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二'曲平,曲法申恩,平处其罪。 
  注'三'污,恶也。天下以帝赦王为恶,故言收恶天下也。 
  注'四'谓由卞忌及王礼等也。 
  注'五'易谦卦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为谦是一,而天地神人皆益之,故曰“一谦而四益”。讼卦初六曰:“小有言,终吉。”言王虽小有讼言,而终吉也。 
  立二十七年薨,子恭王坚嗣。永元十六年,封坚弟二人为乡﹑亭侯。 
  坚立二十六年薨,子怀王匡嗣。永建二年,封匡兄弟七人为乡﹑亭侯。 
  匡立十一年薨,无子,顺帝封匡弟孝阳亭侯成为梁王,是为夷王。 
  立二十九年薨,子敬王元嗣。 
  立十六年薨,子弥嗣。立四十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淮阳顷王□,永平*'十'*五年封常山王,建初四年,徙为淮阳王,以汝南之新安﹑西华益淮阳国。 
  立十六年薨,未及立嗣,永元二年,和帝立□小子侧复为常山王,奉□后,是为殇王。 
  立十三年薨,父子皆未之国,并葬京师。侧无子,其月立兄防子侯章为常山王。 
  和帝怜章早孤,数加赏赐。延平元年就国。 
  立二十五年薨,是为靖王。子顷王仪嗣。永建二年,封仪兄二人为亭侯。 
  仪立十七年薨,子节王豹嗣。*(永)**'元'*嘉元年,封豹兄四人为亭侯。 
  豹立八年薨,子暠嗣。三十二年,遭黄巾贼,□国走,建安十一年国除。 
  济阴悼王长,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东郡之离狐﹑陈留之长垣益济阴国。 
  立十三年,薨于京师,无子,国除。 
  论曰:晏子称“夫人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谓之幅利”。言人情须节以正其德,亦由布帛须幅以成其度焉。'一'明帝封诸子,租岁不过二千万,马后为言而不得也。'二'贤哉!岂徒俭约而已乎!知骄贵之无猒,嗜欲之难极也,故东京诸侯鲜有至于祸败者也。 
  注'一'左传云,齐景公与晏子邶殿之邑六十,晏子不受,曰:“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度使无迁也。夫人生厚而用利,于是正德以幅之,谓之幅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 
  注'二'东观明纪曰:“皇子之封,皆减旧制。尝案舆地图,皇后在傍,言钜鹿﹑乐成﹑广平各数县,租谷百万,帝令满二千万止。诸小王皆当略与楚﹑淮阳相比,什减三四。‘我子不当与先帝子等’者也。” 
  赞曰:孝明传胤,维城八国。陈敬严重,彭城厚德。下邳婴痾,梁节邪惑。三藩夙龄,'一'党惟荒忒。 
  注'一'谓千乘﹑淮阳﹑济阴并早殁也。 
   校勘记 
  一六六七页四行本书谓东观记也按:“东”原斗“云”,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六六七页八行与诸儒讲论于白虎殿按:张森楷校勘记谓何焯云“殿”疑作“观”。 
  一六七0页八行多为丹*(阳)**'陵'*兵据汲本、殿本改。按:殿本考证谓“陵”监本误作“阳”,今改正。 
  一六七一页五行恭子男丁前*'妻'*物故按:王先谦谓今本东观记“前”下有“妻”字,是也。下又引东观记,云丁为鲁阳乡侯,则是丁未物故,而物故者乃其妻也。今据补。 
  一六七一页一二行封定兄弟九人皆为亭侯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据东观记当作“兄弟八人”。 
  一六七二页七行嫁为男子章初妻按:“初”原斗“诸”,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六七三页四行修县*(及)**'即'*条县*(皆)*属勃海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注“及”当为“即”,又衍一“皆”字。今按:汉书地理志作“修”,景帝纪、周亚夫传作“条”,师古曰“修音条”,是修县即条县也,沉说是,今据改。 
  一六七三页八行殴击吏人按:“殴”原斗“驱”,径据集解本改正。 
  一六七四页二行尚书侍郎冷宏按:汲本“冷”作“泠”。 
  一六七四页七行子续立按:汲本“续”作“绩”。 
  一六七四页一四行在今豪州按:殿本“豪”作“濠”。 
  一六七六页一行覸今许州郾陵县也按:“覸”汲本作“鄢”,殿本作“郾”。集解引惠栋说,谓正文之“郾”,亦当依注作“鄢”。又引钱大昕说,谓郡国志“郾”作“覸”,此字亦误,当为“鄢”。校补谓案光武纪“三月,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定陵、郾,皆下之”。彼注云“郾,今豫州郾城县也”。章怀既释郾为豫州之郾城,则此云许州郾陵,当然是“鄢”非“郾”,不独殿本注作“郾”误,各本正文作“郾”皆误矣。惟“鄢”之作“覸”,似不应遽指为误。鄢陵前、续志均属颍川郡,鄢前志属陈留郡,续志属梁国,字则前志均作“傿”,续志均作“覸”,更无作“鄢”者,如以为误,则前志亦误矣。 
  一六七六页一一行而令陛下为臣收污天下按:集解引顾炎武说,谓“收污”袁宏纪作“收耻”,通鉴作“受污”。 
  一六七六页一五行诚无心面目以凶恶复居大宫按:集解引苏舆说,谓“心”字疑衍。 
  一六七七页一行假臣小善之路殿本“小”作“迁”。今按:袁纪亦作“小”。 
  一六七七页五行志匪由*(于)**'王'*咎在彼小子校补引柳从辰说,谓“于”字系“王”字之斗,“咎”字属下读。又谓“于”当作“王”,钱大昭已有是说。 
  今据改。 
  一六七八页五行永平*'十'*五年封常山王校补引钱大昭说,谓“五年”当作“十五年”,脱“十”字。今据补。 
  一六七八页五行以汝南之新安西华益淮阳国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汝南郡无新安县,疑“新阳”之斗。 
  一六七八页一一行*(永)**'元'*嘉元年据集解引钱大昕说改。 
  ************后汉书卷五十一 李陈庞陈桥列传 第四十一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少习韩诗,'一'教授诸生常数百人。太守颍川李鸿请署功曹,未及到,而州辟为从事。会鸿卒,恂不应州命,而送鸿丧还乡里。 
  既葬,留起頉坟,持丧三年。 
  注'一'韩婴所传诗也。 
  辟司徒桓虞府。后拜侍御史,持节使幽州,宣布恩泽,慰抚北狄,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聚落百余卷,悉封奏上,肃宗嘉之。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后复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一'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二'北匈奴数断西域车师、伊吾,陇沙以西使命不得通,'三'恂设购赏,遂斩虏帅,县首军门。自是道路夷清,威恩并行。 
  注'一'督使,主蕃国之使也。贾胡,胡之商贾也。 
  注'二'袁山松书曰:“西域出诸香、石蜜。”罽,织毛为布者。 
  注'三'前书曰:“车师前国王居交河城。”伊吾故城在今瓜州晋昌县北。广志曰: 
  “流沙在玉门关外,东西数百里,有三断名曰三陇也。” 
  迁武威太守。后坐事免,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会西羌反畔,恂到田舍,为所执获。羌素闻其名,放遣之。恂因诣洛阳谢。时岁荒,司空张敏、司徒鲁恭等各遣子馈粮,悉无所受。徙居新安关下,拾橡实以自资。'一'年九十六卒。 
  注'一'橡,栎实也。武帝元鼎三年徙函谷关于新安也。 
  陈禅字纪山,巴郡安汉人也。仕郡功曹,举善黜恶,为邦内所畏。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一'时刺史为人所上受纳臧赂,禅当传考,'二'无它所赍,但持丧敛之具而已。及至,笞掠无筭,五毒毕加,禅神意自若,辞对无变,事遂散释。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举茂才。时汉中蛮夷反畔,以禅为汉中太守。 
  夷贼素闻其声,实时降服。迁左冯翊,入拜谏议大夫。 
  注'一'续汉志曰,每州有持中从事也。 
  注'二'传谓逮捕而考之也。 
  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一'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明年元会,作之于庭,安帝与髃臣共观,大奇之。禅独离席举手大言曰:“昔齐鲁为夹谷之会,齐作侏儒之乐,仲尼诛之。'二'又曰:‘放郑声,远佞人。’'三'帝王之庭,不宜设夷狄之技。”尚书陈忠劾奏禅曰:“古者合欢之乐舞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