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春迄冬,不蒙降恕,遐迩观听,为之叹息。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五'宣帝征张敞于亡命。'六'绲前讨蛮荆,均吉甫之功。'七' 
  佑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八'膺着威幽、并,遗爱度辽。今三垂蠢动,王旅未振。易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九'乞原膺等,以备不虞。”书奏,乃悉免其刑。 
  注'一'新序曰:“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楚王闻之,召昭奚恤问焉。对曰:‘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宝器在于贤臣。’遂使恤应之。乃为东面之□四,为南面之□一,为西面之□一。 
  秦使者至,恤曰:‘君,客也,请就上位东面,子西南面,太宰子方次之,叶公子高次之,司马子反次之。’恤自居西面之□,称曰:‘客观楚国之宝器。所宝者,贤臣也。理百姓,实仓廪,使人各得其所,子西在此。奉珪璋,使诸侯,解忿悁之难,交两国之欢,使无兵革之忧,太宰子方在此。守封□,谨境界,不侵邻国,邻亦不侵,叶公子高在此。理师旅,正兵戎,以当强敌,提袍鼓以动百万之觽,使皆赴汤火,蹈白刃,出万死不顾,司马子反在此。若怀霸王之余义,猎理乱之遗风,昭奚恤在此。惟大国所观。’秦使者瞿然无以对,恤遂摄衣而去。使反,言秦君曰:‘楚多贤臣,未可谋也。’”注'二'玮犹美也。史记曰,魏惠王问齐威王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寡人之国虽小,尚有径寸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楚人不敢为寇。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堂,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于是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以此为宝,将以照千里,岂直十二乘哉?”魏王臱,不怿而去。 
  注'三'肆,陈也。 
  注'四'纪太子仆杀纪公,以其宝玉来奔,纳诸宣公,公命与之邑,季文子使司寇出之境。公问其故,对曰:“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夫莒仆,则其孝敬,*'则'*弒君父矣,则其忠信,则窃宝玉矣,其人则盗贼也,是以去之。 
  舜举十六相,去四凶,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见左传。 
  注'五'景帝时,韩安国为梁大夫,坐法抵罪。后梁内史缺,起徒中为二千石,拜为内史。臣贤案:此言武帝,误也。 
  注'六'张敞为京兆尹,坐杀人亡命归家。冀州乱,征敞为冀州刺史。 
  注'七'诗小雅曰:“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郑玄注云:“方叔先与吉甫征伐玁狁,今特往伐蛮荆,皆使来服于宣王之威,美其功之多也。”绲以顺帝时讨长沙武陵蛮夷有功,故以比之。 
  注'八'谓佑奏梁冀弟旻,又为司隶校尉,权豪畏之也。诗曰:“唯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寡,不畏强御。” 
  注'九'易解卦象词也。卦坎下震上。解,坎为险,为水。水者,雨之象。震为动,为雷。王弼注云:“屯难盘结,于是乎解也。”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御亲临轩,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晋文公执恚С晒橛诰┦Γ呵锸茄伞#б唬А
  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二'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注'一'公羊传曰:“晋人执恚Ш睿橹诰┦Α9橹谡撸粗跆熳又嗾咭病!
  罪定不定已可知矣。”何休注云:“归之于者,决辞也。” 
  注'二'解见张酺传。 
  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阤,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一'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二'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曰:“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三'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不肯平署。'四'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五'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六' 
  注'一'裁音才代反。 
  注'二'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注'三'解见耿弇传。 
  注'四'平署犹连署也。 
  注'五'狱名,解见灵纪也。 
  注'六'以朝廷为污秽也。 
  及陈蕃免太尉,朝野属意于膺,荀爽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为书贻曰:“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一'知以直道不容于时,悦山乐水,家于阳城。道近路夷,当即聘问,无状婴疾,阙于所仰。顷闻上帝震怒,贬黜鼎臣,'二'人鬼同谋,'三'以为天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四'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五'虹蜺扬辉,□和取同。'六'方今天地气闭,大人休否,'七'智者见险,投以远害。'八'虽匮人望,内合私愿。'九'想甚欣然,不为恨也。愿怡神无事,偃息衡门,'一0' 
  任其飞沉,与时抑扬。”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 
  注'一'论语曰:“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曰‘未也’。”又曰:“孔子恂恂然善诱人。”诗曰:“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又曰:“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爽致敬于膺,故以父为喻也。 
  注'二'上帝谓天子,鼎臣即陈蕃。 
  注'三'易下系曰:“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注'四'易曰:“天地之道,贞观也。”干九二、九五并曰“利见大人”也。 
  注'五'夷,伤也。融,朗也。明夷卦离下坤上,离为日,坤为地,日之初出,其明未朗。左传曰:“明而未融,其当旦乎?”以膺黜,故喻之也。 
  注'六'春秋考异邮曰:“虹蜺出,乱惑□和。”谓□君子,同小人也。论语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 
  注'七'易文言曰:“天地闭,贤人隐。”否九五曰:“大人休否。”休否谓休废而否塞。 
  注'八'见险难,故投身以远害也。易曰:“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注'九'匮,乏也。 
  注'一0'毛苌诗注曰:“衡门,横木为门。” 
  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一'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注'一'左传曰,晋侯之弟杨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 
  “合诸侯以为荣也。杨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避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 
  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膺子瓒,位至东平相。'一'初,曹操微时,瓒异其才,将没,谓子宣等曰:“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张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 
  注'一'谢承书“瓒”作“珪”。 
  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人也。为人沉质,少有厉俗志。为司徒胡广所辟,稍迁代郡太守。征,三迁太山太守、北海相。其宦官子弟为令长有奸恶者,辄捕案之。行春到高密县,见郑玄为乡佐,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