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弄臣,君其释之。” 
  注'八'文帝时贾谊上书曰:“大臣有罪,不执缚系引而行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之)**'上'*不使人捽抑而刑之也。”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系长安狱,卒无事,复爵邑,故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也。 
  注'九'言不以重利害其生。事见庄子。 
  注'一0'言光武夺三公重任,今夺更甚。光武不假后党威权,数代遂不遵行。 
  此为三公疏,后族亲故也。 
  注'一一'病人谓万姓困敝也。 
  或曰:政在一人,权甚重也。曰:人实难得,何重之嫌?昔者霍禹、窦宪、邓骘、梁冀之徒,籍外戚之权,管国家之柄;及其伏诛,以一言之诏,诘朝而决,何重之畏乎?今夫国家漏神明于媟近,输权重于妇党,筭十世而为之者八九焉。 
  不此之罪而彼之疑,何其诡邪!'一' 
  注'一'此谓后党,彼谓三公也。诡犹违也。 
  论曰:百家之言政者尚矣。'一'大略归乎宁固根柢,革易时敝也。夫遭运无恒,意见偏杂,故是非之论,纷然相乖。尝试妄论之,'二'以为世非胥、庭,人乖鷇饮,化夡万肇,情故萌生。'三'虽周物之智,不能研其推变;山川之奥,未足况其纡险。'四'则应俗适事,难以常条。如使用审其道,则殊涂同会;才爽其分,则一豪以乖。'五' 
  何以言之?若夫玄圣御世,则天同极,施舍之道,宜无殊典。'六'而损益异运,文朴递行。'七'用明居晦,回泬于曩时;兴戈陈俎,参差于上世。'八'及至戴黄屋,服絺衣,丰薄不齐,而致化则一;'九'亦有宥公族,黥国储,宽惨巨隔,而防非必同。此其分波而共源,百虑而一致者也。'一0'若乃偏情矫用,则枉直必过。'一一'故葛屦履霜,敝由崇俭;'一二'楚楚衣服,戒在穷赊;'一三' 
  簄禁厚下,以尾大陵弱;'一四'敛威峻罚,以苛薄分崩。'一五'斯曹、魏之刺,所以明乎国风;周、秦末轨,所以彰于微灭。故用舍之端,兴败资焉。是以繁简唯时,宽猛相济。刑书镌鼎,事有可详;三章在令,取贵能约。'一六'太叔致猛政之曪,国子流遗爱之涕,'一七'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斯实□张之弘致,可以征其统乎!'一八'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一九'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二0'或推前王之风,可行于当年,有引救敝之规,宜流于长世。稽之笃论,将为敝矣。如以舟无推陆之分,瑟非常调之音,'二一'不阳局以疑远,不拘玄以妨素,则化枢各管其极,理略可得而言与?'二二' 
  注'一'尚犹远也。 
  注'二'谦不敢正言也。 
  注'三'赫胥氏、大庭氏并古之帝号。庄子曰:“夫圣人鹑居而鷇饮。”言鹑鸟无常居,鷇饮不假物,并淳朴时也。肇,始也。 
  注'四'易系辞曰:“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推,迁也。庄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也。 
  注'五'用得其人,审其道也。授非其才,爽其分也。易系辞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易纬曰:“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注'六'庄子曰:“玄圣,素王道也。”极犹致也。言法天之道,同其致也。施舍犹兴废也。 
  注'七'论语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朴,质也。礼记曰“文质再而复”也。 
  注'八'回泬犹携互不齐一也。泬音穴。 
  注'九'前书音义曰:“天子车以黄缯为盖里,故曰黄屋。”韩子曰:“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絺,葛也。 
  注'一0'礼记曰:“公族有死罪,狱成,有司谳于公曰‘某之罪在大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大辟’,公又曰‘宥之’。”史记曰,秦孝公太子犯法,恚痹弧疤泳靡玻豢墒┬蹋唐涓倒域羝涫锛帧币病!
  注'一一'孟子曰:“矫枉过直。”矫,正也。枉,曲也。言正曲者过于直,以喻为政者惩奢则太俭,患宽则伤猛,不能折衷也。 
  注'一二'诗魏风序曰:“葛屦,刺褊也。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诗曰: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郑玄注云:“葛屦贱,皮屦贵,魏俗至冬犹葛屦,可用履霜,利其贱也。” 
  注'一三'诗曹风序曰:“蜉蝣,刺奢也。”诗曰:“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苌注云:“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饰。楚楚,鲜我病S鞑艹k臣皆小人也。徒饰其衣裳,不知死亡之无日。”赊奢同。 
  注'一四'簄禁谓防制太宽,厚下谓封建太广。言周室微弱而诸侯强盛,如尾大然。左传楚申无宇曰“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也。 
  注'一五'敛,聚也。言秦酷法,以至分崩也。 
  注'一六'左传曰:“郑人铸刑书。”杜预注云“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也。 
  高祖初入关,除秦苛法,约法三章,言其详约不同。 
  注'一七'左传曰:“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人,其次莫如猛。’”又曰:“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国子即子产也,郑穆公子国之子,因以为姓也。 
  注'一八'宣孟,晋大夫赵盾也。左传贾季对酆舒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注云:“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前书平阳侯曹参为相国,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人以宁一。” 
  注'一九'一隅谓一方偏见也。 
  注'二0'清静谓道家也。席上谓儒也。腐,朽也。礼记儒行曰:“儒有席上之珍。” 
  高祖折随何曰:“安用腐儒哉。”名实,名家也。柱下,老子也。诞,虚也。言志各不同也。 
  注'二一'古法不施于今,犹舟不可行之于陆也。今法有合于时,如瑟可移柱而调也。庄子曰“是推舟于陆,劳而无功”也。前书董仲舒曰:“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注'二二'音余。 
  赞曰:管视好偏,髃言难一。救朴虽文,矫彁必疾。举端自理,滞隅则失。详观时蠹,成昭政术。'一' 
  注'一'滞隅谓偏执一隅也。淮南子曰:“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而不与俗推移也。” 
   校勘记 
  一六二九页七行充幼聪朗按:汲本、殿本“朗”作“明”。 
  一六三一页四行夫五*(世)**'代'*之臣刊误谓此“世”字当是“代”字,后人误改。今据以回改。 
  一六三一页七行是故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刊误谓“德不称”下脱“其位”二字,“能不称”下脱“其禄”二字。按:集解引苏舆说,谓潜夫论贵忠篇作“德不称其任”,“能不称其位”。 
  一六三二页九行历观前政贵人之用心也按:集解引苏舆说,谓潜夫论“政”作“世”,连下读,疑此避唐讳改。 
  一六三四页一三行怀忧愤愤按:殿本“愤愤”作“愤愦”,今潜夫论亦作“愤愦”。 
  一六三四页一五行此妖妄之甚者也按:“妖”原作“□”,径改正。 
  一六三五页四行用功千倍按:集解引苏舆说,谓“千倍”当从元书作“十倍”。 
  一六三五页一0行车軿数里汲本“軿”作“骈”。校补谓车骈数里本指车马言。 
  作“軿”者误,章怀注亦误。今按:下言“缇帷竟道”,明指车言,作“軿”者是,校补说非。 
  一六三七页四行春秋以为*(非)**'不'*君殿本“非”作“不”,与左传合,今据改。 
  一六三七页四行乐举按:潜夫论作“乐吕”,成二年左传作“乐举”,文十八年、宣二年并作“乐吕”。 
  一六三七页七行葬南巴之中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墨子节葬篇“南巴之中”作“南己之巿”。吕览安死篇“舜葬于纪巿,不变其肆”。高注“九疑山亦有纪邑”。己与巴相似而误。 
  一六三九页六行出处默语按:殿本“默语”作“语默”。 
  一六三九页一三行化国之日舒以长按:潜夫论“化”作“治”,此亦避唐讳改。 
  惠栋谓唐讳“治”,章怀注后汉书,随文改易,此篇“治国之日舒以长”,改为“化国”,后人因之,遂有“光天化日”之语,岂非郢书而燕说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