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二'薛综注东京赋云:“濯龙,殿名。芳林谓两旁树木兰也。”考,成也。既成而祭之。左传曰“考仲子之宫”也。 
  注'三'浮图,今佛也。续汉志曰:“祠老子于濯龙宫,文罽为□,饰淳金*(铅)**'扣'*器,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 
  注'四'左传曰:“史嚚曰:‘国将兴,听于人;将亡,听于神。’”注'五'五邪谓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也。 
  注'六'忠贤谓李膺﹑陈蕃﹑窦武﹑黄琼﹑朱穆﹑刘淑﹑刘陶等,各上书极谏,以折宦官等奸谋之锋也。 
  注'七'帝王纪曰:“夏帝相为羿所逐,相乃都商丘,依同姓诸侯斟灌﹑斟寻氏。” 
  史记曰:“周厉王好利暴虐,周人相与畔,而袭厉王,王出奔于彘。”言帝宠幸宦竖,令执威权,赖忠臣李膺等竭力谏争,以免篡弒之祸。不然,则虽愿如夏相依斟,周王流彘,不可得也。斟灌﹑斟寻,国,故城在今青州。彘,晋地也。 
  赞曰:桓自宗支,越跻天禄。'一'政移五幸,刑淫三狱。'二'倾宫虽积,皇身靡续。'三' 
  注'一'越谓非次也。跻,升也。天禄,天位也。左传子家羁曰:“天禄不再。” 
  注'二'幸,佞也。淫,滥也。五幸即上“五邪”也。三狱谓李固﹑杜乔,李云﹑杜觽,成熖﹑刘质也。 
  注'三'帝王纪曰:“纣多发美女以充倾宫之室,妇人衣绫纨者三百余人。”据桓帝纳三皇后,又博采宫女五六千人,并无子也。 
   校勘记 
  二八八页六行谒高庙光武庙按:殿本考证引何焯说,谓“光武庙”上疑脱“壬午谒”三字。 
  二九0页八行以顺帝阳嘉中封为□遒亭侯按:汲本﹑殿本“为□”二字误倒。 
  又按:□即勃之俗字,汲本﹑殿本俱作“勃”。 
  二九0页一三行大司农杜乔为太尉按:“大司农”当作“光禄勋”。杜乔传“迁光禄勋,建和元年代胡广为太尉”。袁纪亦云光禄勋杜乔代胡广为太尉。 
  二九一页一行*'八月'*乙未立皇后梁氏集解引惠栋说,谓考异云皇后纪﹑袁纪皆云八月,而无日。以长历考之,七月戊申朔,无乙未,乙未八月十八日,此上脱“八月”二字。今据补。 
  二九一页九行杀国相射暠按:清河王传云文等劫相谢暠,章怀注云帝纪“谢”作“射”,盖纪传不同。 
  集解引惠栋说,谓三辅决录云汉末大鸿胪射咸,本姓谢名服,天子以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改之为射氏名咸。案此谢氏至汉末时始改射,故吴时有射慈。 
  暠在桓帝初,不应先姓射氏,当从传为正。又按:据清河王传章怀注,则纪本作“射”,汲本﹑殿本作“谢”,殆后人据传改也。 
  二九二页一一行封帝弟*(顾)**'硕'*为平原王按:河闲王开传作“帝兄都乡侯硕”,孝崇叄鹾蠹陀肿鳌暗鄣芷皆跏保2挂羁邓担阶鳌八丁闭呤牵嗽蛐谓螅蛏笠病W鳌暗鄣堋闭呤牵傅畚晃岷畛ぷ樱坏糜行忠病=窬莞摹!
  二九三页一0行没入者免为庶民按:“民”当作“人”,此后人回改之斗。 
  二九四页二行公羊传之文也按:集解引苏舆说,谓公羊传无此文,语见管子。 
  二九五页五行和平元年春正月甲子按:李慈铭谓据通鉴目录甲子是朔,“甲子”下当脱一“朔”字。 
  二九五页六行*(己)**'乙'*丑诏曰按:汲本﹑殿本作“己亥”,袁纪作“己丑”,通鉴作“乙丑”,校补谓当以通鉴为正。今据改。 
  二九六页八行甲午葬顺烈皇后按:李慈铭谓按通鉴目录,三月癸亥朔,不得有甲午,若是甲子,则距崩十一日,太促,疑“甲”当作“庚”。 
  二九六页一二行冬十一月辛巳按:汲本﹑殿本﹑集解本无“辛巳”二字。 
  二九七页一四行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按:推是年七月合朔己卯,无日食,参阅续五行志六校记。 
  三0一页一四行建武*(七)**'六'*年汲本作“十年”,校补谓据光武纪及续志,皆“六年”之误。今据改。 
  三0二页一行南匈奴左*'薁鞬'*台*'耆'*且渠伯德等叛沉家本谓按张奂传及南匈奴传“左”下夺“薁鞬”二字,“台”下夺“耆”字。今据补。按:通鉴亦作“左薁鞬台耆”,考异云从张奂传。 
  三0二页一一行春正月己未按:“己未”当依袁宏纪作“癸未”,是年正月癸未朔,无己未。 
  三0四页二行秋七月己巳按:当依续志作“乙巳”,详五行志四校记。 
  三0六页四行允字伯代按:据司徒盛允碑,允字伯世,此作“代”,章怀避唐讳改也。 
  三0七页一四行武陵蛮寇江陵车骑将军冯绲讨皆降散荆州刺史度尚讨长沙蛮平之集解引惠栋说,谓考异云事在五年,重出。按:校补谓案后五年十月,绲始由太常为车骑将军,十一月,大破蛮于武陵,此为重出。度尚传度自右校令擢为荆州刺史,亦在延熹五年,其讨蛮同属五年事,今加载三年纪,而五年纪无之,是为误出。 
  三0九页一四行乙丑恭陵东阙火按:钱大昕谓五行志作“恭北陵”,恭北陵者,顺帝母李氏陵也。 
  三一0页一一行以京师水旱疫病按:“京”原斗“军”,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三一一页六行京兆虎牙都尉宗谦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续志作“宋谦”。三一三页二—三行秋七月辛卯赵王干薨野王山上有死龙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襄楷传七年六月十三日河内野王山上有龙死,长可数十丈,续志作六月壬子,此云“七月”,似误。 
  三一三页一一行为周守藏*(吏)**'史'*据汲本﹑殿本改。 
  三一三页一三行降为*(瘿)**'廮'*陶王据殿本改。注同。按:廮字从广婴声,钜鹿有廮陶县,见说文,作“瘿”者误。 
  三一四页二行*'二月'*己酉南宫嘉德署黄龙见千秋万岁殿火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按此上承正月丙申晦日食,则“己酉”上当脱“二月”二字,五行志亦云二月。今据补。按:钱氏又谓依此文似龙见一事,火灾又一事。志于“黄龙”下无“见”字,“万岁殿”下多“皆”字,则“黄龙”亦是殿名,与嘉德署同日火也。 
  三一四页七行护羌校尉段颎击罕姐羌按:殿本“罕”作“勒”,与段颎传合。张森楷校勘记谓案西羌传有罕羌,无罕姐羌,则“罕”字斗也。又按:通鉴亦作“罕姐”,章屷校记据张敦仁通鉴刊本识误云“罕”作“勒”。 
  三一五页一行*'六月'*丙辰缑氏地裂校补谓案续志乃六月丙辰也,纪文脱“六月”二字。且五月既书壬申于前,不应有丙辰也。今据补。 
  三一五页二行桂阳胡兰朱盖等复反按:“阳”原斗“杨”,径改正。 
  三一五页一三行亩十钱也按:集解引通鉴胡注,谓宦者传张让等说帝敛天下田,亩税十钱,非此时事也。盖汉法田租三十税一,而计亩敛钱,则自此始。又校补引沉铭彝说,谓此所云亩敛税钱,乃出于常赋三十取一之外,今所谓税钱始此。 
  三一六页六行带王绶按:汲本﹑殿本“王”作“玉”。 
  三一六页一一行春正月辛*(亥)**'卯'*朔据集解引钱大昕说改。 
  三一八页一行南阳太守成□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车骑将军冯绲碑作“晋”。 
  三一八页一行太原太守刘质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质”冯绲碑及天文志作“□”。 
  又引钱大昕说,谓按陈蕃﹑王允﹑刘般﹑襄楷传俱作“刘□”,考说文无□字,当以质为正也。 
  三一九页一0行语遂行人*'闲'*闻郡按:汲本有“闲”字,无“闻”字。今据续志补一“闲”字。 
  三二0页九行饰淳金*(铅)**'扣'*器据续志改。按:铅与扣形近而误。汲本、殿本作“银”,误。 
  ************后汉书卷八 孝灵帝纪 第八 
  孝灵皇帝讳宏,'一'肃宗玄孙也。曾祖河闲孝王开,祖淑,父苌。世封解渎亭侯,'二'帝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儵持节,将左右羽林至河闲奉迎。'三' 
  注'一'谥法曰:“乱而不损曰灵。”*(伏侯古今注曰)*宏之字曰大。 
  注'二'淑以河闲王子封为解渎亭侯,苌袭父封,故言世封也。解渎亭在今定州义丰县东北也。 
  注'三'续汉志曰:“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城上乌,尾毕逋,父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闲。河闲奼女工数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