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七三七页四行*(且)**'旦'*用寒水汲灌刊误谓案文“且”当作“旦”。按:魏志华佗传注引作“平旦用寒水汲灌”,刘说是,今据改正。 
  二七三七页八行萍齑甚酸按:“齑”原作“虀”,依注文改。 
  二七三七页一二行苹澹水上浮萍*(者)*麤大*'者'*谓之苹据汲本改。 
  二七三八页五行应当剖破腹按:汲本“应”作“因”。 
  二七三九页六行佗不强与按:殿本作“佗亦不强”,与魏志同。 
  二七三九页一二行普依准佗疗按:刊误谓“疗”下当有一“病”字。 
  二七四0页七行漆叶屑一斗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斗”当依魏志作“升”,汉隶斗字与升字相似,故易混耳。 
  二七四一页八行以五岳真形*'图'*与之据集解引惠栋说补。 
  二七四一页一一行赵炳集解引惠栋说,谓搜神记及水经注皆作“赵□”。按:炳□同字。 
  二七四二页一0行梧鼎而爨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水经注“梧鼎”作“支鼎”。 
  二七四五页一行而使至宛市鲊刊误谓“使”当作“往”。今按:“使”字疑衍。 
  二七四六页五行魏文帝黄初元年按:殿本考证谓三国志注作“明帝景初元年”。 
  集解引惠栋说,谓案搜神记,乃正始中事也。 
  二七四七页二行放于下坐按:刊误谓“放”当作“慈”,下同二七四七页二行以竹竿饵钓于盘中按:刊误谓案文多一“竹”字。 
  二七四七页三行操大拊掌笑按:刊误谓案文当作“拊掌大笑”。 
  二七四七页四行皆长三尺余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三尺”疑“三寸”之误。 
  松江四腮鲈鱼长者不盈五寸,李时珍本草亦云长数寸,安得皆长三尺余乎?铜盆注水而引出三尺余大鱼,于说亦窒。 
  二七四七页六行后操使蜀反按:刊误谓案文“使”下少一“自”字。 
  二七四七页一二行遂入走羊髃按:刊误谓“入走”当作“走入”。 
  二七四八页一一行*(宓)**'密'*县人也据刊误改。 
  二七四九页六行有寿光侯者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寿光国名,光武封更始子鲤为寿光侯,又北海王普初封寿光侯是也。此侯失其姓名,故举其爵,下云“侯为劾之”,“侯复劾之”,可证注以寿为姓之误。 
  二七五0页六行吾本师姓韩字雅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裴松之注魏志引辩道论云“姓韩字世雄”。 
  二七五0页一三行连年请求女生未见授刊误谓案文当云“连年请于女生,求见授”。补校谓“女生”二字连下为文,但“未”字斗耳,或即“末”字也。今按: 
  钱熙祚校本汉武内传附录邵载之续谈助钞内传“未”作“后”。 
  ************后汉书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 第七十三 
  易称“遯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一'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絜。'二'自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三'或静己以镇其躁,'四'或去危以图其安,'五'或垢俗以动其燍,'六'或疵物以激其清。 
  '七'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八'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九'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一0'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一一'适使矫易去就,则不能相为矣。'一二'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一三' 
  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荀卿有言曰,“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也。'一四' 
  注'一'颍阳谓巢、许也。 
  注'二'孤竹谓夷、齐也。 
  注'三'论语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求志谓长沮、桀溺,全道若薛方诡对王莽也。 
  注'四'谓逢萌之类也。 
  注'五'四皓之类也。 
  注'六'谓申徒狄、鲍焦之流也。 
  注'七'梁鸿、严光之流。 
  注'八'庄子曰:“舜以天下让北人无择。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曰:“就薮泽,处闲旷,此江海之士,避代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注'九'分音符问反。 
  注'一0'列女传曰:“柳下惠死,其妻诔之曰:‘蒙耻救人,德弥大兮。虽遇三黜,终不敝兮。’”注'一一'史记曰,鲁连谓新垣衍曰:“秦即为帝,则鲁连蹈东海死耳。”鲁连下聊城,田单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也。 
  注'一二'人各有所尚,不能改其志。孔子闻长沮、桀溺之言,乃告子路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一三'论语曰:“孔子击磬于恚В泻奢薅资现耪摺T唬骸行脑眨』黜嗪酰俊榷唬骸稍眨〕n硁乎,莫己知也。’”又“子贡曰:‘有美玉于斯,蕴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沽谓衒卖也。 
  注'一四'荀卿子之文也。 
  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一'杨雄曰:“鸿飞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违患之远也。'二' 
  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三'旌帛蒲车之所征贲,相望于岩中矣。'四'若薛方、逢萌聘而不肯至,'五'严光、周党、王霸至而不能屈。髃方咸遂,志士怀仁,斯固所谓“举逸民天下归心”者乎!'六'肃宗亦礼郑均而征高凤,以成其节。自后帝德稍衰,邪□当朝,处子耿介,羞与卿相等列,至乃抗愤而不顾,多失其中行焉。盖录其绝尘不反,'七'同夫作者,列之此篇。'八' 
  注'一'左传曰:“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毛诗序曰:“百姓莫不相携持而去之。” 
  注'二'“篡”字诸本或作“慕”,法言作“篡”。宋衷曰:“篡,取也。鸿高飞冥冥薄天,虽有弋人,何施巧而取也。喻贤者隐处,不离暴乱之害也。”然今人谓以计数取物为篡,篡亦取也。 
  注'三'国语曰:“越王夫人去鮼侧席而坐。”韦昭注云:“侧犹特也。礼,忧者侧席而坐。”前书公孙弘赞曰:“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 
  注'四'毛诗序曰:“干旄,美好善也。”其诗曰:“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易贲卦六五曰:“贲于丘园,东帛戋戋。”蒲车,以蒲里轮,取其安也。前书武帝以蒲车征鲁申公也。 
  注'五'前书薛方字子容。 
  注'六'论语文也。 
  注'七'庄子曰:“颜回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辙)**'轶'*绝尘,则回瞠若乎后矣。’”司马彪注云:“言不可及也。” 
  韩诗外传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 
  注'八'论语曰:“贤者避代,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子曰:‘作者七人矣。’”野王二老者,不知何许人也。初,光武贰于更始,会关中扰乱,遣前将军邓禹西征,送之于道。既反,因于野王猎,路见二老者即禽。'一'光武问曰:“禽何向?”并举手西指,言“此中多虎,臣每即禽,虎亦即臣,大王勿往也”。光武曰:“苟有其备,虎亦何患。”父曰:“何大王之谬邪!昔汤即桀于鸣条,而大城于亳;'二'武王亦即纣于牧野,而大城于郏鄏。'三'彼二王者,其备非不深也。是以即人者,人亦即之,虽有其备,庸可忽乎!”光武悟其旨,顾左右曰: 
  “此隐者也。”将用之,辞而去,莫知所在。 
  注'一'即,就也。易曰“即鹿无虞”也。 
  注'二'帝王纪曰:“案孟子,桀卒于鸣条,乃在东夷之地。或言陈留平丘今有鸣条亭也。唯*(是)**'孔'*安国注尚书云,鸣条在安邑西。考三说之验,孔为近之。” 
  注'三'杜预注左传曰:“今河南也。河南县西有郏鄏陌。” 
  向长字子平,'一'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二'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三'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注'一'高士传“向”字作“尚。” 
  注'二'易损卦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