赐牛酒,夺服,即拜光禄大夫,迁太常。时废皇太子为济阴王,焉与太仆来历、廷尉张魭谏,不能得,事已具来历传。 
  顺帝即位,拜太傅,与太尉朱宠并录尚书事。焉复入授经禁中,因燕见,建言宜引三公、尚书入省事,'一'帝从之。以焉前廷议守正,封阳平侯,固让不受。 
  视事三年,坐辟召禁锢者为吏免。复拜光禄大夫。阳嘉二年,代来历为大鸿胪,数日,迁为太常。永和五年,代王龚为太尉。汉安元年,以日食免。明年,卒于家。 
  注'一'省犹视也。 
  弟子传业者数百人,黄琼、杨赐最为显贵。焉孙典。'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