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二0二六页一二行事见白武通汲本、殿本“武”作“虎”。按:此避唐讳,未回改也。 
  二0二七页四行解见杨厚传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杨厚传无此注,黄琼传有之。 
  二0二八页八行燕于洛水按:“于”原作“乎”,径据汲本、殿本改。 
  二0二八页一四行□上露何易晞按:集解引李良裘说,谓按古今注“露”上有“朝”字,以七字为句。 
  二0二九页八行兖州刺史郭遵集解引汪文台说,谓御览七七八引续汉书,“郭遵”作“甄遵”。 
  二0三0页一五行尹翁归为右扶风*'卒'*据刊误补。 
  二0三一页五行*(诗)*国风羔羊诗据汲本、殿本删。 
  二0三一页七行致敬于勰按:“敬”原斗“教”,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0三二页八行常闻语曰汲本“常”作“尝”。按:尝常通。 
  二0三四页六行公大惊惧按:“公”原斗“人”,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0三四页六行郭都*(之)*等据刊误删。 
  二0三五页三行顺时覛土按:“覛”原斗“□”,径改正。又按:“覛”字见说文□部,汲本、殿本作“□”,亦误。 
  二0三五页一五行以宜比周公刊误谓“以宜”当作“宜以”。集解引沉钦韩说,谓袁纪无“以”字,更顺。按:原本“以”字漫漶,径据汲本、殿本补。 
  二0三六页一行增邑三千按:“三千”原作“三十”,然查张元济校勘记,谓“十”字板损宜修,则原本“十”字或亦作“千”也。今从汲本、殿本。 
  二0三六页六行启嘼土宇按:今诗作“大启尔宇”。 
  二0三六页一一行为冀所饰举者按:汲本“饰”作“辟”。 
  二0三六页一二行司徒韩演按:惠栋补注谓风俗通“演”作“演”。 
  二0三七页六行则以贤者为力袁宏纪作“则以忠贤为助”。按:“忠贤”与上“德义”相对成文,当从袁纪。 
  二0三八页一行念国亡身殿本“亡”作“忘”。按:亡忘通。 
  二0三八页一一行*'阿党'*相抑集解引王补说,谓袁纪作“阿党相抑”。按:“阿党相抑”与上“谗谀所举”相对成文,今依袁纪补“阿党”二字。 
  二0三八页一二行敢以垂绝之日袁纪作“敢以垂死之年”。按:袁纪琼上疏在延熹二年,云会单超等五侯□权,琼自度力不能制,乃称疾不朝,上表曰云云,与此云七年疾笃上疏谏异,措辞亦不同也。 
  二0三八页一三行谥曰忠侯按:惠栋补注谓袁纪作“昭侯”。 
  二0三九页七行则蛟龙不合阴阳汲本、殿本“不合阴阳”作“不处其渊”。按: 
  史记孔子世家作“不合阴阳”,今本家语困誓篇作“不处其渊”。 
  二0三九页一五行琬字子琰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文选注引范书作“公琰”。 
  二0三九页一五行少失父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文选注引云“少失父母”。 
  二0三九页一五行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文选注引云“祖父琼育之,初为魏郡太守”云云也。 
  二0四0页一0行事下御史*'中'*丞王畅据汲本补。 
  二0四一页一二行白公胜*(杀)**'将弒'*楚惠王据今新序增删。 
  二0四一页一四行见利不动临死则死是谓人臣之礼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今新序作“见利不动,临死不恐,为人臣者,时生则生,时死则死”。 
  二0四二页四行贤能按:“贤能”上原衍“仁”字,径据汲本、殿本删。 
  二0四二页六行固亦因识时宜按:刊误谓案文当作“因时识宜”。 
  二0四二页一四行强*(场)**'埸'*宣其智力据汲本改。 
  二0四三页二行皇甫张段按:“段”原斗“□”,径改正。 
  ************后汉书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 第五十二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也)*,荀卿十一世孙也。'一'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 
  注'一'卿名况,赵人也。为楚兰陵令。著书二十二篇,号荀卿子。避宣帝讳,故改曰“孙”也。 
  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一'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 ,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二'騳事明理,称为神君。顷之,□官归,闲居养志。产业每增,辄以赡宗族知友。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三'二县皆为立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四' 
  注'一'当涂,县名,故城在今宣州。 
  注'二'续汉书曰,淑对策讥刺梁氏,故出也。 
  注'三'礼记曰“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心,心丧三年”也。 
  注'四'绲音昆。焘音道。汪音乌光反。说文云:“汪,深广也。”俗本改作“注”,非。“专”本或作“敷”。 
  初,荀氏旧里名西豪,'一'颍阴令勃海苑康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二'今荀氏亦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 
  注'一'今许州城内西南有荀淑故宅,相传云即旧西豪里也。 
  注'二'左传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 
  靖有至行,不仕,年五十而终,号曰玄行先生。'一' 
  注'一'皇甫谧高士传曰“靖字叔慈,少有俊才,动止以礼。靖弟爽亦以才显于当时。或问汝南许章曰:‘爽与靖孰贤?’章曰:‘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及卒,学士惜之,诔靖者二十六人。颍阴令丘祯追号靖曰玄行先生”也。 
  淑兄子昱字伯条,昙字符智。昱为沛相,昙为广陵太守。兄弟皆正身疾恶,志除阉宦。其支党宾客有在二郡者,纤罪必诛。昱后共大将军窦武谋诛中官,与李膺俱死。昙亦禁锢终身。 
  爽字慈明,一名谞。'一'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 
  “可为人师。”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注'一'音息汝反。 
  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爽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曰: 
  臣闻之于师曰:“汉为火德,火生于木,木盛于火,故其德为孝,'一'其象在周易之离。”夫在地为火,在天为日。'二'在天者用其精,在地者用其形。夏则火王,其精在天,温暖之气,养生百木,是其孝也。冬时则废,其形在地,酷烈之气,焚烧山林,是其不孝也。故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三'夫丧亲自尽,孝之终也。'四'今之公卿及二千石,三年之丧,不得即去,殆非所以增崇孝道而克称火德者也。往者孝文劳谦,行过乎俭,'五'故有遗诏以日易月。此当时之宜,不可贯之万世。古今之制虽有损益,而谅闇之礼未尝改移,以示天下莫遗其亲。'六'今公卿髃寮皆政教所瞻,而父母之丧不得奔赴。夫仁义之行,自上而始;敦厚之俗,以应乎下。传曰:“丧祭之礼阙,则人臣之恩薄,背死忘生者觽矣。”曾子曰:“人未有自致者,必也亲丧乎!”'七'春秋传曰: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八'夫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故加刑罚;若上之所为,民亦为之,又何诛焉?昔丞相翟方进,以自备宰相,而不敢踰制。至遭母忧,三十六日而除。'九'夫失礼之源,自上而始。古者大丧三年不呼其门,'一0'所以崇国厚俗笃化之道也。事失宜正。过勿惮改。'一一'天下通丧,可如旧礼。'一二' 
  注'一'火,木之子;夏,火之位。木至夏而盛,故为孝。 
  注'二'易说卦曰“离为火,为日”也。 
  注'三'平帝时,王莽作书八篇戒子孙,令学官以教授,吏能诵者比孝经。音义云:“言用之得选举之也。” 
  注'四'尽谓尽其哀戚也。 
  注'五'易谦卦九三爻:“劳谦君子,有终吉。” 
  注'六'遗,忘也。 
  注'七'事见论语。致犹尽也,极也。 
  注'八'左氏传臧武仲之言。 
  注'九'前书翟方进为丞相,遭后母忧,行服三十六日起视事,曰:“不敢踰国制也。” 
  注'一0'公羊传之文也。何休注云:“重夺孝子之恩。” 
  注'一一'惮,难也。 
  注'一二'礼记曰:“三年之丧,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